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179章 这个「米缸」必须拿下

如果是在2024年,这些《新青年》杂誌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然而,它的价值並非单纯在於岁月的积淀,而是深植於其在那个时代所承载的非凡意义。

胡適曾如此评价《新青年》:它是影响中国歷史进程的珍稀报刊之一。

的確,儘管这套刊物只短暂存在了十一年,且在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但无人能否认,它在推动华夏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后世,虽然各大图书馆或博物馆中零星保存著《新青年》的刊物,但想要找到一整套完整无损的11卷、共63期,却实属罕见。当然,也许在某些藏家手中,依然珍藏著这样一整套完整的《新青年》,只是未曾公之於眾罢了。

其实,这套刊物的经济价值倒在其次,更为关键的是它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它堪称华夏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启蒙的旗帜。

陈du秀、李da釗、瞿秋白、鲁迅、胡適、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甚至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在这套刊物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笔触。就连那位伟大的领袖,也曾在此发表过文章。

“这套《新青年》,必须拿下!”王朗在心中默默地想道。

然而,即便决心已下,王朗仍不免感到困惑:如此珍贵的刊物,怎会出现在这里?而且是一摞接一摞的出现,仿佛是从某个珍藏这套刊物的博物馆或图书馆中,因搬迁而被清理出来的一般。

“嗯?博物馆搬家?”这个念头在王朗脑海中一闪而过,隨即勾起了他曾在网上看过的一个故事。

讲述的是上世纪**十年代,古玩市场上突然涌现出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古旧书籍以及珍稀手稿的奇闻軼事。

这段故事的主人公是著名收藏家王金昌先生。他在回忆录中详细记载了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於京城二环路某座大桥下的小摊前,偶然发现一本用纸绳装订、蜡纸刻印的小册子,封面上赫然写著“抗日游击队纪律条令草案”的经歷。

据王先生所述,当时京城的旧货市场仿佛一夜之间涌现出许多珍贵的名人手稿、文献资料、刊物和古旧书籍。

而造成那个年代突然涌现大批珍贵手稿、文献资料的原因,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同时也让人深感无奈与悲哀。

原来是,京城的各大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眾多机关单位在搬迁过程中,竟然遗弃了海量的资料。这些被遗弃的珍贵资料最终流入了废品收购站,进而被摆上了旧货市场的摊位。

思绪回到现实,王朗不动声色地从兜里掏出香菸,递出一根,微笑著问道:“老哥,你这是在收废纸啊?”

“是啊!混口饭吃。”三轮车夫接过王朗递来的香菸,笑著回应道。

“这些杂誌,卖给我怎么样?”王朗继续笑著询问。

三轮车夫打量了王朗一眼,然后说道:“可以啊,不过这些东西不单卖,要买就全部买走,三毛钱一斤!”

王朗闻言一愣!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竟然会按斤卖!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