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 > 第290章 歼击机生产线启建(上)

1960年9月5日,“宝安军工产业园最东侧的歼击机生产厂区,比坦克、枪械厂区更显开阔——三座跨度超百米的厂房连成一片,厂房外的临时停机坪已铺好水泥,远处的航电测试区围着蓝色防护网,空气中除了机械的金属味,还飘着淡淡的复合材料树脂的气息。

尤启明陪着李将军和黄将军踩着晨光走进主厂房时,AI仿真型机器人张晓明,正领着30台工程机器人调试机身成型设备。

黄晓明见尤启明领着两位将军走过来,立刻迎上前去,向两位老将军和尤启明问早安。他看向尤启明,“老板,按您提供的“歼10参照机型”图纸,机身框架焊接工位已初步搭好,但复合材料蒙皮的压制参数还没最终设定,试了三次,蒙皮的强度都差了5%。”

尤启明接过平板电脑,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歼击机三维模型——鸭式布局、三角翼、但发动机的设计和他前世21世纪40年代接触的歼10改进型一脉相承,在1960年的位面,这已是超越时代的存在。他盯着“复合材料蒙皮”的参数栏,眉头微蹙:“你们用的是T800级碳纤维?压制温度设到120度,压力提至8兆帕,保温时间延长十分钟——这种材料我以前做过实验,温度低了,树脂化不充分,强度肯定跟不上去。”

张晓明立刻调整参数,机器人迅速将裁剪好的碳纤维布铺进模具,启动液压机。半小时后,第一块蒙皮从模具中取出,张晓明用拉力仪一测,屏幕瞬间跳红:“强度达标!比预期还高3%!”

军部派来的航空技术专家们都惊呆了——带队的李建国总工程师凑过来,摸着蒙皮表面细腻的纹理,声音发颤地说道:“尤总,这材料……我在北苏的航空资料里没见过,又轻又硬,比钢轻60%但强度却高出了两倍,您是怎么知道压制参数的?”

“我在“启明集团”的研究所,做过上百次的实验,并且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当然知道压制参数。”尤启明语气平淡,伸手敲了敲蒙皮边缘,“你们看这里,模具边角要做0.5毫米的圆弧过渡,不然固化时会有应力集中,撞击后容易开裂——这是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基础,不能省。”尤启明自然不能告诉他,自己前世曾是地球位面的飞行器顶级专家。

李将军和黄将军,站在一旁不住地点头:“启明这小子,真不简单,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被他轻而易举就解决了。”黄老爷子说道,

李将军也赞同地点点头,“老黄,启明这小伙子是你发现的,你可是为咱们国家推荐了一个优秀的人才。当初咱俩顶着压力促成了与“启明集团”的合作,现在看来是明智之举。两人小声的在一旁议论着,脸上难掩激动之情。

此时,李建国总工程师正拿着笔记本飞快的记录着,心里早已翻起惊涛骇浪——他研究飞行器多年,只知道“复合材料”是个模糊概念,尤启明却连边角过渡的毫米数都能精准地报出,这哪里是“懂行”,分明是顶尖飞行器专家的水准。看来这一次自己是来对了,他决心要好好跟着“启明集团”的人学习,在他们面前,自己只能做一个小学生。

众人跟着尤启明往机身一体化成型工位走,那里的大型液压机正吊着铝合金机身框架。尤启明抬头看了一眼架上的焊接缝,突然抬手:“停!焊缝的熔深差了一毫米,得调一下焊接电流。”

操作机器人的技工愣了:“尤总,我们用超声波测过,熔深是三毫米,符合图纸要求啊。”

“图纸是基础,实际装机要留冗余。”尤启明走到焊缝旁,指尖划过焊缝,“这是机身承力框架,飞行时要承受三倍重力的载荷,熔深至少四毫米才能抗住疲劳——我查过相关的资料,也做过强度实验,米国的一架战机就吃过熔深不够的亏,一架原型机在俯冲时框架裂了,导致机毁人亡。”

张晓明立刻调出焊接参数,将电流从180A调整至220A,机器人重新补焊。等超声波再测试,熔深刚好四毫米。

李建国总工程师看着数据,彻底服了:“尤总,您这不仅是“懂”,是把这飞机的骨头都摸透了!”

喜欢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