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继武收回了思绪,他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里边的内饰给他带来了更大的震撼,这台电动三轮车的内饰,居然与“启明集团”生产的轿车不分上下,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电动三轮车要造的这么豪华。他看向尤启明,“启明,这台车一定很贵吧?一个电动三轮车,其实没必要造的这么精致。”
尤启明点点头,“其实这台电动三轮车比那台也贵不了多少,大概能贵30%吧!咱们在造车的时候可以选用低一个档次的油漆,内饰也可以造的简单一些,可以选择一些普通的材料,这样可以降低一些成本。”
对儿子的话,尤继武表示认可,“如果这台车比上一台车贵50%以内,其实我能接受,毕竟多拉一倍的货,续航里程多了一倍半。”
尤继广也仔细的看了这台车,开口说道:“这台车和上1台车比,可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你看前后都带着棚,完全可以当1台吉普车来用。你看后斗多大,如果加两排折叠座椅能坐十个人,既能拉货、还能做人,比吉普车可实用多了,这台车一定非常受欢迎,等车造出来后,稻种办也要买2台。”
几人都点头认可。
尤继武坐进驾驶室,在院里开了几圈。下车后说道:“启明,就定它了,操控性简直太棒了!提速很快、车也有劲儿,你们可以试一试。”
于是两人又上去试了几圈,对这台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都给予了肯定。
几人又回到了办公室。尤继武给董作洲省长拨通了电话,他将这台车详细的和董省长做了描述,董省长立刻表态:“继武,就定这台车,如果像你说的性能这么好,又能拉十个人,拉货也比上1台车多了一倍,达到500公里的行驶里程,就是去周边城市办事,也能打个来回,就是贵个50%,我看都好卖!”
得到了董省长的肯定,尤继武当即拍板,“就采用这款车,既然生产线都准备好了,我安排一下人事,然后咱们就开始组装生产线。”
尤继武给王辉市长打了个电话,将刚才与 董省长通话的内容向王辉做了汇报,王辉也赞同采用新的电动三轮车。尤继武又向王辉汇报了电动三轮车厂厂长的人选,他准备让黄承军出任厂长,王辉表示没有意见。
放下王辉的电话,尤继武又给黄承军打了电话,让黄承军马上来“启明集团驻临江办事处”一趟。
很快,黄承军就来到了办事处。
黄成军一进门,和几位领导打了招呼。
尤继武示意黄承军坐下,开门见山地说道:“承军,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任命你为新成立的“临江市电动三轮车厂”厂长。”
黄承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馅饼砸的有些晕,他心里清楚,这一定是尤启明帮他争取到的。他站起身,激动地说道:“尤市长,多谢您的栽培,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努力把电动三轮车厂抓好,争取早日出产品。”说完还感激地向了尤启明点点头。
尤启明笑着说道:“黄科长,现在应该叫您黄厂长,电动三轮车与拖拉机有很多共同之处,甚至比拖拉机生产还要简单,这次我把韩江抽调到你们厂,再给你们配备一批机器人,相信您很快就能上手。”
尤继武笑着说道:“下午两点,组织部门的人会去电动三轮车厂宣布对你的任命,之后,你立刻落实三条生产线的领导人选,并组织工人腾出三个厂房,明天就开始组装生产线,有没有困难?”
黄承军立刻起身:“报告尤市长,保证完成任务!”
尤继武满意地点点头,“那好!明天早上,“启明集团”的人进场,你们务必配合好工作。行,你回家先准备一下,下午两点前,你在电动三轮车厂门口,等候组织部门来的同志。”
送走了黄承军,三人来到餐厅。机器人129非常有眼色的为三人沏了一壶茶,三人接着聊天。
尤启明率先开口,“大伯,二伯工作的事,您安排了吗?”
“稻种办在枫林公社设立了一个稻种工作管理站,管理站有一个小院,设有传达室,我让你二伯负责看传达室,这个活轻快,又不和人打交道,工资也不低,你二伯挺满意的。下一步,我找个机会将他转成正式职工。”
尤继武关心地问道:“大哥,二哥现在还住在村里吗?”
“他还住在村里,实话实说,我不敢让他住在单位里,主要是防着尤和平,这孩子又偷又摸,抓不得又管不了。”尤继广无奈地叹了口气。
尤启明摇摇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不让二伯住到这个院的原因。“唉”,真苦了二伯了,不过,这也是因果关系,他当初要是做事有点原则,也不会有今天的事发生。这一次我回港岛,就把秀丽带走。”
尤启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突然想起弟弟建国的事,于是问道:“大伯,建国弟这次考的怎么样?”
提到自己的儿子尤建国,尤继广一脸的自豪,“建国这孩子也很争气,今年也考上了京城的清木大学,和启红报的是一个专业。当初报专业时,我就想着让他俩报一个专业,这样将来毕业后也能帮到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