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对弈世间 > 第163章 亦非昨日

对弈世间 第163章 亦非昨日

作者:爱吃鹧鸪粥的老汤姆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4 11:27:57

辞别赵擎川将军于潜龙湾那戒备森严、气氛凝重的秘密军港,陈骏一行人深知此行凶险,丝毫不敢大意。他们精心改换了行装,扮作一队自南方贩运药材与特色布匹北上的寻常商旅。周老大经验老到,将几辆骡车装点得朴实无华,货物捆扎得结实利落,众人衣着也换上了半新不旧的棉布衣衫,脸上略作修饰,掩去锐气。莎莉娅将一头秀发简单绾起,以布巾包住,遮住了过于出众的容貌。陈骏则内敛气息,将玉璧贴身藏好,看上去更像是个跟随家族商队历练的年轻账房。选择陆路而非更便捷的水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奈之举——运河漕运刚经历“巨鲸帮”血案,沿线关卡林立,盘查极严,且水道易于被势力庞大的对手锁定追踪。陆路虽山高水远,耗时耗力,但胜在路径复杂,易于隐匿行踪,遭遇突发状况时也更有周旋的余地。

然而,当他们真正踏上中原腹地那曾经熟悉的官道,一股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令人心悸的压抑气息便如同无形的潮水般扑面而来,瞬间冲散了久别归来的那丝微弱怅惘,代之以沉甸甸、冷彻骨髓的寒意。记忆中人声鼎沸、商旅络绎的官道,如今显得冷清了许多,往来的车马行人神色匆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虑。每隔数十里,便可见到官兵设立的哨卡,盔明甲亮的兵士手持长枪,严格盘查过往人等的路引行李,眼神锐利如鹰,气氛肃杀。城镇入口处的告示栏上,密密麻麻贴满了海捕文书,其中数张绘制着狰狞诡异符号、标注为“净世教妖人”的图像尤为醒目,下方罗列的“戕害命官、屠戮百姓、散布妖言、意图不轨”等罪行触目惊心,赏格高得令人咋舌,然而围观百姓大多面露恐惧,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惹祸上身。路旁的茶棚酒肆,也失去了往日的喧闹,食客们大多沉默寡言,即便交谈,也是凑近了低声细语,话题总离不开哪个镖局又失了重镖、某地乡绅满门暴毙、或是官府夜半捉拿“妖人”的骇人传闻,“净世教”三个字如同某种禁忌的诅咒,被提及时常伴随着下意识的四下张望和骤然凝固的空气。

陈骏默然行走在队伍中,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心湖却波澜暗涌。不过短短一年光景,记忆中那个虽有恩怨纷争,但大体承平、自有其蓬勃生机与秩序的中原武林,竟已变得如此陌生而危机四伏。仿佛一张无形无质、却充满恶意的巨网,已悄然笼罩了这片天地,连呼吸都带着一丝粘稠的冰冷。莎莉娅敏锐地感受到了这股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不安,下意识地靠近了陈骏一些,纤手在袖中紧紧握住了那套从不离身的银针。周老大、阿蛮、赵乾等久经风浪的老江湖,亦是面色凝重,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沿途的一切风吹草动,肌肉时刻处于蓄势待发状态。

为更深入了解局势,并试图探听一些故旧的消息,陈骏决定冒险前往几个记忆中消息灵通、且与“青鹞号”曾有旧谊的江湖联络点。

第一站,是位于鄱阳湖畔一座繁华大镇上的“悦来老店”。这客栈门脸寻常,却是南来北往三教九流汇聚之地,老板“百事通”孙老头是个眉眼通透、消息极为灵通的老江湖,与周老大有过几次愉快的交易,为人还算仗义。然而,当周老大依着记忆中的暗号节奏,上前叩响那扇熟悉的木门时,应门的却是一个面生、眼神闪烁不定、透着几分精明与警惕的年轻伙计。对方堆着职业化的笑容,推说孙老板半月前突然染了急症,咳血不止,已由家人接回乡下老宅养病去了,这店铺现已盘给了东城的李掌柜。周老大心中疑窦丛生,孙老头身体一向硬朗,怎会突然病重?他不动声色,借口长途劳顿,讨碗热茶歇脚,顺势打量店内。只见柜台一角似乎有未擦拭干净的黑褐色污渍,后院的马厩也空了大半,往日拴满各色骏马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空气中隐隐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檀香焚烧却又夹杂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腐朽气的异味。周老大心中凛然,借着喝茶的工夫,与那伙计攀谈几句,旁敲侧击,伙计却语焉不详,眼神躲闪。周老大不再多问,放下茶钱,退出店外,对等候在外的陈骏微微摇头,压低声音,语气沉重:“店已易主,孙老头怕是凶多吉少。那异味……我以前在沿海处理一桩邪教案子时闻到过,有点像‘净世教’妖人做法后残留的‘蚀魂香’味儿,能乱人心智,久闻伤身。”

