“你好,我找罗伯特先生。”
陈长河说道:“负责中文出版业务的罗伯特先生,请问他在吗?”
“罗伯特先生在的。”
接线员先生回答道:“请稍等,我去通知他。”
半分钟后,电话那边响起了罗伯特的声音:“长河?”
“罗伯特,你怎么知道是我?”陈长河笑问道。
“因为接线员告诉我,打电话来的人有着浓重的东方口音。”
罗伯特笑道:“长河,虽然你的英语说的还不错,但如果想假装美国人,还是远远不可能的。”
“原来如此。”陈长河笑道。
他这英语水平,都是搞学术研究练出来的,以前写论文、看文献,主要停留在读写方面。
口语水平确实很一般,中式英语的腔调很重。
不过无所谓,罗伯特、接线员、IBMD公司谈判团成员,都能听懂他的表达,说明他的口语水平达到了满足沟通交流的水平,这就够了。
“你在纽约吗?”罗伯特问道。
“在。”
陈长河说道:“今天没有工作了,正打算去拜访你呢,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当然有!”
罗伯特的声音充满热情:“我代表……不,不用我代表,我们戈登出版社全体成员热烈欢迎并期待您的到来!”
“谢谢,请把你们出版社的地址告诉我,我打车过去。”
“不不不,我开车去接你。”
罗伯特说道:“请把你的酒店名字告诉我,我马上就去。”
陈长河把酒店名字和地址告诉罗伯特。
20分钟后,罗伯特开着一辆车,出现在陈长河眼前。
“长河,欢迎来到纽约!”
罗伯特下了车,大步流星地来到陈长河身前,张开双臂热情拥抱。
“感谢你前来接我,辛苦了。”
陈长河与他互相拍了拍后背。
“不不不,不辛苦,这是我的荣耀!”
罗伯特热络地将手搭在陈长河肩上,笑道:“长河,你不在美国,根本不知道《双城》在美国有多么火爆,多么受欢迎,也不知道我们整个出版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们都多么想要见到你!”
“火爆我当然知道,《双城》的英文版销量已经超过600万册……哦,现在可能已经超过700万册了,不是么?”
陈长河说道。
进入1993年后,《双城》的名气快速传播,销量疯狂上涨,平均每个月的销量超过150万册。
一个多月前,罗伯特告诉他,《双城》的销量超过了600万册。
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应该已经达到了700万册以上。
“700万册?NONONO!”
罗伯特连连摇头,笑道:“自从600万过后,多家媒体报纸报道了这部备受欢迎的小说,在媒体宣传的助攻下,4月份以来,《双城》的销量又提高了一大截,迄今已经突破了900万册,正向着1000万册大关迈进!”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陈长河也很高兴:“既然如此,《双城Ⅲ》是不是可以借机发行?”
据他所知,早在两个多月前,陶琼就已经把《双城Ⅲ》的英文翻译稿件提交给了戈登出版社。
“当然了!”
罗伯特笑道:“《双城Ⅲ》的排版设计工作已经完成,我们今天刚刚通知印刷公司方面为我们首印300万册,预计6月上旬在全美3800多家书店铺货,并在加拿大同步上市!
接下来,我们计划在6月底,完成80%以上的英文出版地区的铺货工作!
长河,你就等着接收大笔大笔的稿费吧!”
“感谢贵社的积极合作。”
“我们也要感谢你!”
罗伯特笑道:“《双城》的出版,不仅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让我们出版社的名气比以前响亮了许多。近几个月来,我们出版社所收到的稿件数量比以前高出了20%以上!”
他作出邀请的手势:“长河,我们社长戈登先生听闻你来到了纽约,非常期待与你见面,他就在出版社等你。上车吧,我带你去戈登出版社。”
“好。”
陈长河拉开车门坐进副驾。
罗伯特坐上驾驶位,车子汇入车流之中,向着戈登出版社驶去。
“你应该是第一次来到纽约吧?”
路上,罗伯特问道:“感觉怎么样?”
“第一次来,感觉挺好的。”
陈长河说道:“纽约是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一座资本、文化、移民与梦想互相交汇融合,绽放出迷人光彩的城市,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上来说,这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调侃道:“虽然我来到纽约还没有几天,却有一种这里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双城’的感觉。华尔街与哈莱姆只隔一条地铁线,第五大道与布鲁克林桥下只隔十几分钟车程,却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哇哦!长河,你说得太贴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