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星域的表面,似乎正逐渐抚平战争的创伤。星空航道中,往来穿梭的更多是悬挂着同盟标志的运输舰和民用飞舟,运送着重建物资和往来客商。破碎的星辰壁垒在阵法师日夜不休的劳作下,已修复大半,焕发出新的光泽。各大生命星辰上,废墟被清理,新的城镇拔地而起,市集重现喧嚣,孩童的嬉笑声再次回荡在街巷。一派百废待兴、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在这片看似日益稳固的和平帷幕之下,一些细微却不容忽视的涟漪,正通过同盟日益完善的情报网络,悄然汇聚到林家堡星枢殿的案头。
首先是一份来自偏远星域“黑水界”的例行巡查报告。驻守那里的金丹修士在报告中提及,近三个月来,界域边缘的“冥寂深渊”一带,空间波动异常频繁,偶尔会检测到极其微弱但性质诡异的能量逸散,不同于已知的任何灵力或妖气,带着一种冰冷的吞噬感。当地几个靠深渊资源生存的小型修真家族,近期间歇性有低阶弟子在深渊外围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起初以为是意外,但频率略有异常。报告末尾,那名金丹修士谨慎地标注:“异常波动极微弱,疑似自然现象或未知矿脉扰动,但为谨慎起见,已加派巡逻频次。”
几乎同时,负责古星遗迹勘探的考古堂,在整理从几个新归附势力手中接收的、原属于玄黄星殿的部分古老卷宗时,发现了一些零碎的、关于某种“暗蚀之纹”的记载。据残卷描述,此纹路与一种汲取生灵精魄、腐蚀空间结构的禁忌阵法有关,但其完整图谱和用途已不可考。负责整理的修士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故纸堆里的奇闻异录,归类封存。
更值得留意的是,通过洛千影日益扩展的菌灵网络,对一些关键星域环境本底的持续监测中,发现了几处看似毫无关联的地点——如一颗已死亡的恒星内核附近、一条废弃的远古星路节点、甚至是一处同盟新开设的资源星矿井深处——都出现了极其微量的、同一种难以解析的惰性能量残留。这种能量残留极其稀薄,几乎与环境背景辐射无异,若非菌灵网络对生命和能量波动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感知,根本无从察觉。它们像是最细微的尘埃,悄无声息地沉淀在星域的角落。
这些信息,单独看来,都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归咎于巧合或观测误差。但当它们被汇总到柳凝霜面前时,这位以冷静和精准着称的剑堂之主,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她立刻下令,要求相关区域加大监控力度,并将这些信息列为“乙等关注”,定期汇报任何变化。
星辉福地内,林业的恢复依旧缓慢而艰难。他每日大部分时间依旧沉浸在生命灵泉中,借助其磅礴生机滋养受损的根基。与万物化生鼎的沟通,成了一场旷日持久、需要极致耐心和细微操控的拉锯战。
他的神识,如同最纤细的丝线,一次次尝试缠绕上那尊沉寂的古鼎。鼎身冰凉,纹路古朴,对外界的探知几乎完全封闭。林业并不强求,而是持续地将自身对“秩序”与“造化”的感悟,化作温和的意念波动,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浸润着鼎身。同时,他调动体内那一丝得自“本源道液”的造化生机,作为引子,试图唤醒鼎内可能存在的共鸣。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往往持续数个时辰,也难有寸进。林业的脸色时常因神识过度消耗而更加苍白,有时甚至需要苏瑶及时渡入温和的灵力才能缓过来。然而,他心志坚定,毫不气馁。终于,在不知第多少次尝试后,当他的意念再次触及鼎身某个玄奥的符文时,那符文似乎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紧接着,一丝比发丝还要纤细千百倍、却精纯无比的造化之气,如同沉睡巨兽的微弱鼻息,自鼎内渗出,融入了林业的经脉。
【系统面板 - 林业恢复进展(缓慢)】
* 修为状态:元婴后期(境界依旧虚浮,但灵力凝实度 1%)。
* 道基损伤:严重(经脉萎缩速度减缓5%,元婴黯淡度微有改善)。
* 与万物化生鼎契合度:5% → 5.1%(极其缓慢提升)。
* 恢复效果:获得微量造化之气反哺,肉身与神魂滋养效果 10%,但距离质变仍遥远。
* 评估:方向正确,但需水滴石穿之功,急不得。
这一丝反馈虽微乎其微,却让林业精神大振。这证明他的方法是有效的,万物化生鼎并非完全死寂,只是需要正确的方式和足够的时间去“唤醒”。他看到了希望,但也更清晰地认识到,前路漫漫,欲速则不达。
就在林业潜心恢复的同时,同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随着战后大量新势力的加入,同盟的版图和实力急剧膨胀,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一日的长老议会上,便出现了不大不小的争执。议题是关于新发现的一处富含“空晶石”矿脉的开发权分配。这处矿脉位于新归附的“风雷阁”传统势力范围内,但矿脉品质极高,对同盟飞舟制造和通讯网络建设至关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