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少?”
钟振源瞬间目瞪口呆,说话都结巴了:“两、两千万……3……3亿?长河,你、你、你……你不是开玩笑吧?你哪、哪来的这么多钱?”
“炒股。”
陈长河微微一笑:“运气不错,挣了点钱。”
“挣、挣了……点儿?”
“四五个亿,不算多。”
“……”
钟振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或者说,他已经暂时丧失语言能力,甚至是思考能力了。
陈长河没吱声。
他明白,任谁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得缓一缓,才能适应并接受。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了。
足足几分钟过后,钟振源长长地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长河呐……”
“钟校长。”
“下次再有这种发财的机会,带带我,可以吗?”
“……”
陈长河没想到钟振源憋了半天,憋出来一句这,怔了怔后,点点头:“好。”
“谢谢。”
钟振源又长叹一声,调整了一下坐姿,同时也稳了稳心神,正色道:“说说吧,那2000万投资的研究所,还有3亿投资的企业,都是什么东西。”
“好。”
陈长河点点头,问道:“钟校长,您知道908工程吗?”
“908工程……有点耳熟啊……”
钟振源皱着眉头想了想:“好像是一个关于半导体发展的工程,是不是?”
“没错!钟校长对这一方面有所了解吗?”
“非常有限。”
钟振源说道:“半导体的基础概念和大致用途,我倒是知道,但对于这个行业,还有这个908工程,我就不清楚了……”
“既然如此,我简单讲一下。”
陈长河说道:“说到咱们国家的半导体行业发展,其实起步阶段并不算太落后,甚至走在了许多国家的前面。
因为从建国之后到七十年代,咱们国家的建设中心在军工和重工业方面,这些方面对于半导体的技术需求是很高的。
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咱们的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也研发出了许多行业前沿的技术。
在七十年代,咱们的半导体技术虽然落后于美国,但超过很多国家和地区。
比如我们的第一批半导体储存器是在1975年问世的,虽然比美国晚了5年,却比韩国早了四五年。
又比如,早在1979年,我们就仿造出英特尔的8080CPU,比德国成功仿制还要早一年……”
“是吗?”
钟振源惊讶道:“可是我听说,咱们国家现在的半导体行业发展,要远远落后于国外啊……这种情况是如何导致的?”
“因为民用半导体的经营发展模式,是不一样的。”
陈长河解释道:“以前不论是军用还是重工业用的半导体,都是国家主导,一声令下,大家就铆足了劲干,不用算经济账,也不在乎个人得失,有困难就解决困难,缺钱了就向上边要,然后项目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
但民用半导体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你得自己花钱建厂、自己花钱买设备、自己花钱搞研发,造出来半导体还得让市场接受,能卖得出去,能赚钱。
这个难度,就不是一星半点的大了。
半导体行业还有个显着特点,那就是前期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以咱们国家在80年代的经济状况,大部分半导体厂都难以承担如此巨大的支出。
而且当时我国的半导体虽然还算先进,但只是在军用和重工业领域先进,在民用方面的经验并不多,在国际市场上也没什么名气,无法打开市场,产品卖不出去,赚不到钱,大家就更不愿意搞了……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80年代的一个主流观点,那就是‘造不如买’。
虽然从国外买半导体,成本不低,但比起搞研发搞生产这个无底洞,还是更合适的。
这种思想观念的形成,导致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严重滞后。
这个行业的发展变革是非常快的,每一两年时间,技术都会迎来巨大的发展进步。
因此虽然咱们只耽误了十年左右,技术却已经严重落后于国际主流水平……”
“明白了。”
钟振源缓缓点头:“所以说,你最开始提到的908工程,就是国家为了振兴半导体行业而成立的一个工程,是吧?”
“没错。”
陈长河点点头:“到了80年代末,国家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欣欣向荣,咱们国家却几乎停滞不前,这样下去以后就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于是,在1990年8月,政务院决定在八五期间推动半导体产业升级,促成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入1微米下工艺制造时代。
因为这个日期,这个工程也被称作908工程。
按照工程规划,要投资20亿来支持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其中15亿用于投资建设华晶电子的六英寸晶圆生产线,另外5亿用来成立多个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中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