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对弈世间 > 第65章 道门之邀

对弈世间 第65章 道门之邀

作者:爱吃鹧鸪粥的老汤姆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4 11:27:57

跟随玄尘道长步入那间位于道观深处、被翠竹环绕的丹房,陈骏顿感周身气息为之一清。与观外山林的清冽不同,此处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却丝毫不显腻浊的奇异药香,这香气仿佛由百种草木精华历经岁月沉淀与炉火淬炼后融合而成,吸入肺腑,非但不刺鼻,反而令人灵台一明,连日奔波积攒的疲惫与心焦似乎都被悄然涤荡去几分。丹房内陈设极简,却处处透着古意与玄奥。四壁立着顶天立地的紫檀木药柜,无数小抽屉密密麻麻,其上贴着的泛黄标签墨迹古朴,字迹隐约可见“朱砂”、“茯苓”、“雪莲”、“寒髓”等名目,无声诉说着此地的底蕴。房间中央,那座半人高、通体紫铜、表面镌刻着云雷纹与八卦图案的丹炉尤为引人注目,炉火虽熄,但手背隔空轻触,仍能感受到一股深沉内敛的余温,炉壁在从高窗透入的天光下,隐隐有暗金色流光转动,显然绝非凡铁。正对丹炉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纸质泛黄、裱褙却极为精心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立轴,字迹笔走龙蛇,蕴含着一股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道韵,为这充满“烟火气”的丹房平添了几分肃穆与超脱。

玄尘道长并未立刻取药,而是先示意陈骏在靠墙的一个蒲团上静坐片刻,自身则步履从容地行至那排巨大的药柜前,并未查看那些标注着名贵药材的抽屉,反而在右下角一个极不起眼、甚至有些磨损的小抽屉前停下。他伸出保养得极好、指甲修剪得圆润整洁的手指,轻轻拉开抽屉,取出一只仅有巴掌大小、通体由整块碧玉雕琢而成、莹润剔透、毫无杂色的玉瓶。玉瓶甫一出现,周遭的药香仿佛都被其引动,变得更加灵动。道长以指尖轻轻抹开瓶口那层色泽深沉的蜜蜡封印,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初生婴儿。随着封印开启,一股难以言喻的、更加精纯凝练、仿佛蕴含着勃勃生机的异香瞬间弥漫开来,陈骏只觉精神一振,连日来因忧思、奔波而隐隐作痛的太阳穴竟为之一松,四肢百骸都透出一股暖洋洋的舒适感。

道长并未将丹药倒出,只是以掌心虚托玉瓶,目光温和地看向陈骏,语气平和却自然流露出一丝郑重:“此丹名为‘参茸归元丹’,名虽寻常,炼制之法却暗合‘九转还丹’之秘,非等闲之物。丹之一道,究其根本,在于激发人体自身沉睡之潜能,调和阴阳,弥补亏空,而非以外力强行替代本源。故服用之法,其重要性,有时更在丹药本身之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接着,道长便开始细致入微地讲解服用此丹的关窍。

他讲解得极慢,条理却异常清晰,从如何采集“无根之水”(特指栖霞山雨后特定竹叶叶心积聚的晨露,或后山一线泉眼中段最为清冽的活水),到用何种材质的器皿(以温玉或洁净陶器为佳,忌金属)盛放,再到如何以掌心微温(非明火)将露水加热至何种程度(触手微温,约同人体体温),才能将丹药化开至最佳状态。接着是如何喂服:需用特制的玉匙,每次只取发丝般细微的一缕药液,点在病人舌下“金津”、“玉液”二穴附近,同时需以极细的金针(道长甚至出示了一枚细如牛毛、长仅寸许的金针)以特定手法轻刺穴位,刺激津液分泌,助药力化散吸收。喂服的间隔、次数、每日总量,皆有严格规定,需密切观察病人反应随时调整。

最关键的一步,在于喂服之后。需喂药者凝神静气,将自身一缕气息调理至至柔至和之境,循手太阴肺经(主管呼吸宗气)缓缓渡入患者体内。此气非为攻伐,非为疏导,更非替代,而是如同春风拂过冰面,暖阳照融积雪,其意只在“引导”与“催化”,助那化开的药力更温和、更均匀地渗透至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细微络脉之中,归于本源。道长特别强调,此过程中心念务必澄澈空明,不可有丝毫强横、急躁之念,否则自身气息稍显凌厉,便可能惊扰患者脆弱如游丝的气机,甚至与药力产生不可测的冲突,反成催命符。同时,道长还预判了喂服后可能出现的几种反应:或体表微汗,或腹中微鸣,或沉睡不醒,或短暂精神焕发后又复萎靡,并一一讲解了何种情况属正常药力运行,何种需警惕,以及相应的简单应对之法。

