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周墨的祖宅。
距离上次已经过去了五天。
这五天里,祖宅的气氛堪称诡异。
新来的林逸,在拿到周墨预付的第一笔安家费后,第一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知道是在奋笔疾书,还是在画符念咒。
第二天,他冷着脸说要回一趟家,拿点私人物品。
周墨生怕他拿了钱就跑路,提心吊胆地提出要开车送他。
结果林逸只是用看白痴的眼神瞥了他一眼,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九位数的违约金,你当我傻?”
周墨这才放下心来。
第三天,林逸回来了,身后跟着一辆搬家公司的小货车,塞满了各种周墨看不懂的仪器和书籍。
然后,他就发现周墨承诺的顶级实验室,目前还只是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
林逸的脸瞬间黑如锅底。
“你他妈耍我?画大饼?”
周墨只能赔着笑脸,说隔壁鲁班大师监工的院子是特制的,要等盖好了才能把精密设备搬进去,不然地基不稳会影响精度。
林逸半信半疑,但看着周墨那张真诚的脸,和旁边方文中教授一脸“稍安勿躁”的淡定表情,他选择了暂时忍耐。
第四天,他一天没跟周墨说一句话,整个人像个移动的低气压,所到之处三米之内温度骤降。
到了今天,第五天,这位技术宅的耐心显然已经耗尽。
他放弃了跟周墨这个奸商沟通,转而开始死缠烂打鲁班。
“老爷子,你这卯榫结构虽然精巧,但是施工效率太低了!能不能上预制件?我给你画图纸!”
“老爷子,你这梁柱的承重计算了吗?要不要我给你建个模型跑一下数据?”
“老爷子,你快点啊!我的五轴联动机床还等着进场呢!”
鲁班从一开始的爱搭不理,到后来的吹胡子瞪眼,最后差点抡起手里的墨斗砸人。
要不是朱允炆死死拦着,这位工匠祖师爷恐怕就要让林逸见识一下什么叫物理超度。
就在这鸡飞狗跳的第五天下午,院子里的玉环,终于再次亮了起来。
光芒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璀璨,像是积蓄了许久的能量,一次性迸发。
客厅里,一道道身影接连凝实。
嬴政、刘邦、李世民、朱元璋、朱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但这一次,他们脸上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激动。
“周先生!成了!成了啊!”
朱棣第一个冲了上来,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木盒。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块巴掌大小、泛着暗沉金属光泽的钢锭。
“林先生所言,字字珠玑!庚申三十二号!标准化生产!朕的科学院,终于炼出了第一批合格的钢材!韧性、硬度,皆远胜百炼钢!”
朱棣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看向站在一旁一脸不耐烦的林逸,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真想把这人带走”明晃晃的写在脸上。
林逸只是推了推眼镜,淡淡道:“合格?别高兴太早了,这离做轴承的钢材还差得远。”
朱棣也不生气,反而连连点头:“对对对!”
另一边,刘邦则是一副暴发户的嘴脸,从怀里掏出一个翠绿色的葫芦状玻璃瓶,得意洋洋地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诸位,看看!汉露!靠着这玩意儿,朕上个月光是从匈奴那里,就剪了三千多匹战马的羊毛!萧何算了算,这利润,比一年的赋税还高!”
他拧开瓶盖,那熟悉的“呲”一声响起,甜腻的香气弥漫开来。
嬴政和赵匡胤等人,看着各自时空里的新进展,也是满面红光。
一时间,客厅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像极了公司开年会,各个部门的销冠在吹牛逼。
然而,在这片热烈的气氛中,唯独唐太宗李世民,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只是端着茶杯,眉头紧锁。
“太宗陛下,何事烦忧?”周墨敏锐地注意到了他的异常。
李世民的目光从狂喜的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周墨身上。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一句话就让整个客厅瞬间安静了下来。
“周先生,各位,朕……遇到了一个难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李世民的声音变得无比沉重:“朕的格物院,在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操持下,已经初具规模,教材也已在编纂。但朕发现了一个最根本,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他顿了顿,环顾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没有老师!”
“老师?”朱元璋愣了一下,“从国子监里调啊,再不行,让那些大儒去教。”
“不够!”李世民断然摇头,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灼,“远远不够!”
他走到众人中间,伸出手指开始计算:“按照周先生的规划,要推行全民启蒙教育,让所有孩童都能识字、会算术。”
“一个县,就算它再小,至少也需要十座学堂吧?一座学堂,配备三名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算术,一个教体育,这总不算多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