陈骏闻言,心猛地一沉。孙老头这等消息灵通、耳目众多的地头蛇,往往是风暴来临前最先被拔掉的“钉子”,也是敌对势力最先要控制或清除的“眼睛”。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带着更深的忧虑,一行人继续北上。数日后,抵达了长江沿岸的重要枢纽、水陆码头的繁华城市“江州”。陈骏想起此地有一位旧识,乃是掌控江面运输、势力不小的“江海帮”的一位分舵主,姓雷,名豹,性情豪爽仗义,昔日“青鹞号”路过江州时,曾得他热情款待,双方合作愉快,雷豹对海外风物尤为感兴趣,与陈骏相谈甚欢。然而,当他们按照记忆找到“江海帮”设在江边最繁华地段的分舵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两扇紧闭的朱漆大门,门上交叉贴着官府的封条,油漆剥落,台阶上积了薄薄一层灰尘,檐角蛛网悬挂,一派萧条破败景象。向隔壁一家杂货铺的老板小心打听,那老板先是面露惊恐,连连摆手说不知。周老大经验丰富,塞过去一锭不小的银子,又压低声音表明只是雷舵主的旧友,前来探访。老板这才神色稍缓,警惕地四下张望后,将他们拉进店内,压低声音,心有余悸地道:“几位客官,可不敢在外头乱说!雷舵主他……唉,真是天降横祸!就在两个月前,连着了他手下十几个最得力的弟兄,一夜之间,全……全没了!人就倒在码头上,身上不见刀伤,可一个个……一个个都干瘪得像是被抽干了血肉精气,就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眼珠子瞪得老大,邪门得很呐!官府来了人也查不出个所以然,只说暴毙,草草封了门了事。如今这江面上的生意,都……都被‘漕帮’的人接手了,可漕帮后面……听说有‘那个教’的影子。” 老板说完,仿佛怕极了,赶紧将他们请出店门,砰地一声关紧了门板。

“抽干精气……”陈骏眉头紧锁,这阴毒诡异、闻所未闻的手法,绝非寻常江湖仇杀,倒与海底壁画中所见、以及“净世教”那汲取生机、崇尚“净化”、“回归本源”的邪异教义隐隐吻合。连“江海帮”这等盘踞一方、势力根深蒂固的地头蛇都遭此毒手,且官府态度暧昧,可见“净世教”势力渗透之深、手段之酷烈、行事之肆无忌惮,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心情沉重地离开江州,一行人更加谨慎,尽量避开官道大城,专走荒僻难行的山间小道。途中,他们偶遇了一小队约七八个、衣衫褴褛、面带菜色、身上带伤的江湖人,护着两辆残破的镖车,车轮沾满泥泞,车上的镖旗已被撕裂,依稀可辨“威远”二字。看情形像是遭遇了重大变故。周老大使了个眼色,阿蛮拿出随身带的干粮清水上前攀谈。对方起初极为警惕,手按刀柄,见阿蛮相貌憨厚,周老大言语诚恳,又送上食物,才稍稍放松。为首的一个缺了左臂、面色惨白的独臂汉子,苦笑一声,声音沙哑道:“多谢诸位好意。我们是‘威远镖局’的,本来接了趟小镖,走一趟短途,没想到在前面的‘黑风岭’遇上了‘净世教’的香主带队劫镖……那帮妖人,武功邪门得很,不怕痛不怕死,还会使妖法!兄弟们死伤惨重,总镖头为了掩护我们几个残兵败将突围,被那领头的妖人……用一道黑光罩住,眨眼间就……就化作了一具枯骨!这世道,真是没法走了!正道?哼,少林寺封了山门,武当派也说是要闭关清修,那些个名门大派,一个个都当了缩头乌龟!谁还敢出头?” 言语中充满了绝望、悲愤与对世道的失望。

陈骏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如同压上了一块千斤巨石,缓缓下沉。连这些底层的、靠刀头舔血过活的镖师都感受到了如此真切而巨大的生存压力,对正道联盟失去了信心,可见“净世教”的肆虐已到了何等猖獗的程度,而正道力量的退缩与无力,更是助长了这股邪焰。正道的退缩,或许并非全然怯懦,更是面对这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手段诡异莫测、行事毫无底线的敌人时,产生的茫然与无力感,或是内部也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纷争与隐患。