陈骏凝神静听,不敢有丝毫分心,将道长所言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每一句告诫,都如同用刻刀般深深烙印在脑海深处。他深知,这看似繁琐细微的流程,实则是融合了丹道、医理、针砭与气功导引的极高明法门,其中对“气”的掌控要求已至精微之境,若非他修炼《养气心得》日久,对自身气息的掌控已初窥“意动气随、绵绵若存”的门径,光是理解其中关窍已属不易,更遑论实际操作。道长此举,不仅是授以救人之法,更是一次对其心性、悟性与掌控力的极致考验与点拨。

讲解完毕,玄尘道长方将那只碧玉药瓶郑重递到陈骏手中。玉瓶触手温润,似乎与丹药的灵性隐隐相合。道长目光深邃地看向他,语气平和却重若千钧:“丹药在此,法门已授。能否借这一线生机,挽回张老先生垂危之命,接下来十之七八,便系于你之心性是否沉静、意念是否精纯、以及临机应变之上了。望你好自为之。”

陈骏双手恭敬接过玉瓶,感受到其中那枚丹药蕴含的磅礴却内敛的生机,以及这份托付带来的巨大压力,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晚辈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道长所托!”

玄尘道长微微颔首,拂尘轻摆,缓步走至丹房那扇朝向竹林的小窗前,望着窗外雨后愈发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的修竹,声音变得悠远,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似在点拨迷津:“红尘万丈,因果如网,纠缠难解。你既踏入鄞州这潭深水,周身气运纠缠,隐有风波暗涌之象,前路必多险阻坎坷。清微观虽为方外清修之地,立身之本在于不染尘俗,不便过多插手俗世纷争恩怨。然,道法自然,亦讲缘法。见良才美质,若因缘际会之下,为尘嚣所蔽,或遭风雨摧折,亦是吾道之憾。”

他转过身,目光清澈而郑重,不再有丝毫试探,直接看向陈骏:“小居士,你今日关于‘气’如水流、需观其性、顺其势、导其向、润物无声之论,虽言语朴拙,未成体系,然其中蕴含的‘道法自然’、‘阴阳调和’、‘激发自体’之核心要义,已暗合天道生生不息之理,颇具慧根灵性。更难得是,身处危局,心系故人,仁念不失,担当不卸。观你言行,虽似背负不凡际遇,眉宇间隐有风霜之色,然眼底深处自有朗朗正气,非奸邪狡诈之徒。老道有意,代师门做个主张,邀请小居士在我这清微观中,挂一‘俗家客卿’之名。不知小居士意下如何?”

“俗家客卿?”陈骏心中一震,这个名号他听雷老镖头提起过,乃是与道观关系极其密切、享有诸多便利却不受出家清规约束的特殊身份,非大机缘、大贡献或观主极其看重者不能得。他万万没想到,玄尘道长对他竟赏识至此,直接抛出如此重量的橄榄枝。

“正是。”玄尘道长颔首,神色平和而肯定,“此非正式皈依,不需你剃度出家,守我观中早晚课诵、饮食起居之清规戒律。只是挂名在观,得一身份凭信,结一份善缘。有此名分,你可凭信物,有限度查阅观中收藏的一些非核心秘传的道经典籍、医药笔记、乃至前辈高人的修行札记;若修行或俗务中遇疑难困惑,亦可来观中间询,老道若在,或观中其他长老得闲,当可为你解惑一二;平日里,观中药圃所出、或弟子采集的一些药材,你若需用,可按成本价取用,某些非核心的普通丹药,或也可酌情供给。此外,” 道长语气略顿,带着一丝含蓄的深意,“在这鄞州郡内,我道门几分薄面,或也可让你减少些许不必要的麻烦,多一分转圜余地。”

这利益是显而易见且极其诱人的!一个相对超然、底蕴深厚的道门背景,无疑能为他在这龙蛇混杂、危机四伏的郡城提供一层珍贵的护身符,让许多势力投鼠忌器;能够有限度查阅道观典籍,对他深入理解《养气心得》、探寻自身修行之路、乃至提升医术,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而观中的药材、丹药资源,更是救治张老医师、以及应对未来可能伤势的坚实保障。这简直是困境中梦寐以求的强援!

然而,历经变故、深知世事险恶、代价守恒的陈骏,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冲昏头脑。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神色保持冷静,恭敬地问道:“道长厚爱,晚辈感激涕零,如久旱逢甘霖。然,晚辈深知世间万物,有得必有舍。却不知,这‘客卿’之名,需要晚辈承担何种义务?还请道长明示,晚辈方能权衡己身,不敢妄受。” 他必须弄清代价,才能做出不负己、不负人的决定。

玄尘道长眼中赞赏之色愈浓,似乎对陈骏的冷静与清醒极为满意:“义务有三,你且听清。其一,客卿需维护本观清誉,言行举止,需符合道门中正平和之旨,不得借观中名号行欺压良善、为非作歹之事。若行不义,玷污观誉,这名分立时废止,信物收回,且观中保留追究之权,后果须你一力承担。其二,若观中不幸遭外敌侵扰,或遇重大难关,客卿需在自身能力允许、且不违背道义良知的前提下,施以援手,同舟共济。其三,也是最为长远的一条,” 道长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未来,“他日若你修为有成,境界提升,或于游历世间时,遇心性纯良、颇具慧根、与吾道门有缘之良才美质,需代为留意,引其向善,若机缘合适,可推荐至观中考察,以延续道脉,广种善因。此乃传承之责,是一种期许,而非强制,你可明白?”

