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此时已经骑马来到了户部,自然对他走后的事情不知晓。
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女帝派给他的十名影卫。
这些影卫沉默如铁,默默跟在身后。
户部尚书吴博千,听到王川前来查账的消息,连忙从家中匆匆赶来。
“下官吴博千,恭迎靖北侯。”
户部门前,尚书吴博千带着一众属官躬身行礼,态度很是恭敬,挑不出刺。
王川总觉得眼前的吴博千没安好心。
虽然面上恭敬,但是那闪烁的眼神,却不那么简单。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毕竟是他打断了对方儿子的手脚。
对方见到他,能忍着不和他拼命,就已经很不错了。
“吴大人不必多礼,都是为皇帝办事,历年的账目可准备好了?”
“回侯爷,都已备妥,请侯爷移步内堂查阅。”
王川点头,跟着吴博千进入户部。
等他进到内堂,一眼就看见了一座由数十个大木箱,堆成的小山。
吴博千站在一旁,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侯爷,这些就是近五年来的账目。
户部往来繁杂,每一笔收支都记录在册,绝无遗漏。
侯爷若要一一核对,下官定当全力配合。”
他话虽说得恭敬,眼中却闪过一丝得意。
这么多账册,就算十个账房也得查上数月,他倒要看看这位靖北侯能有什么办法。
王川神色不变,随手打开一个木箱,取出几本账册快速翻看。
上面的数字密密麻麻,若是常人看了定会头晕眼花。
但是,这对于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经历过题海战术洗礼的王川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他合上账册,嘴角微扬:“吴尚书真是用心良苦,麻烦你派出人手,将这些账目分类整理好,然后就可以带人离开了。”
吴博千听到王川这话,顿时一愣。
他原本已经备好了户部最精干的账房先生,准备陪着这位靖北侯“慢慢”查账。
却没想到对方竟然只是让他把类目分好。
“侯爷,您真的只需分类整理?这些账本如此之多,若是没有旁人帮助,怕是要查到猴年马月了。”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有办法,能在七日内查完。”
吴博千闻言,瞳孔微不可察的一缩,脸上那抹假笑险些维持不住。
七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算户部所有账房日夜不休,也绝无可能在七日内核查完五年账目。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疑,躬身道:
“既然如此,下官立刻照做便是!”
他朝着身后的众多账房使了个眼色,众人立刻会意,开始手脚麻利的将账册按年份和类别分类整理。
吴博千站在一旁,表面恭敬,心中却冷笑不已。
他倒要看看,这位靖北侯如何在七日内查完这些账册。
这些账目看似规整,实则暗藏玄机。
许多款项经过数道周转,计算量比之前足足大出数倍。
即便是经验最老道的账房,也要多花费十数倍的时间才能理清。
“侯爷,已经按您的吩咐分类好了。”
不过一个时辰,吴博千便躬身回禀。
正在喝茶的王川,扫了一眼排列整齐的账册,满意的点头:
“有劳吴尚书了,诸位请回吧,这些天,没有我的召唤,户部任何人不得靠近这间内堂。”
吴博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却仍恭敬行礼:
“下官遵命。”
待众人离去,王川立即命令影卫严密封锁这间内堂。
随后就站到了那犹如小山般的账本前。
自从他的实力进入先天,王川就发现了意外之喜。
他的听力和视力,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并且,还解锁了过目不忘的能力。
此刻,这种能力在查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只需在他眼前扫过,便如同烙印般刻入脑海,分毫不差。
他右手执笔,左手在账册上飞快翻页,只需几十息,便能核对完一本账册。
那些经过精心伪装,层层周转的款项,在他面前根本无所遁形。
“大宇一三七年四月,兵部军饷二十万两,经漕运、盐道三次周转,最终到付十五万两,五万两最终流入兵书尚书张恒斌口袋……”
“大宇一三八年,赈灾款十五万两,五经转手后,到付八万两,七万两进入大都督李崇虎手中……”
“大宇一三八年,边关粮草采购,价格虚高七成,经手人是吏部侍郎赵文康内弟……”
随着一本本账册被飞快翻阅,王川面前的证据越积越多。
当然,吴博千对此一无所知。
此时他又回到了尚书府,见到了在这里等他消息的张恒斌等人。
并将王川在户部所说的话,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七日?简直是痴人说梦!”
张恒斌喝了口茶道:“那堆积如山的账册,就是神仙来了也得头大,更别说一介武夫了。”
李崇虎点头附和:“吴尚书这一招高明,让他查,等他费心费力,却查不出个所以然,咱们再狠狠参他一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