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 > 第190章 星槎破障·初识寰宇

地下舟坞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唯有那艘暗银色的巡天方舟如同沉睡的古兽,在众人日以继夜的努力下,逐渐被唤醒其深藏的活力。李铮凭借与灵枢深度联结所获得的权限,以及自身涅盘之力对灵族造物独特的亲和性,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彻底突破了方舟核心的最后一道灵性枷锁。

并非强行破开,而是一种水到渠成般的“接纳”。当李铮的神念携带着融合了新生法则意蕴的灵谐波动,最后一次抚过那冰冷的核心时,整个方舟内部仿佛发出了一声满足般的轻微嗡鸣。无数原本黯淡或规律闪烁的灵纹,在这一刻齐齐亮起了柔和而稳定的光芒,尤其是船尾那环状结构,开始荡漾起水波般的空间涟漪,一股磅礴却内敛的能量波动,如同复苏的心脏,开始有力而平稳地搏动。

“成功了!核心已完全激活,灵能回路运转正常!”张乾紧盯着面前数十面由水镜术构成的监控光幕,上面瀑布般流淌着方舟各个系统的状态参数,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颤抖。他和他带领的团队,已经能够初步解读这些源自灵族技术的复杂信息。

玄玑真人、白辰长老、李铮以及深空探索预备队的核心成员,此刻都齐聚在方舟旁。望着这艘仿佛被注入了灵魂的庞然大物,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期待。

“给它起个新名字吧。”玄玑真人抚须道,目光深邃,“它已不再是灵族的‘巡天方舟’,而是我焦炎境驶向星海的第一艘船,是承载我等希望与未来的方舟。”

众人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李铮。这艘方舟的复苏,他居功至伟。

李铮凝视着流线型的船身,感受着其中与自己血脉相连般的灵谐共鸣,沉吟片刻,道:“古籍有云,‘星槎’乃往来星河之仙家宝筏。此舟虽非木石所造,其行却欲渡茫茫星海,其意相通。不若便称其为——‘涅盘星槎’?”

“涅盘星槎……好!此名甚好!”玄玑真人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赞同,“既寓我焦炎境涅盘重生之意,又合其星海航渡之能!”

名称既定,一股无形的气运仿佛也随之凝聚。从此刻起,这艘灵族遗宝,便正式成为了焦炎境文明的一部分,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名字。

接下来的日子,涅盘星槎成为了整个守望堡,乃至整个焦炎境关注的绝对核心。深空探索预备队的成员,在柳烟、林锋的带领下,开始分批进入星槎内部,进行适应性和操控训练。

星槎内部空间远比外部看上去更为广阔,运用了极其高明的空间拓展技术。核心操控室位于船首,视野开阔,并非通过舷窗,而是通过一整面由灵能构成的、可以随意切换视角和缩放倍率的“观星壁”。操控方式也迥异于修真界常见的法宝,并非依靠神识直接驾驭,而是通过分布在操控室四周的数十个灵纹操控节点。操作者需要将自身灵力或神念,以特定的频率和结构注入这些节点,才能驱动星槎的各项功能。

这需要极高的灵能掌控精度和对灵谐波动的理解。预备队员们最初无不感到棘手,操纵起来磕磕绊绊,星槎时常像喝醉了酒般在空中歪歪扭扭。但在李铮的耐心指导和众人不懈的努力下,进步亦是飞快。尤其是曦光,她对灵能波动天生敏感,很快便成为了除李铮外,对星槎操控最为娴熟的人。方寒则凭借其特殊感知,能提前预判星槎能量流动的细微变化,为平稳操控提供了另一重保障。

与此同时,张乾团队对星槎导航系统的修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激活了星槎内置的“周天星图仪”,虽然其中关于焦炎境周边星域的大部分数据都因年代久远或人为抹去而残缺不全,但基本的星位参照和距离测算功能尚存。更重要的是,他们结合星尘剑阁传承的古老星象知识,以及玄玑真人以神通推演出的周边星域大致图谱,初步绘制出了一份以焦炎境为中心、辐射周边数个星域的简陋星图。

星图上,焦炎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光点,周围标注着几处可能存在灵族其他前哨站或资源点的模糊区域,以及……那三道“秩序注视”大致来源方向的警示标记。

这份星图虽然简陋,却象征着焦炎境文明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家门之外的无垠世界。

三个月后,涅盘星槎首次试航的日子终于到来。

此次试航目标明确:不进行超远距离空间跳跃,仅在焦炎境所在的恒星系内进行机动性、防御性及基础探测功能测试,并尝试靠近星系边缘,实地观测界外虚空,验证星图仪的准确性。

所有参与者和知情者都明白,这看似简单的一小步,对于焦炎境而言,却是文明史上的一大步。

清晨,涅盘星槎在低沉的灵能嗡鸣声中,缓缓驶出地下舟坞,悬浮于守望堡上空。流线型的暗银船体在初升的(模拟)朝阳下,反射着冷冽而威严的光芒。堡内无数修士和凡人仰头观望,目光中充满了敬畏、自豪与期盼。

玄玑真人、白辰长老等留守高层在城墙上相送。李铮作为此次试航的领队兼星槎主控者,立于操控室内,身旁是柳烟、曦光、林锋、方寒等预备队核心。张乾则坐镇后方监测中心,负责全程监控星槎状态并提供技术支持。

“星槎各系统检查完毕,灵能储备百分之九十八,防护阵法运转正常,导航星图已载入。”柳烟清冷的声音在操控室内回荡,汇报着最后的状态。

李铮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观星壁上显示的焦炎境大地全景,最终望向那无垠的苍穹。

“涅盘星槎,首次试航,启程!”

