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军部会议室的窗棂,尤启明和张晓明就被专车接到这里。推门而入时,长长的会议桌旁已坐满了身着各军种将军服的军官,肩章上的星徽在晨光里熠熠生辉。黄老爷子和昨天的老将军坐在主位旁,见二人进来,立刻笑着招手。
“启明、晓明,快来这里坐!”黄老爷子拍了拍身边的空位,“今天叫你们来,是想跟你们好好聊聊后续的合作——这可是咱们军队的大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黄老爷子说道。
尤启明刚坐下,主位上的军部领导就开门见山,“小尤同志,昨天,新型坦克的测试结果已经上报,上级领导非常满意和重视,特意让我们跟“启明集团”敲定三件事。第一件,是坦克工厂的选址和合作模式。你们“启明集团”是技术方,对选址有没有什么要求?至于合作,是军方单独生产,还是咱们联合推进?”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尤启明身上。
尤启明指尖轻点桌面,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道:“首长,关于选址,我建议选在离港岛比较近的沿海区域——“启明集团”的特殊原材料和部分设备需要从港岛运输,近岸选址能节省运输成本和时间,后续生产线调试也更方便。而且这片土地面积要尽量大,除了坦克生产线,以后还可能拓展其他的装备生产,比如后续可能合作的枪械、甚至飞行器,形成一个专属的军工生产园区。”
“至于合作模式,”尤启明话锋一转,“我提议成立合资公司,启明集团占股40%,军工厂占股60%。我们负责提供全套技术、核心设备和特殊原材料,军方负责土地划拨、工厂基建和后期生产管理。这样既能保证军方对生产的主导权,也能让“启明集团”更放心的投入核心技术——毕竟技术是我们的根本,40%的股份足够支撑我们持续的技术输出。”
他的话音刚落,几位将军就低声讨论起来。
老将军皱着眉问道:“小尤同志,40%的股份会不会太多?而且核心技术掌握在你们手里,万一后续合作有变动……”
“请老首长放心。”尤启明立刻回应道:“首先,40%的股份对应的是“不可替代的技术价值”——没有我们的技术,这个坦克工厂就造不出新型坦克;其次,我们可以在合同里写明,技术授权是“永久排他性”的,只供给这家合资公司,不会再授权给任何一家企业;最后,“启明集团”的跟在华夏,我们只想为国家做事,绝不会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黄老爷子在一旁帮腔:“老李,我信启明!上次他给我取弹片、送轿车和卡车,还有为军方画了那么多设计图,哪件事不是真心实意,他要是想藏私,昨天就不会把坦克造的那么好!”
军部领导沉吟片刻,抬头看向众人:“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选址的事,我们会后立刻联系沿海省份,争取一周内拿出候选地块;合资公司的章程法务部门今天就开始起草,争取尽快签约。”
第一件事情敲定,会议室里气氛轻松了不少。紧接着,一位负责装备采购的将军看向张晓明:“张晓明同志,上次黄老爷子提的那款30发弹容量的手枪,我们已经组织专家论证过了,性能比现在的制式手枪强太多,准备先在特种部队试用。不过我们还有个想法——能不能再设计一款配套的长枪?最好跟手枪使用同类型的小型化子弹。方便后勤补给,要是能在新的军工园区一起生产就更好了。”
张晓明立刻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文件夹,递了过去:“首长,您说的这事儿我们早就考虑到了。这是我设计的启明1号突击步枪图纸,还有样弹。”
将军打开文件夹,只见图纸上的步枪线条简洁,枪身比现有步枪短了近十厘米,重量也轻了一点五公斤。他拿起旁边的样弹,——子弹比7.62毫米,子弹短了一截,口径只有5.8毫米,却在弹头上做了特殊的穿甲设计。
“这么小的子弹威力能够吗?”一位年轻的将军质疑道。
“您放心,威力比7.62毫米的子弹还强。”张晓明解释道,“样弹用的是高密度合金弹芯,我们在实验室测试过。100米内可以穿透十毫米厚的钢板,射程能达到800米,而且后坐力小,连发精度比现有步枪高30%。最重要的是它跟之前的手枪弹同属小型化高威力弹种,后勤只需要储备一种子弹,能大大减轻战场补给压力。”
将军立刻让工作人员把样弹送去测试,转头对张晓明笑道:“好!要是测试没问题,这款步枪就跟手枪一起在军工园区投产——以后咱们的士兵就能用上“启明牌”的突击步枪了!”
就在这时,黄老爷子突然想起什么,他拍了拍桌子:“对了,启明!上次你在临江给我画过几张飞机的草图,说比现在的米格15比斯强,今天正好跟各位首长说说,咱们空军现在的装备跟米国的F4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