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谍战:孤身入敌营 > 第253章 蛰伏与伪装

谍战:孤身入敌营 第253章 蛰伏与伪装

作者:月含残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15:59:58

两个月后。

重庆的秋天,湿冷,多雨。

磁器口中美合作所的训练场上,泥泞不堪。

赵峰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作训服,站在队列旁。

他的背挺得笔直,眼神专注,仿佛在认真观摩新兵的格斗训练。

他背部的伤疤,在阴雨天里依旧会隐隐作痛。

但他的脸上,看不出分毫。

程克祥,训练营的负责人,从办公室的百叶窗后满意地看着他。

这两个月,赵峰像变了一个人。

不再顶撞,不再冷漠。

他会在军官会议上,用还不熟练的战术术语,分析德军在波兰的“闪电战”案例,甚至能画出简易的战术推演图。

他会在纪律学习会上,主动发言,用自己在上海私自与青帮交易的“鲁莽”作为反面教材,深刻检讨“个人英雄主义”对组织的潜在危害。

他的发言稿,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甚至会引用几句领袖的《抗战建国纲领》。

在程克祥看来,这块来自上海滩的顽石,终于被自己这把“思想的锤子”,敲掉了棱角。

燕子李三的变化更大。

他变得沉默寡言。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待在康复室里,用最笨拙的方法,一遍遍地进行着手臂力量的恢复训练。

拉力器,举哑铃,负重攀爬。

汗水浸透他的衣衫,他却像感觉不到疲惫。

他的左臂已经恢复了七八成,至少表面看,与常人无异。

他不再和任何人交谈,见到程克祥,也只是标准地敬礼,然后走开。

在程克祥看来,这个江湖气最重的“夜燕”,也被这座纪律的熔炉,炼成了一块沉默的铁。

信任,就这样一点点地建立起来。

程克祥向上级,也就是督查室李志强那里,提交了一份长达五页的评估报告。

报告中,他对二人的“思想转变”大加赞赏,并主动提议:

“鉴于赵、燕二人恢复情况良好,且思想进步明显,建议批准其每周外出一次,进行社会观察,以利于其更好地融入集体环境。”

报告很快得到了李志强的批复。

红笔批了两个字:同意。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继续观察,每周汇报。

赵峰和燕子,终于获得了一周半天的自由。

第一次外出,他们去了趟市中心的“新华日报”营业部。

那里人多眼杂,是交换信息的好地方,也是军统的重点监控区域。

他们是故意去那里的。

赵峰买了一份报纸,在报纸的掩护下,对燕子说:

“我们被监控着,至少有三个人。”

燕子没有回头,目光扫过街角的修鞋摊、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和一个黄包车夫。

“一个在九点钟方向,一个在十二点钟方向的茶楼二楼,还有一个是那个黄包车夫。三人小组,标准配置。”

“领头的,是茶楼上那个。”

“做事干净点。”赵峰低声说。

“放心。”燕子回答。

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些日常用品,甚至还去一家国营商店排队买了半斤白糖。

所有行动,都合情合理,无可挑剔。

在预定时间前十分钟,他们准时返回了训练营。

接下来的几次外出,都是如此。

循规蹈矩,波澜不惊。

负责监视他们的小组,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他们的汇报,从最开始的“时刻警惕”,变成了后来的“一切正常”。

但黑夜,属于燕子。

当训练营熄灯号吹响后,病房里恢复了死寂。

燕子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

等到凌晨两点,看守最困乏,探照灯塔例行更换碳棒的时候。

他像一条蛇,悄无声-息地滑下床。

他用一根偷偷磨尖的汤匙柄,只用了不到十秒,就撬开了病房的门锁。

外面走廊上,巡逻的卫兵刚刚走过。

时间差,被他计算得分秒不差。

他没有走正门。

而是爬上了医务室楼顶的天台。

训练营的高墙上,拉着三道电网。

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座探照灯塔。

但在燕子眼里,这不过是个大一点的笼子。

他没有尝试翻越高墙。

那是新手的做法,留下的痕迹太多,且只能成功一次。

在假装“积极改造”的那两个月里,他早已将整个营地的结构图默记于心。

他真正的目标,是医务室后面的那条废弃的排污管道。

他用汤匙柄撬开杂物间的门,闪身而入。

房间尽头,是一个不起眼的铁栅栏,通向山坡下的排污系统。

栅栏的铁锁,是美式军用锁,结构复杂。

但对燕子来说,不过是多花几秒而已。

他用两根铁丝,一番轻巧地拨弄,锁头“咔哒”一声,开了。

十分钟后,他在距离训练营一公里外的一处枯井里,推开了井盖。

重获自由。

神不知,鬼不觉。

……

他游荡在重庆的黑夜里。

他看到了太多。

在后街的暗巷里,他看到衣衫褴褛的伤兵,为了半个馒头,被一群流氓打断了腿。

他记下了那几个流氓的脸。

在山顶的公馆区,他看到一辆辆高级轿车进进出出,公馆里通宵达旦,歌舞升平。

公馆门口的卫兵,比前线的士兵还肥壮。

他记下了那些公馆的门牌号。

他闻到过贫民窟里尸体腐烂的气味。

也闻到过高级餐厅里飘出的牛排香味。

两种气味,交织在这座战时首都的上空。

像一个巨大的讽刺。

他内心的那股火,那股在江湖里烧了十几年的火,压不住了。

他需要一个出口。

于是,他开始重操旧业。

他成了重庆上空的“夜巡神”。

第一个目标,就是那几个打断伤兵腿的流氓。

第二天,有人在朝天门的码头上,发现了他们。

四个人,手筋脚筋都被挑断,舌头被割掉,扔在江边的臭水沟里。

警察查不出任何线索。

第二个目标,是一个靠倒卖军粮发国难财的粮商。

燕子盯上他,纯粹是因为看不惯。

他曾亲眼看到这个胖得流油的家伙,将发霉的米卖给军队后勤,却用换来的钱,在黑市上抢购一名女学生。

当晚,燕子潜入了他的宅邸。

行动干净利落。

他没有兴趣去翻找什么秘密,目标非常明确——粮商卧室床下的那个保险柜。

那是他用来存放每日交易现金的地方。

保险柜里,是厚厚几叠法币,还有几根金条。

第二天一早。

那笔钱,变成了热腾腾的馒头和肉汤,出现在贫民窟的施粥棚里。

而那个粮商,直到中午才发现失窃。

他暴跳如雷,却又不敢大张旗鼓地报警。

……

白天,他是顺从的学员。

夜晚,他是重庆上空那只替天行道的夜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