最让陈骏心头震动、泛起丝丝寒意的,是关于“金陵苏家”的消息。苏家是江南有名的望族,诗礼传家,虽不以武功见长,但在士林中文名极盛,与朝廷清流关系密切,祖上更与龙虎山天师府有姻亲之谊,在江南一带声望卓着。陈骏昔年游历金陵时,曾与苏家那位风度翩翩、喜好游历、学识渊博的公子苏文清有过数面之缘,二人品茗论道,相谈甚欢。然而,在途经一个小镇的茶馆歇脚时,他们却听到邻桌几个看似行商模样的客人,一边喝茶,一边低声议论,说金陵苏家近日惹上了天大的麻烦,据说是因为苏家主持修缮江南文库时,从故纸堆中发现了一批前朝**,其中可能涉及某些“违逆天道”的星象谶纬之说,被“净世教”指为“篡改天道、散布妖言、蛊惑人心”。如今苏家已被官府暗中监视,苏文清公子更被软禁在家中,寸步难行,据说“净世教”已放出风声,要拿苏家这等“儒门异端”开刀,“祭旗”以正“天道”。听到故人遭此无妄之灾,身陷囹圄,生死一线,陈骏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紧,指节有些发白。昔日那个与他纵论天下、挥斥方遒的翩翩公子,如今竟因莫须有的罪名而命悬一线,这“净世教”罗织罪名、铲除异己的手段,实在是狠辣至极。

听着这些噩耗接连传来,陈骏站在下榻客栈简陋房间的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不见星月的夜色,久久不语。夜风带着凉意吹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凝重。莎莉娅轻轻走到他身边,将一件外袍披在他肩上,柔声道:“陈大哥,世事无常,非你我所能尽料。但只要人还在,希望就在。只要我们到了龙虎山,见到张天师,集合正道之力,定然能找到应对之法,解救苏公子他们。”

陈骏回过头,看着莎莉娅在昏暗灯光下依然清澈而坚定的眼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与如山岳般沉重的责任感。他缓缓道:“我非忧心一己之安危,亦非惧前路之艰险。只是……这‘净世教’行事,竟如此酷烈迅猛,短短一年间,便能翻云覆雨,将好好一个江湖搅得天翻地覆,令故旧零落,人心惶惶,正道蛰伏。其志非小,其力亦非寻常邪教可比。我们所带回的消息,所肩负的使命,恐怕远远超出了江湖恩怨的范畴,而是关乎这片天地未来的气运走向,关乎文明兴衰的警示。”

他深吸一口带着寒意的夜气,目光再次投向龙虎山的方向,眼神变得锐利如出鞘之剑,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不能再耽搁了!传话下去,明日四更造饭,五更出发,日夜兼程,务必以最快速度赶到龙虎山!每耽搁一刻,便可能有更多无辜之人遭殃,局势也可能滑向更不可控的深渊。”

接下来的路程,陈骏一行人真正开始了急行军。他们彻底避开城镇,专拣荒僻难行的山间小径、废弃古道,风餐露宿,人马俱疲。然而,“净世教”的阴影如同附骨之疽,无处不在。他们多次在险要山口或密林深处,发现有关似装束、眼神麻木空洞、行动僵硬的暗哨在暗中窥视;途经的荒村野店,时常可见祭祀邪神的简陋法坛,上面残留着绘制扭曲的符箓和已然干涸发黑的血迹;甚至有一次,他们在夜宿一座荒废多年的山神庙时,遭到了数名身份不明、黑衣蒙面、眼神狂热、武功路数诡异、仿佛完全不知疼痛为何物的凶徒突袭。这些人招式狠辣刁钻,完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口中念念有词,喊着“净化异端”、“皈依圣教”之类的疯狂口号,最终被阿蛮的悍勇和周老大的老辣联手击毙,但其中一人在临死前,身体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腐烂,化作一滩腥臭刺鼻的脓血,场面诡异骇人,令人毛骨悚然。

这些接连不断的遭遇,让陈骏对“净世教”的警惕与认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组织不仅手段残忍、行事诡秘,其核心成员似乎被某种极度狂热的信仰或某种阴毒邪术彻底控制了身心,已不能以常理度之,更像是一群被洗脑的傀儡、毫无自我意识的杀戮工具。

历经大半个月的艰难跋涉,躲过了数次明枪暗箭,穿越了数道险峻关隘,一行人终于风尘仆仆地进入了江西地界。远远地,已能望见龙虎山那熟悉的山峦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状如龙虎相搏,气势恢宏。然而,越是靠近这座道教祖庭、正道魁首所在之地,空气中的肃杀之气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凝重。山下的集镇看似平静,往来行人如织,但细心观察便可发现,街角巷尾多了许多看似寻常、却眼神锐利、太阳穴微微鼓起的练家子暗哨,对陌生面孔格外关注。龙虎山,这座千年圣地,显然也已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进入了高度戒备的状态。

陈骏勒住马头,望着那在晨雾中显得庄严肃穆又带着几分神秘的山门,心中百感交集。物是人非,山河依旧,江湖已非昨日之江湖。故人飘零,邪焰嚣张,前路漫漫,吉凶未卜。但无论如何,龙虎山到了。所有的谜团、所有的希望、所有的责任,都将在这里寻求一个答案。他整理了一下因连日赶路而沾染尘土的衣袍,对身后同样面带疲惫却眼神坚定的众人沉声道:“下马,整装,我们上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