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对弈世间 > 第8章 账本玄机

对弈世间 第8章 账本玄机

作者:爱吃鹧鸪粥的老汤姆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4 11:27:57

张彪那如同无形蛛丝般粘稠而充满压迫感的注视,并未因陈骏极致的低调与刻意的“愚钝”表演而完全消散,但它所带来的那种近乎令人窒息的紧迫感,确实随着时间推移,稍稍缓和了一些。陈骏像一块被投入急流的顽石,在最初的猛烈冲刷后,表面似乎逐渐被水流磨去了棱角,变得沉静而不起眼。他每日在分舵与码头间往返,步履总是匆匆,却又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拘谨,仿佛生怕踩死了地上的蚂蚁。面对赵虎那伙人时,他更是将“畏惧”与“顺从”写在了脸上,目光躲闪,言语讷讷,甚至在一次被赵虎手下故意撞翻账册时,他第一时间不是去捡,而是忙不迭地躬身道歉,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颤音,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备受欺凌的文弱书生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种近乎自污的藏拙策略,似乎起到了一些效果。赵虎等人投来的目光中,除了固有的轻蔑,更多了几分“烂泥扶不上墙”的鄙夷,似乎认定他之前的“反抗”纯属意外,骨子里终究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最重要的是,陈骏能隐约感觉到,那道来自高处的、属于张彪的审视目光,虽然依旧偶尔会扫过,但其中的探究意味似乎淡了不少,更像是一种例行公事般的巡查。这让他紧绷的神经,终于获得了一丝极其宝贵的松弛空间。他深知,这种“安全”是脆弱而暂时的,必须充分利用这段喘息之机,加固自己的立足之地,并尽可能多地攫取信息。

于是,他将绝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到了账房角落那堆积如山、散发着浓重霉味与岁月尘埃的陈年旧账册之中。整理这些故纸堆,是张爷早先随口吩咐的一项琐碎任务,枯燥、耗时且看似毫无价值,正适合他这样“无能”的文书来打发时间,也完美地契合了他目前“隐匿”的需求。这里光线昏暗,空气混浊,除了老鼠啃噬木头的细微声响,几乎与世隔绝,成了一个远离码头纷扰与窥探目光的绝佳避风港。

然而,在陈骏眼中,这些纸张泛黄、墨迹斑驳、甚至被虫蛀鼠咬得残破不堪的旧账册,却是一个蕴藏着无尽秘密的宝库。它们不仅仅是数字的罗列,更是这个漕帮分舵过往岁月脉搏的记录,是了解其运作模式、人际关系、利益网络乃至这个陌生世界经济运行规则的密码本。他像一位耐心的考古学家,又像一位严谨的数据分析师,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册页上的灰尘,辨认着那些因年代久远或书写潦草而模糊难辨的字迹,然后用一手工整清晰的小楷,重新誊录到新的册子上。

他的工作远不止于简单的抄写。在前世信息爆炸时代培养出的逻辑思维、归纳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度,此刻成了他解读这些“天书”的利器。他刻意放慢抄录的速度,将大部分心神用于思考和分析。他关注的重点极其广泛:不同季节各类货物(如粮食、布匹、瓷器、药材)的吞吐量变化及其与市场价格波动的潜在关联;与分舵有长期往来的一些商号的信誉、结算方式特点;漕船往返不同码头的周期、损耗率;甚至力工、船夫工钱与赏银的发放规律、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克扣与猫腻。他尝试在脑中构建一个模糊的模型,将散落在不同年份、不同账册中的碎片化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归类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潜在的规律和异常点。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常常让他感到头晕眼花,但一种探索未知、挖掘秘密的奇异兴奋感支撑着他。他感觉自己仿佛在触摸这个时代跳动的经济脉络,尽管这脉络是如此粗糙而原始。

这一日,时近深秋,天气转为阴郁。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河面,细雨如织,绵绵不绝,带着彻骨的寒意向大地倾泻。雨水敲打着记账棚单薄的芦席顶棚,发出单调而密集的噼啪声,顺着破损的边角渗漏下来,在泥地上积起一汪汪浑浊的水洼。棚内光线极其昏暗,即使是在白昼,也需点起油灯才能视物。那盏锈迹斑斑的铁质油灯,灯焰如豆,在潮湿阴冷的空气中不安地摇曳着,将陈骏伏案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扭曲地投射在斑驳不堪、布满霉点的土墙上,更添几分阴森与孤寂。