陈骏仔细品味着这三条义务。第一条是底线与红线,理所应当,也是对他品行的基本要求。第二条有“能力所及”、“不违道义”的前提,并非无限责任,显得合情合理。第三条关于传承引荐,看似缥缈遥远,却透出道门高瞻远瞩的眼光与对未来的布局,是一种善意的托付,而非硬性任务。权衡之下,所获资源与支持,远大于需要承担的义务,利远大于弊。

但他仍有最后一丝顾虑,关乎道义,必须言明:“道长信重,晚辈铭感五内。然,晚辈……身世复杂,恐有宿敌纠缠,若挂名宝观,是否会为这清静之地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晚辈实不愿因一己之私,连累宝观清静。” 这是他最大的担忧,不愿将这方净土卷入自己的是非漩涡。

玄尘道长闻言,淡然一笑,笑容中透出一股历经风雨、洞察世情的超然与自信:“清微观立足栖霞山数百载,历经朝代更迭、江湖风波,自有其存身立命之道,非是轻易可撼动的。只要你不将祸水主动引至山门,不借观名行不义之事,些许江湖风雨,还侵扰不到这方清净土。况且,”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陈骏一眼,语带玄机,“有时,一盏看似微弱的灯,若能置于合适的位置,其光虽不耀眼,却足以让暗处窥视的魑魅魍魉心生忌惮,反而能照见更广阔的平安地。”

闻听此言,陈骏心中最后一块巨石轰然落地,豁然开朗!道长此言,不仅是承诺提供庇护,更点出了这重身份可能带来的战略优势——一个道门客卿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足以让许多不明底细的势力在动手前多加思量,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周旋空间与时间。

至此,已无需再多犹豫。这不仅是雪中送炭的机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期许与战略上的联盟。陈骏退后一步,整了整因方才凝神听讲而微皱的衣冠,面容肃穆,对着玄尘道长,躬身行了一个极为郑重的大礼,语气坚定而诚恳,掷地有声:“承蒙道长不弃,如此信重,晚辈陈骏,何德何能!今日在此,愿遵道长教诲,接受‘俗家客卿’之名!必当恪守承诺,谨言慎行,维护观誉。他日若有所成,定当竭尽全力,回报观中,不负道长今日知遇之恩!”

玄尘道长脸上露出了欣慰而祥和的笑容,手中拂尘轻轻一扬,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将陈骏托起:“福生无量天尊。善哉!今日起,你便是我清微观记名在册的客卿了。” 说着,他从宽大的道袍袖中,取出一枚非金非木、触手温润细腻、色如玄墨的令牌。令牌造型古朴,正面以古篆阳文刻着“清微客卿”四字,周围环绕太极八卦图案,背面则刻有云纹与一座微缩的山形图案,似为栖霞山缩影。令牌隐隐散发着一股宁静祥和、中正平和的气息。“此乃客卿信物,凭此可自由出入观中寻常区域,查阅藏经阁相应层级的典籍。切记,善用此牌,亦是修行,好自为之。”

陈骏双手恭敬地接过令牌,入手微沉,那温润的质感与祥和的气息,让他因连日紧张而始终绷紧的心神,竟不由自主地松弛了一分。这枚令牌,不仅是一个身份象征、一道护身符,更是一份责任,一条连接他与这个神秘而强大道门的坚实纽带,也是他在这危机四伏的江湖中,获得的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立足之基。

“多谢道长厚赐!晚辈定不负所托!” 陈骏将令牌小心贴身收好,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份量。

“去吧,” 玄尘道长挥了挥拂尘,神色恢复平静,“救人如救火,耽搁不得。此行下山,凡事但求问心无愧,遇事多思量,谨慎而行。若有疑难,可持令牌来寻。”

陈骏再次躬身拜谢,不再多言,转身快步离开了清微观。手持客卿令牌,怀揣救命丹药与精妙法门,他感觉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但脚下的道路,却仿佛被一盏风灯照亮,虽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依仗。这“俗家客卿”的身份,如同在他孤身航行的扁舟上,落下了一块沉甸甸的压舱石,虽不能平息风浪,却足以让舟楫更加稳健,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惊涛骇浪。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