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篮坛的荣耀 > 第3章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撸串不能解决的

李建国教授的身影消失在前往南不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队伍里后,李特看着身边两位平均身高超过两米的“巨型游客”,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这俩活宝,一个是对东方文化充满好奇、观察力敏锐的老将,另一个是精力过剩、对一切新奇事物都想上手试试的莽汉,放在2004年夏天人头攒动的北京城,简直就是两颗随时可能引爆的“人气炸弹”。

果然,第一站故宫就出师不利。原本想让他们感受下紫禁城的巍峨庄重,结果刚过午门,还没瞅见太和殿那金銮宝顶的影儿,他们仨就被眼尖的游客给“锁定”了。

“快看!是李特!”

“那个光头是阿泰斯特!步行者的!”

“旁边那个是雷吉·米勒!我的天!”

呼啦一下,人群就围了上来。手机(这时候还是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天下,带摄像头的都不多)、数码相机、甚至还有掏出口袋本子和笔的,各种签名和合影的要求扑面而来。阿泰斯特一开始还挺兴奋,咧着嘴,用他那口音古怪的中文喊着“你好!你好!”,配合着摆出各种肌肉贲张的姿势,直到他发现要求合影的人流仿佛没有尽头,笑容才渐渐变得僵硬。

“李……他们,不用去看那些古董房子了吗?”阿泰斯特趁着换气的空隙,凑到李特耳边低声抱怨,脑门上都是汗,“我感觉我比里面皇帝的龙椅还受欢迎。”

米勒则显得从容一些,他保持着礼貌的微笑,熟练地签着名,偶尔用简单的英文回应几句。但他的目光更多地在观察周围的人群。他注意到,尽管球迷们非常热情,甚至有些激动,但很少有人真正突破安全距离去推搡或强行拉扯。他们大多围成一个圈,举着设备,嘴里喊着名字,眼神里充满期待,却又奇异地保持着一种克制的秩序。即使人越来越多,也没有演变成混乱的踩踏,而是在工作人员和自发维持秩序的球迷引导下,形成一个虽然拥挤但还算有序的场面。

“罗恩,”米勒一边在一个小球迷的步行者队帽上签名,一边低声对阿泰说,“注意到没有?他们很守规矩。”

阿泰斯特环顾四周,也咂摸出点味道来。是啊,这要是在美国某些地方,这种规模的围堵,早就有保安如临大敌,甚至可能发生冲突了。但在这里,狂热归狂热,底线还在。

“有点意思……”阿泰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若有所思。

接下来的几天,这种“热情的秩序感”无处不在。在长城,他们被一大群学生游客追着跑了半个烽火台,累得阿泰斯特直喊“比背靠背还累”,但学生们最终也只是满足了大合影后就欢呼着散去;在王府井,他们尝试冰糖葫芦和驴打滚,被路人认出围观,却没人打扰他们品尝美食;就连在相对安静些的胡同里蹬个三轮车(李特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能承载他们体重的加强版),都能引来大爷大妈善意的指点和小孩子兴奋的尾随。

“李,我去年也来了,但感觉……没这么夸张。”晚上回到酒店,阿泰斯特瘫在沙发上,揉着发酸的小腿肚,“去年好像更多的是好奇,今年……怎么说呢,他们看我们的眼神,特别是看你,不一样了。”他比划着,“像是……嗯,像是我们真的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

米勒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楼下长安街的车水马龙,接口道:“因为李特确实做了。总冠军。这在任何地方都是硬通货。我能感觉到,他们的热情里,多了更多的尊重和……自豪?因为你证明了,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也能在NbA最高的舞台上站稳脚跟,做出决定性的贡献。”他转过头看向李特,“这种情感的重量,比单纯追逐明星要深厚得多。”

李特默默点头。他也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变化。去年他更多还是个“有潜力的新秀”,而今年,他头顶多了一道实实在在的冠军光环。

最能体现这种反差和独特氛围的,是李特带他们去撸串的那个晚上。

地方是李特每年李建国都会带他来的一个老巷子口,烟火气十足。塑料桌椅矮矮地摆开,油腻腻的,空气中弥漫着炭火、孜然和辣椒面的混合香气,嘈杂的人声、碰杯声、老板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阿泰和米勒看着这环境,表情都有些微妙。这跟他们习惯的那种灯光昏暗、放着爵士乐的餐厅或者高级俱乐部完全不同。

“放心,吃不死人,味道绝对正宗。”李特熟门熟路地找了一张靠边的桌子坐下,招呼老板点单。

当烤得滋滋冒油、撒满佐料的羊肉串、大腰子、鸡翅、韭菜、茄子等等一大盘子端上来时,阿泰斯特的眼睛瞪圆了。“这……这玩意儿能吃?”他指着那色泽诱人但在他看来有些“原始”的食物。

米勒则谨慎地拿起一串羊肉,仔细端详着。

“看着。”李特拿起一串,吹了吹气,大口撸了下来,嚼得满嘴流油,一脸享受。

阿泰斯特犹豫了一下,学着样子咬了一口。下一秒,他眼睛猛地亮了,含糊不清地嚷嚷:“喔!上帝!这味道……够劲!”他也顾不上形象了,开始跟手里的肉串奋战。

米勒也尝试了一口,细细品味后,点了点头:“很独特的香料组合,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几瓶冰镇啤酒下肚,气氛彻底放松下来。周围几桌的食客显然也认出了他们,投来好奇和兴奋的目光,有人举起酒杯示意,有人小声议论,但出乎阿泰和米勒意料的是,没有人贸然过来打扰他们吃饭。最多就是有几个年轻人在朋友的怂恿下,红着脸过来远远地用手机拍几张照片,然后飞快地跑开。

“我真的……有点搞不懂了,”阿泰斯特灌了一口啤酒,抹了抹嘴,看着周围这喧闹又自成一体、仿佛有无形界限的环境,“他们明明认识我们,这么兴奋,为什么不过来要个签名合个影?这要是在纽约或者洛杉矶,我们这顿饭就别想安生吃完了。”

米勒慢慢剥着一串烤大虾,若有所思:“这是一种……默契?或者说,是他们对私人空间的尊重?即使在这么公开、这么放松的场合,他们也保持着一种界限感。热闹是大家的,但个人的时间还是个人的。”他顿了顿,补充道,“这种集体的克制,在美国很少见。我们那里,个人主义至上,球迷的‘权利感’往往更强。”

李特听着两人的议论,看着眼前这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市井画面,心里也有些感慨。他笑了笑,拿起酒杯跟两人碰了一下:“这就是咱们这儿的味儿。该热闹时绝不含糊,该给你留空间时也绝不打扰。撸串喝酒吹牛逼,天大的事也等吃完这顿再说。”

阿泰斯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抓起一串鸡脆骨,咬得嘎嘣脆:“不管了,反正这地方我喜欢!比那些端着架子的餐厅舒服多了!”他冲着老板大喊,“李!再来二十个肉筋,多放辣!”

米勒也微微笑了起来,放松地靠在塑料椅背上,看着巷口昏黄灯光下缭绕的烟火气,远处高楼大厦的霓虹隐约闪烁。这个夜晚,这种独特而充满生命力的放松方式,连同这几天在北京感受到的那种汹涌却守序的热情,一起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意识到,这个古老的国度,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生动,也更有味道。

李特看着两个逐渐融入这烟火人间的队友,知道这次带他们深入体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如何将这扑面而来的巨大热情和认同,转化为他未来蓝图里实实在在的基石了。不过,那是明天才需要思考的事情。今晚,先撸好眼前的串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