陈骏裹紧了身上那件难以完全抵御寒气的单薄衣衫,呵出的气息在空气中形成白雾。他正埋首于一本记录约一年前货物往来的流水总账,指尖因寒冷而有些僵硬,却仍小心翼翼地翻阅着脆弱发黄的纸页。账目记录琐碎而庞杂,充斥着各种简化乃至潦草的货品名称、数字和代号,若非下苦功钻研,极易看得头昏脑胀。他机械地抄录着,手腕因长时间书写而酸麻不已,眼皮也沉重得几乎要粘合在一起,全凭一股意志力在支撑。

然而,当他翻到记录约**个月前一批从南边沿江运来的普通瓷器的页面时,近乎麻木的思维突然被一丝极细微的异样感触动,笔尖不由自主地顿住了。这是一批运往城东一家名为“悦来”的杂货铺的货物,记录显示为“二等青花瓷碗两百件,普通白瓷盘一百五十件”,经手人是赵虎,备注栏空空如也。这一切看起来寻常无奇。但陈骏的目光,却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死死地盯在了记录货物“毛重”的那一栏数字上:

“毛重:壹千伍百斤。”

这个数字,像一根细微的冰针,轻轻刺入了他疲惫的神经。哪里不对劲?他微微蹙起眉头,放下笔,将冰冷的手指凑到嘴边哈了口热气,努力驱散些许寒意,同时闭上眼睛,全力在记忆的仓库中搜索。他隐约记得,前些日子在整理更早期的账册时,似乎看到过规格相近的瓷器的重量记录。一种近乎本能的警觉,让他瞬间驱散了睡意。

他立刻起身,动作因寒冷而有些迟缓,在身后那堆已初步分类、码放整齐的旧账册中快速而仔细地翻找起来。油灯的光晕随着他的动作剧烈晃动,在堆积如山的册页上投下明明灭灭、光怪陆离的阴影,仿佛无数幽灵在起舞。棚外雨声淅沥,更衬出棚内的寂静与压抑。片刻后,他抽出一本约一年半前的账册,凭借记忆快速翻到某一页,指尖因激动而微颤,点向其中一行记录:

“……二等青花瓷碗三百件,普通白瓷盘两百件,共用木箱二十口封装,毛重:贰千贰百斤。”

陈骏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开始加速,撞击着胸腔,发出沉闷的响声。他强自镇定,取过一张用来试笔的废纸,拿起一支秃头的毛笔,蘸了点清水,就在桌角冰凉的石板上飞快地演算起来。

按照一年半前的记录折算,单件瓷碗加瓷盘的平均重量约为 (2200斤 \/ 500件) = 4.4斤。而**个月前这批货,按记录折算,单件平均重量却变成了 (1500斤 \/ 350件) ≈ 4.29斤。

差值微小,仅约0.11斤(约合现代的1.76两)。对于单件瓷器来说,这点重量差异,完全可以归咎于不同窑口烧制工艺、胎体厚薄、釉料用量甚至测量秤具本身的微小误差,在任何人看来,都属正常波动范围,根本不足以引起任何怀疑。如果只是孤立的个案,即便是最精明的账房,恐怕也会一眼掠过,绝不会深思。

但陈骏的眉头却锁得更紧了。前世受过科学训练的他,深信“异常”往往隐藏于“常态”的细微偏差之中。这微小的差异,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脑海中荡开了涟漪。他隐隐觉得,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而非偶然。一个大胆的假设开始在他脑中成型:如果……这不是偶然呢?

他深吸一口冰冷潮湿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一种猎手发现猎物踪迹的兴奋感已然攫住了他。他不再满足于个案比对,决定进行一场更系统、更全面的“数据筛查”。他重新坐回桌前,无视了身体的寒冷和疲惫,将油灯拨亮一些,开始以极高的效率,重点排查近两年来所有涉及瓷器、陶器、石材、金属制品等需要记录“毛重”、且便于进行标准化比对的货物账目。他不再仅仅关注单批货物,而是将筛选条件进一步细化:重点关注经手人为赵虎或其几个知名亲信的记录;特别留意运输路线涉及上游“黑水荡”等水道复杂、便于中途做手脚区域的货物;对比不同商号(尤其是那些名不见经传、交易次数少的小商号与信誉良好的老字号)的同类货物记录;仔细审视货物包装方式的描述(是标准化木箱,还是较为随意的草绳、麻袋捆扎)。

