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2000:副科的觉醒之路 > 第137章 “稻蟹共生”生态养殖模式

走进村子,李支书如数家珍般的介绍着各家各户情况,苏弘扬一边认真听着,一边不时询问村里畜牧养殖、温室大棚等产业发展情况。

李支书回应道,村里目前有一小部分农户从事生猪养殖,还有些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和水果。

近几年,猪肉和反季蔬菜价格持续上涨,不少村民都动了参与的心思。

但真正能形成规模的却寥寥无几,这和村民骨子里的保守观念不无关系。

农村有句老话,“家缠万贯,带毛的不算”,一旦遇上传染病,生猪可能死掉大半,多年的心血瞬间化为泡影,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再说说温室大棚,建棚需要实打实的资金投入,不是谁都有勇气拿出家里的积蓄去赌未来。万一销路不畅或是蔬菜价格下跌,前期的投资该怎么收回呢?

苏弘扬在心里琢磨着,强镇富农从来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

就算镇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可村民的收入上不去,又有什么意义?

平均工资、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些数字上去了又如何?村民很可能永远是被 “平均” 的那一群人!

他一边往前走,一边思索着政府该如何在其中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真正让村民们富起来。

走到村西头时,苏弘扬瞥见不远处有一座泥土砌筑的房屋,不由问道:“这户人家是什么情况?”

“这户是王家,在村里属于贫困户。家里就一位老太太,带着个十岁的孙女生活。老太太身子骨弱,常年离不开药罐子,这么一来,整个家都被拖得喘不过气。

儿媳妇熬不住这种苦日子,丢下一大家子人走了。她儿子为了给老母亲治病,常年在外头打工,连过年都没能回来。”

李支书顿了顿,一声叹息里满是无奈:“最可怜的是那女娃娃,为了照看奶奶,小小年纪就辍了学。”

苏弘扬当即说道:“走,去瞧瞧。”

进了屋,只见一个衣裳打满补丁的小姑娘正往灶坑里添柴火。见李支书等人进来,她赶紧站起身,用小手抹了抹被烟熏得发红的眼睛,脸上也沾了几缕灰尘。

“李爷爷好!” 小姑娘怯生生的,却透着股乖巧。

李支书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小燕子,你奶奶在屋里吗?”

“在呢!” 小燕子立刻朝着里屋大声喊:“奶奶,李爷爷来啦!”

随后,众人向西屋走去,正在炕上躺着的老人,听到动静后睁开浑浊的双眼。

“老大姐,这位是镇里新来的镇长,今天到我们村考察工作,听说你家的情况后,特地来看看你。”李支书介绍道。

王奶奶在小燕子的搀扶下慢慢坐起身,声音里带着几分虚弱:“镇长好,老婆子不懂啥规矩,你们别客气,随便坐。”

“老奶奶,您不用这么客气。” 苏弘扬接着问道,“您家的情况,李支书已经跟我说了些。镇里有相应的帮扶政策,都落实到位了吗?”

“多亏了老李兄弟操心,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救助金,逢年过节还有领导来家里慰问,真是感激不尽。” 王奶奶轻声说道。

苏弘扬点点头,目光转向小燕子:“老奶奶,听李支书说,小燕子没上学了?她这个年纪,正是该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这也是你们一家人的盼头啊!”

不等王奶奶开口,小燕子抢先仰起脸说:“叔叔,奶奶一个人在家没人照看,是我自己不想上学的。”

多懂事孝顺的孩子啊!小小年纪就扛起了家里的担子,承受着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重负。城里像她这么大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享受着良好的教育资源呢。

苏弘扬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连呼吸都觉得有些沉重。他走到小燕子跟前,轻轻抚摸着她的头,柔声说:“答应叔叔,一定要回去念书,好吗?”

小燕子那双童真的眼睛眨了眨,说道:“可是叔叔,我要去上学了,家里就没人照顾奶奶了。”

苏弘扬听了,眼眶一阵发热。他对王奶奶说:“咱们农村人想有出息,读书是条正道。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能从根上改变家里的境况。三月初开学,就让小燕子去学校,学费我来承担,一直到她大学毕业。至于您这边……”

他转头看向李支书:“村里有闲着妇人吧,找个会伺候人的,来照顾王奶奶,费用由我来出。”

话音刚落,火炕上的王奶奶拉着小燕子就要给苏弘扬跪下。

苏弘扬眼疾手快,搀扶住她,急忙阻止道:“王奶奶,使不得,你这是在折煞我!”

王奶奶眼泪溢出眼眶,哽咽道:“苏镇长,你真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谢谢你,老婆子没有能耐,只能祈求老天保佑您平安。”

小燕子抬起小手,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泪珠,又感动又欢喜地说:“叔叔,谢谢您!我终于能上学了!等我长大了,一定好好报答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苏弘扬这番善举,帮助了别人,同样也温暖了自己。

临别之际,苏弘扬将钱包内全部的一千块钱,留给了王奶奶,并告诉对方,好好养病,要看着小燕子长大成人,自己会按时送钱过来。在王奶奶和小燕子的感谢下,苏弘扬心情沉重的离开。

走出一百多米,李支书停下脚步,郑重地说道:“苏镇长,我是看出来了,你和以前的镇长不一样,是一个真正将群众疾苦放在心中的好领导。”

苏弘扬看着远处被积雪覆盖的田地,愣愣出神,过了一会儿,他叹息一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如何改变村里贫困现状才是首要任务。”

“村里除了稻田没有其他资源,想要脱贫致富,难啊......”

“稻田?”

苏弘扬突然眼睛一亮,急忙说道:“李支书,麻烦你带路,去看看村里的稻田。”

李支书不明所以,但还是听从吩咐,向着村外的稻田走去。

走到近处,看到的是水稻收割后,田埂和稻田表面残留的干枯稻茬,地表被一层积雪覆盖,呈现一幅白茫茫的画面。

苏弘扬看着眼前的稻田,沉思良久。

几分钟过后,他开口道:“李支书,听说过‘稻蟹共生’生态养殖模式吗?”

“稻蟹共生?”李支书露出疑惑的表情,琢磨片刻后,摇了摇头,“没听过,这是咋回事?”

苏弘扬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朗声解释:“稻蟹共生就是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投入蟹苗,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以及遮阴降温,改善蟹类生存环境,提高成活率。

而蟹类的排泄物是一种高效生物肥,可以提升土壤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水稻品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