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 > 第136章 归乡

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 第136章 归乡

作者:福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4 08:00:32

暖春四月,杜鹃花开遍山乡,“星光归乡季”活动在云溪小学温情启幕。曾经的“星光小使者”们从四面八方归来——有人带着师范院校的专业知识,有人揣着城市打拼的经验,有人捧着精心准备的公益项目,还有人携着对故土的赤诚与热爱。他们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以“星光导师”的身份,为新一代留守儿童传经送宝、助力成长,让星光精神在归乡与传承中愈发璀璨。

“五年前,是星光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五年后,我们带着初心归来,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已是乡村教育专业大四学生的小浩,站在活动启动仪式的舞台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他与当年小伙伴们的旧照,“小时候,我总盼着有人能听我说话、陪我成长;现在,我想成为那样的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成长经历,为家乡的孩子们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陆星衍介绍了“星光归乡季”的核心内容:“‘星光导师结对’让归来的老使者与新一代小使者一对一结对,提供学业辅导、心理陪伴、梦想指引;‘乡土课堂’邀请归乡使者结合自身专业与经历,开展科创、艺术、职业规划等特色课程;‘公益项目孵化’支持归乡使者发起针对乡村儿童的公益项目,联盟提供资源与资金支持;‘归乡论坛’让老使者、新使者、家长、老师共同探讨乡村儿童成长与乡村发展的话题。”

苏念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眼眶湿润:“当年的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没有忘记山乡,没有忘记星光精神。‘星光归乡季’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重逢,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力量的汇聚。希望归来的使者们能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为家乡的孩子们带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让星光精神代代相传。”

启动仪式后,“星光导师结对”仪式率先举行。老使者们走到新一代小使者面前,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与手写的鼓励卡片。小浩结对的是云溪小学的留守儿童小宇,他送给小宇一套科创工具和一本自己记录成长感悟的笔记本:“这是我小时候最想要的礼物,希望你能像我当年一样,在科创中找到乐趣、收获成长。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我会一直陪着你。”

小宇接过礼物,激动地说:“谢谢小浩哥哥!我也要像你一样,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师范院校,回到家乡当老师,成为一名‘星光导师’。”

“乡土课堂”上,归乡使者们各展所长,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林林带来了“传统木雕与现代设计”课,他带着孩子们走进山林挑选木材,手把手教他们雕刻简单的图案:“木雕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希望你们能在雕刻中静下心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发挥创意,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的生机。”

曾经的“星光小使者”小雨,如今已是一名新媒体运营师,她带来了“乡村短视频创作”课:“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用手机记录家乡的美景、美食、民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家乡。这节课,我会教大家如何拍摄、剪辑短视频,让你们成为家乡的‘宣传大使’。”

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纷纷拿起手机拍摄校园的风景、身边的伙伴,在小雨的指导下剪辑成简单的短视频。“原来拍视频这么有趣!我要把我们学校的‘星光图书角’和‘科创实验室’拍下来,分享给更多人看。”新小使者阿雅说。

“公益项目孵化”环节,归乡使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公益设想。小浩提出了“星光科创助学计划”:“我想为偏远学校的孩子们建立小型科创实验室,配备基础的科创工具和材料,邀请高校的志愿者线上线下指导,让更多乡村孩子能接触科创、爱上科创。”

曾经的小使者安安,如今已是一名环保工程师,她提出了“乡村环保小卫士计划”:“我想组织孩子们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河道清理、植树造林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同时改善家乡的生态环境。”

联盟理事会对这些公益项目进行了评审,最终确定对6个可行性强、社会效益好的项目给予资金和资源支持。“我们会全力支持归乡使者们的公益梦想,让这些项目在山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乡村儿童的成长和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力量。”联盟秘书长说。

“归乡论坛”上,老使者、新使者、家长、老师围绕“乡村儿童的梦想与未来”“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回归乡村”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小时候,我总觉得乡村太小,容不下我的梦想。”归乡使者小冉说,“长大后才发现,乡村才是最需要我们的地方。这里有我们的根,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想要守护的孩子。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回到乡村,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让家乡变得更美好。”

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看到这些归乡的孩子,我特别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的孩子,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家乡。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有出息了记得回报家乡、帮助更多人。”

“星光归乡季”活动持续了一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老使者们的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活动期间,共结成“星光导师”对子86对,开展“乡土课堂”32场,覆盖留守儿童1200余人次,孵化公益项目6个,筹集公益资金80万元。

离别之际,老使者们与新使者们约定,会定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保持联系,持续为他们提供帮助与陪伴。“小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打电话、发消息。”小浩拍着小宇的肩膀说,“我会经常回来看看你,也会关注你的科创作品进展。”

小宇点点头,眼里含着泪水:“小浩哥哥,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的期望。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星光导师’,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

苏念和陆星衍站在校园里,望着老使者们离去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与感动。“五年前,我们播下的爱与希望的种子,如今已经开花结果。”苏念说,“这些归乡的使者们,是星光精神最好的传承者,也是乡村未来的希望。”

陆星衍点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星光归乡季’不是一次终点,而是一次新的起点。未来,我们会把‘星光归乡’纳入联盟的常态化工作,建立‘星光归乡人才库’,吸引更多在外的优秀人才回到乡村、服务乡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乡村孩子能在星光的照耀下勇敢追梦,让更多年轻人能扎根乡村、建设乡村,让初心与传承照亮故园,让乡村在星光的滋养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星光精神在代代相传中愈发璀璨。”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云溪小学的校园里,给孩子们的笑脸和归乡使者们离去的背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苏念和陆星衍知道,“星光归乡”的旅程才刚刚开始。那些归来的脚步、传承的初心、温暖的陪伴,会像一颗颗种子,在山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星光精神代代相传,让乡村的未来更加美好。而这份归乡的星光,终将汇聚成强大的力量,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也照亮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