这项工作繁复冗杂,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时间在单调的雨声和纸页翻动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油灯添了两次油,窗外的天色也由明转暗,复又昏暗。陈骏完全沉浸在了数字的世界里,外界的一切——寒冷、潮湿、疲惫、乃至潜在的危险——仿佛都已离他远去。他的眼中只有那些枯燥的数字和简略的文字,大脑以前世处理海量信息的速度高速运转着,进行着交叉比对、归纳分析。

渐渐地,一个模糊但确实存在的模式,开始如同潜水者透过浑浊海水看到的沉船轮廓般,逐渐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

他发现,凡是经手人为赵虎或其亲信、且运输路线明确标注经过或靠近“黑水荡”一带复杂水域的货物,其记录重量与同类货物、在类似包装条件下的常规重量参考值相比,都存在一个极其微小、但呈现出明显负向一致性(即偏轻)的偏差!这个偏差值大致集中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区间内,非常隐蔽,但绝非随机波动!反之,如果是其他经手人负责,或行驶于其他常规、易于监察路线的同类货物,其重量记录则基本符合预期,波动范围正常。

不仅如此,进一步的比对还揭示了更多支持性的细节:这些存在“重量偏差”的货物,其包装描述往往含糊其辞,如“粗麻绳捆扎”、“旧草席包裹”,与那些明确记录“定制木箱封装”的货物相比,显然更便于中途动手脚且不易被察觉重量变化。而且,与分舵有长期稳定合作、信誉较好的几家老字号商号,其货物重量记录稳定正常;而那些交易次数稀少、背景模糊的小商号(如“悦来”铺这类),其货物出现重量偏差的概率显着增高!

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被陈骏用严谨的逻辑丝线,一颗颗仔细地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而清晰的项链:

系统性重量轻微不足(负偏差) 特定经手人(赵虎团伙) 特定复杂水域路线(黑水荡便于操作) 非标准化模糊包装(便于做手脚) 关联陌生\/小商号(降低风险) …

一个极其大胆、却又在逻辑上高度自洽、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合理解释,如同黑暗中划过的强烈闪电,骤然劈开了陈骏脑中的迷雾——

这是一条精心设计、长期运作、极其隐蔽的走私链条!

赵虎及其核心党羽,利用其负责运输的职务之便,在运输某些价值较高、规格统一便于计量(如瓷器)的货物时,系统性、有预谋地克扣下一小部分!他们精心选择作案路线(黑水荡水域复杂,易于偏离主航道进行短暂停靠、转移货物),利用包装和称重环节的模糊性(非标包装、秤具可能被做手脚或记录时四舍五入)做文章,并很可能勾结了一些控制下的皮包商号或外围销赃人员,将克扣下来的货物私下变卖,中饱私囊!

这惊人的推断让陈骏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甚至比棚外的秋雨更冷!他并非震惊于帮派中存在贪腐——这在任何组织中都难以避免——他震惊于这条走私链的隐蔽性、长期性和操作的精密性!如此微小的、处于合理误差边缘的重量差异,分散在大量正常的货物交易记录中,若非他这样拥有超越时代的数学思维、统计理念,并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的数据比对分析,根本不可能被发现!日常的账目核对,最多关注银钱总数是否平衡,谁会去斤斤计较一批瓷器单件重量那零点几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差异?这简直是灯下黑!赵虎这伙人,平日里看似粗豪蛮横,没想到行事竟如此缜密狡猾,将贪腐行为隐藏得天衣无缝!

这巨大的发现带来的信息量,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冲击着陈骏的认知。赵虎一伙人,不仅欺压同僚、横行码头,更在暗中蛀蚀着帮派的根基!这已远超出寻常的帮派倾轧或个人恩怨,而是足以动摇分舵根基、一旦事发必然牵连广泛、血流成河的重罪!

