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请问您认为您的‘抓大放小’和‘十六字方针’会给我国国企改革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请问您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最快能在哪些行业落地,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阻力?”
“我是《京城晚报》的记者,我们注意到,您看起来很年轻,请问您方便透露一下自己的年龄,以及在江北大学担任何种职务吗?”
“我有注意到,此前程所长在会议中提到您时,用的称呼是‘同学’,难道您还是一名学生?”
“您这么年轻,是如何做到对国家经济改革有着如此深刻见解的呢?”
“关于此次经济改革研讨会,您有哪些安排与计划呢?”
一堆记者把陈长河围了个水泄不通,霎时间七八个问题抛了过来,陈长河一时都不知道该回答哪一个。
“各位记者朋友……”
程宗源快步过来,帮助陈长河解围:“陈长河同学讲了将近三个小时,已经非常辛苦了。
请大家给陈长河同学一些用餐和休息的时间,接下来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们主办方会尽量给大家安排采访的时间和场地……”
“程所长,我们理解,但陈长河同学的讲座实在是太精彩了,大家对他的讲座内容,以及他本人都很关注!”
《经济日报》的记者说道:“就请程所长和陈长河同学给我们三五分钟时间,我们简单问几个问题,好不好?”
其他记者也纷纷附和,依然紧紧围着陈长河,显然并不打算轻易放他离开。
而在记者外面,又聚起了许多凑热闹的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学者教授。
程宗源见状,看向陈长河。
陈长河微笑着点点头:“可以,别乱,一个个来。”
听到陈长河允许,记者们互相看看,职业的默契让他们迅速完成了眼神交换,开始一个个提问。
“陈长河同学,关于您称呼中的‘同学’二字能否解释一下,您还是一个学生吗?”
“对,我是来自江北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学生,目前在读大一。”
此言一出,现场响起一片惊呼。
大一?!
大一就能提出“抓大放小”和“十六字方针”?
还能在这么多大佬面前侃侃而谈,讲得深刻全面、鞭辟入里?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尤其是那些来旁听的学生。
他们都来自顶级学府,又是因为成绩优异、表现出色,才有资格来到这里旁听的。
在此之前,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年轻一代里的佼佼者了。
可是和陈长河相比……相差实在太大太大!
“您刚读大一,为什么会对国家经济改革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呢?”又有记者提问。
“经济研究从不局限于年龄和学历。”
陈长河微笑道:“我从读中学时起,就对经济研究工作特别感兴趣,并开始了学习和思考,到了大学里,我的学校、学院和老师们也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
“您如何看待部分学者对‘抓大放小’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
“这正是我在论文和今天的讲座中强调规范操作的原因。‘放小’不是放任,在产权变动中必须建立严格的审计和监督机制……”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十六字方针……”
连续几个问题后,程宗源再次劝记者们放陈长河去吃饭休息。
“最后一个问题!”
《京城晚报》的记者问道:“陈长河同学,您如此年纪轻轻就在经济学术领域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绩,是否认为自己是个经济学天才呢?”
“当然不是。”
陈长河回答地干脆果断,笑道:“我的所有思路和观点,都是在无数前辈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全国人民的经济建设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除此之外,大概只是因为我比别人多了一点点幸运吧。”
“好了好了……”
程宗源不再给其他记者开口的机会,拽着陈长河往外走。
这一次,记者们没有再阻拦,他们一个个已经开始打腹稿,计划今天的报道内容了。
其他人也纷纷让开一条路,让程宗源和陈长河通过。
直到走出人群,罗志旺、钱永康、朱仰文等人才得以与他们汇合。
几人一起来到经济研究所的食堂吃饭。
“陈长河,你可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震撼和惊喜啊!”
食堂就餐时,程宗源坐在了陈长河对面的位置,感慨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十六字方针!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这十六个字,简直是字字珠玑、字字千金!”
“没错!”
钱永康赞同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议题,我已经研究三四年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都算是比较深刻的了。但在这十六字方针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朱仰文等人也纷纷开口,对陈长河大加赞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