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枫小队于陨星商路初显锋芒之际,另一支由林家修仙职业技术学院丹院与器院精英组成的历练小队,也踏上了他们的征程。这支小队共八人,队长名为苏婉,是丹院副院长苏瑶的得意门生,筑基中期修为,性情温婉却不失坚韧,一手炼丹术已得苏瑶七八分真传。队员中,四名丹院弟子精于药理、解毒、疗伤,三名器院弟子则擅长法宝修复、机关辨识与材料处理。他们的座驾,是一艘特别改造的、兼具炼丹工坊与炼器工作台功能的“百草号”灵舟。
与林枫小队的战斗导向不同,苏婉小队的任务更具探索性与专业性——前往一处名为“千瘴星”的偏远星域,寻找几种只存在于剧毒环境中却对炼制高阶解毒丹至关重要的稀有药材,并顺路探查一处近期被发现的、疑似上古炼丹师坐化之地的“古丹洞府”。
离港时,苏瑶虽因临近产期未能亲至,却托人送来了一枚亲手炼制的“清心辟毒丹”和一枚记录了她对千瘴星环境及可能遇到毒物分析的心得玉简。林业亦简短勉励,叮嘱他们“善用所学,以智破险,万物相生相克,毒瘴深处或藏生机”。
“百草号”航行数日,抵达了千瘴星外围。整颗星球被五彩斑斓的毒瘴之气笼罩,神识探入其中如陷泥沼,可见度极低,更蕴含着能侵蚀灵力、迷幻心神的诡异毒素。寻常修士避之唯恐不及,但对苏婉小队而言,这里却是一座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宝库。
苏婉没有贸然闯入,而是先指挥灵舟绕星飞行,由器院弟子操作特制的“探瘴仪”,仔细分析不同区域毒瘴的成分、浓度与流动规律。丹院弟子则根据探测数据,迅速配制出相应的中和药剂与防护灵散分发给众人。
“诸位,老祖常言,‘谋定后动’。此地凶险,非蛮力可破。我等需依仗所学,步步为营。”苏婉的声音透过防护面罩传来,沉稳而清晰。她将小队分为两组,交替警戒与探索,始终保持灵舟处于相对安全的区域,绝不深入未知毒瘴核心。
这种谨慎到近乎“胆小”的做法,起初让几名年轻气盛的弟子觉得有些憋屈,但很快他们就见识到了其必要性。一次,当他们试图采集一株生长在悬崖边的“七心蚀骨花”时,负责警戒的器院弟子凭借对能量波动的敏锐感知,提前发现崖壁缝隙中潜伏着数只几乎与岩石融色的“幻影毒蝎”,其毒针足以瞬间麻痹筑基修士。若非提前预警,后果不堪设想。最终,他们并未强攻,而是由丹院弟子调配出一种能刺激毒蝎离开巢穴的特殊药粉,轻松采得灵花。
经此一事,队员们对苏婉的指挥和老祖强调的“准备充分”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非是怯懦,而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专业的自信。
历经半月小心探索,他们成功采集到了目标药材,并依据一份残缺星图,找到了那处“古丹洞府”的入口。洞口被藤蔓与乱石遮掩,若非器院弟子对人工开凿痕迹的敏感,几乎难以发现。
洞府内并非坦途,而是布满了各种考验后来者的陷阱。有触发即喷发腐蚀性毒烟的机关,有能扰乱方向感的迷幻阵法,更有一些早已失效却依旧危险的残破战斗傀儡。面对这些,林枫小队那套战斗突击的法子全然无用武之地,却正是苏婉小队大显身手之时。
器院弟子仔细勘察每一处机关的结构原理,寻找能量节点与薄弱处,或以巧力破解,或直接绕行;丹院弟子则负责分析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慢性毒素,及时提供解毒丹药,并利用对药性的理解,配制出中和陷阱中毒物的药剂;苏婉更是凭借对丹道前辈心理的揣摩,多次识破伪装成传承诱惑的致命陷阱。
在一间布满尘埃的丹室中,他们发现了一具坐化的骸骨,身旁散落着几枚玉简和一个密封的丹炉。器院弟子检查确认丹炉无自爆风险后,才由苏婉小心翼翼地上前探查。玉简中记载了这位自称“玄丹老人”的炼丹师的部分心得,以及他因炼制一种逆天丹药遭反噬,最终坐化于此的经过。而那丹炉中,竟还封存着一炉未完成的丹药残渣,虽已灵气尽失,却保留了奇特的药性结构。
“老祖曾说,‘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苏婉仔细观察着那些残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位前辈的炼丹思路极为大胆,虽败犹荣。若能分析出这残渣的药性组合,或许能对我们改良解毒丹方大有启发!”
他们没有贪婪地搜刮一切,而是恭敬地安葬了玄丹老人的遗骸,只拓印了玉简内容,并小心收取了一些丹药残渣,和洞府中几株罕见的、用于试验药性的**毒草。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退出洞府时,最大的危机降临了。洞府最深处的支撑阵法,因年代久远,加之他们之前的活动,发生了连锁崩塌!巨大的岩石从头顶砸落,唯一的出口被堵死,更要命的是,崩塌似乎触动了某个隐藏的毒囊,墨绿色的致命毒液从裂缝中汹涌而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