兴奋、紧张、恐惧、还有一丝窥破秘密的悸动,种种情绪如同打翻的五味瓶,在他心中交织翻滚。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昏暗的棚内只有他一人,灯影幢幢,雨声凄迷,更添几分诡秘。他迅速将桌上散乱的、写有演算过程的草纸全部收拢,揉成一团,毫不犹豫地就着摇曳的油灯火苗点燃。橘红色的火舌舔舐着纸张,迅速将其化为蜷曲的黑色灰烬,散发出淡淡的焦糊味。他仔细地看着最后一角纸片也化为乌有,然后用脚将灰烬彻底碾碎,与地上的尘土混为一体。

做完这一切,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狂跳的心脏平复下来,冰冷的空气吸入肺中,带来一丝清醒。他坐回原位,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桌面上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这个惊天发现的利与弊。

这把意外获得的“利剑”,锋利无比,足以致命,但同时也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

告诉张爷?凭借这套严密的逻辑推断和数据分析,或许能引起张爷的重视,一举扳倒赵虎这个心腹大患。但证据呢?仅凭自己基于账本记录的“推测”?张爷是会相信一个来历不明、根基浅薄、且与赵虎有旧怨的小文书的一面之词,还是会相信跟随他多年、手握实权、且表面功夫做得极好的小头目?即便张爷半信半疑,下令彻查,此事必然牵扯极广,动静巨大。自己将立刻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赵虎的党羽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的反扑将何等疯狂?自己这个毫无自保能力的棋子,恐怕在真相大白之前,就会被轻易“灭口”。而态度暧昧不明的张彪,又会在此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会借机铲除异己,甚至将自己也一并清理掉?

保持沉默,装作一无所知?这似乎是当下最安全的选择。但知晓如此重大的秘密,本身就是一种原罪。一旦东窗事发(也许张爷或张彪早已暗中调查?),而自己又曾长时间接触这些核心账本,届时能否脱得了干系?赵虎等人会不会怀疑到自己头上,为了永绝后患而抢先下手?

将证据匿名透露给张彪?这个念头极具诱惑,但风险更大。张彪态度莫测,是敌是友难以判断。他若与赵虎有勾结,自己便是自投罗网;他若想利用此事扳倒赵虎,自己很可能成为被他利用后随手丢弃的卒子。此举无异于火中取栗,与虎谋皮。

陈骏靠在冰冷潮湿的土墙上,感受着那刺骨的寒意透过薄薄的衣衫渗入体内,脑子却异常清醒,如同被冰水浇过。每一种选择的可能后果,都在他脑中快速推演,利弊权衡清晰如镜。

最终,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决策在他心中形成:按兵不动,秘而不宣,静观其变。

在目前自身实力极度弱小、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亮出底牌,无异于自杀。这个秘密,现在是他独有的护身符,是一张潜在的、威力巨大的王牌,也是悬在赵虎头顶的、不知何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绝不能轻易动用。他需要时间,需要继续潜伏,需要收集更多信息——不仅是关于这条走私链的更多细节,更重要的是,需要更准确地判断张爷的真实态度、张彪的立场、以及帮派内部各种力量的微妙平衡。他需要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或者,在暗中小心翼翼地创造条件,引导局势向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他将那几页最关键账册的原始记录内容,用只有自己能懂的、融合了简化符号、图形和前世记忆密码的方式,极其隐秘地誊写在一张质地较韧、可卷曲藏匿的粗纸内侧,然后小心翼翼地卷起,塞进了一个自制的、藏在破旧褥子夹层里的细小竹管内。这是他的“保险箱”。

随后,他像什么事都未曾发生一样,继续整理剩下的账册,神情恢复了惯常的平静,甚至带着几分长期伏案工作后的疲惫与麻木。只是,在低垂的眼帘之下,那双眸子深处,之前因张彪注视而产生的压力与迷茫,已被一种新的、混合着极度危险与巨大机遇的冷静光芒所取代。

窗外的雨声不知何时变得急促起来,敲打棚顶的声音如同万马奔腾。陈骏吹熄了油灯,棚内顿时陷入一片彻底的黑暗与寂静,只有雨水无尽的喧嚣。他就在这片黑暗中静静地坐着,之前的种种挣扎与算计渐渐沉淀下来。

江湖风波恶,岂止刀光剑影?这看似平静无波、只有蝇头小利的账本之中,同样暗藏着杀人不见血、却能掀起滔天巨浪的玄机。而他,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或许正以其独有的、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与思维方式,开始真正触碰到这个武侠世界表层之下,那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的运行规则。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求生的棋子,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然握住了一丝能够微妙影响棋局走向的、无形无质却又重若千钧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