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多的势力、如此多的骄兵悍将齐聚一地,摩擦与龃龉在所难免。
今日秦军与唐军因营地界限争执,明日明军与楚军因水源险些动武,后日又有某世家弟子冲撞了某派长老……
种种琐事,层出不穷。
嬴政深知,若无统一号令,这看似庞大的联军,不过是一盘散沙,一旦深渊魔潮真的涌来,顷刻间便有崩溃之危。
在他的主导下,一场简略而高效的“昆仑会盟”于三日后,在各方势力首领的见证下举行。
会盟之地,选在昆仑山脚一处上古祭坛。
嬴政、李世民、朱元璋、韩信、陆逊以及几位大势力代表和德高望重的散修领袖齐聚。
没有过多的寒暄与扯皮,嬴政直接切入主题,声音通过修为传遍全场:
“诸位,深渊裂痕已现,魔劫迫在眉睫。今日会盟,非为争权,只为求生!朕提议,成立抗魔联军,设联军统帅部,由各方派出代表共同议事。战时,各部需遵从统帅部号令,违令者,共击之!”
他目光扫过众人,尤其是在李世民、朱元璋脸上停留片刻:
“至于这统帅之位……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朕不才,愿暂领此职,持轩辕剑,镇盟约!待击退魔潮,此位自当奉还,诸位以为如何?”
场面一时寂静。
李世民面无表情,朱元璋眼神闪烁,韩信垂眸不语。
最终,李世民率先开口:“可。然,统帅部决议,需各方代表共同商议,秦帝亦不可独断。”
朱元璋冷哼一声:“咱也没意见,但若指挥不当,损了我大明儿郎,咱可不认!”
韩信、陆逊等人也相继表态同意。
在深渊这个大敌面前,嬴政凭借其资历、实力以及率先发起盟约的大义名分,暂时获得了联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权。
盟约既成,庞大的联军机器开始真正协同运转。
在联军统帅部的调度下,一道道命令下发:
徐世绩负责统筹外围防线布置,利用昆仑山险要地势,构建纵深防御体系。
常遇春部作为尖刀,部署于预计压力最大的正面防线。
韩信所部负责策应与机动,并保障后勤通道。
陆逊则依托水系,防守侧翼,并准备水火之攻。
各大世家、宗门的高手,则组成精锐小队,负责侦查、狙杀魔族强者、以及应对各种诡异手段。
无数阵法师开始在关键节点刻画加固阵法的灵纹,符师赶制破魔符箓,医者准备救治伤员的丹药……
整个昆仑山域,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巨弓,箭矢直指那冥河对岸,蓄势待发!
然而,就在联军紧锣密鼓地布防,准备迎接预期中来自冥河方向的正面冲击时——
一支由黑冰台精锐与大唐“夜不收”组成的联合侦察小队,却在昆仑山脉西北方向,一处极其偏僻、本该是绝地的万年冰川峡谷之下,发现了一道刚刚形成不久、正在缓慢扩大的、散发着精纯深渊死气的空间裂隙!
这道裂隙,并非直接连接冥河,其另一端的气息,更加古老、更加混乱、更加……饥饿!
与此同时,镇守在中军的嬴政,膝前的轩辕剑突然发出一声急促的轻鸣,剑尖微微偏向西北。
嬴政骤然睁眼,目光如电般射向那个方向。
“不对……魔族的先锋,或许并非来自冥河……”
......
昆仑山防线,肃杀之气凝如实质。
就在联军各部依令布防,严阵以待之际,一支风尘仆仆却军容严整的军队,高举着“刘”字帅旗,抵达了联军大营。
为首者,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正是刘备!
其身后,左边一人面如黑炭,豹头环眼,手持丈八蛇矛,煞气逼人,乃是燕人张飞;右边一人,羽扇纶巾,面如冠玉,眼神深邃如星海,正是卧龙诸葛亮!
刘备的到来,尤其是诸葛亮的现身,让联军高层,特别是李世民、朱元璋等人,心中都微微一动。
诸葛孔明之智,早已名传神州。
刘备径直前往联军统帅部,神色凝重:“备闻深渊之劫,特率本部兵马前来,愿听凭调遣,共抗魔患!”
嬴政目光扫过诸葛亮,微微颔首:
“玄德深明大义,朕心甚慰。孔明先生既至,于我联军而言,如虎添翼。”
他深知诸葛亮之才,尤其在阵法谋略之上,或可弥补联军在顶层智略上的不足。
李世民亦开口道:“久闻卧龙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幸甚。眼下局势,正需先生运筹帷幄。”
诸葛亮拱手还礼,谦逊而不失气度:“亮,敢不竭尽绵薄之力。”
他羽扇轻摇,目光已然投向西方那隐晦而庞大的深渊气息,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
其眉心处,一道复杂无比的“列”字秘文若隐若现,散发着解析万物、排列规则的玄奥气息。
深渊一方,魔临盟约之下,三大势力并未急于发动全面进攻。
冥河对岸,魔气汹涌,无数狰狞魔影在其中若隐若现,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