他神念微动,双手虚按在核心操控节点上,精纯的涅盘之力携带着清晰的指令,涌入星槎核心。

嗡——!

船尾环状结构光芒大盛,空间涟漪扩散开来。星槎并未瞬间消失,而是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迅疾无比的速度,平稳而坚定地朝着天穹攀升。大气层在观星壁上划过流逸的光彩,脚下的守望堡和焦炎境大地迅速缩小,化作一块色彩斑斓的画卷。

不过数十息功夫,周遭环境已然大变。深邃的黑色取代了蔚蓝,无数星辰如同钻石般镶嵌在黑丝绒幕布上,散发着冰冷而永恒的光芒。焦炎境那颗略显黯淡的恒星,在远方散发着光和热,而他们所处的星球,则成了一颗悬浮在虚空中的美丽球体,表面还能看到新生海那独特的辉光以及大片正在蔓延的绿色。

第一次亲眼目睹故乡全貌,即便是心志坚定如柳烟、林锋,此刻也不由得心神摇曳,生出一种自身渺小与天地壮阔的感慨。

“启动基础探测阵列,扫描周边星域环境。”李铮压下心中的波澜,下达指令。

曦光立刻操作对应的节点,星槎表面几处不起眼的灵纹亮起,无形的灵能波动如同涟漪般向四周扩散。观星壁上,开始浮现出周围星空的能量密度、引力扰动、空间稳定性等实时数据。

“未发现大型能量源,空间结构稳定,适合常规航行。”曦光汇报。

星槎开始按照预定航线,在星系内进行各种机动测试。转向、加速、急停、规避……在李铮精准的操控和预备队员的配合下,星槎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远超众人最初驾驭飞剑或遁光的体验。

随后,星槎开启了自身的防御阵法——“灵光壁垒”。一层凝实的、流淌着七彩光泽的半透明光膜将整个星槎笼罩,能够有效抵御虚空中的各种辐射、微小陨石以及能量余波。测试中,林锋甚至操控星槎的辅助攻击阵列,发射了几道低功率的灵能光束,轰击在远处一块漂浮的陨石上,将其瞬间气化,威力可观。

各项测试均顺利进行,星槎的性能远超预期。

最后,也是此次试航最重要的环节——抵达星系边缘,观测界外虚空。

星槎再次加速,朝着恒星系外围那片永恒的黑暗驶去。越是靠近边缘,星辰的光芒似乎越发稀疏,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空旷感弥漫开来。这里的空间不再像星系内部那般“坚实”,偶尔能感知到细微的空间褶皱和能量乱流。

当星槎最终悬停在一条无形的边界线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观星壁的一侧,是他们熟悉的恒星系,星辰运转,尚有生机。而另一侧,则是真正的、无尽深邃的虚空黑暗,那是连星光都仿佛被吞噬的绝对领域,是未知与危险的代名词。只有极远处,一些模糊的星云状光斑,提示着那里并非绝对的虚无。

“启动深空探测,最大功率,定向扫描虚空区域。”李铮沉声道。

这一次,星槎船首一处菱形晶体亮起,一道凝练的、蕴含特殊灵谐波动的探测波,无声无息地射向那片黑暗。

探测波如同石沉大海,许久没有回馈。就在众人以为不会有任何发现时,观星壁上突然跳动起一片杂乱的光点和扭曲的线条!

“有反应!接收到微弱但复杂的灵性回波!”方寒猛地睁开眼睛,他的特殊感知在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不是生命体……更像是……某种残骸!大量的、破碎的残骸,蕴含着极其古老和混乱的灵性印记!还有……一种奇怪的‘褶皱’感,那里的空间结构似乎很不稳定!”

几乎同时,星槎内置的、一直指向那三道“秩序注视”方向的警示灵纹,其中代表“冰冷死寂”与“审判净化”的两道,亮度微微提升了一丝!

“立刻记录所有数据!停止探测,启动最高级别隐匿阵法,返航!”李铮当机立断,下达命令。

星槎灵光一闪,迅速变得透明模糊,仿佛融入了虚空背景之中,然后调转方向,以最快的速度,悄无声息地朝着焦炎境方向返回。

首次试航,圆满完成了所有预定目标,更是带回了至关重要的发现——星系边缘的未知残骸带,以及那两道“秩序注视”因探测而产生的细微反应。

归途之中,操控室内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明白,星海之中并非只有空旷与死寂,那里埋葬着古老的秘密,也潜藏着难以想象的危机。焦炎境的涅盘星火,想要在这浩瀚寰宇中长久燃烧,未来的道路,注定充满了挑战与未知。

但无论如何,第一步,他们已经稳稳地踏了出去。

涅盘星槎,这承载着希望与使命的方舟,必将载着他们,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