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 > 第116章 星光传信

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 第116章 星光传信

作者:福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4 08:00:32

初冬的山间清晨,空气里带着凛冽的草木香。“流动星空”团队的大巴车在盘山路上缓缓行驶,后座堆满了精心打包的纸箱——里面是云溪小学“亲情手作展”的结晶,有孩子们手作的照片集、直播录像光盘,还有那本贴满了家长留言、五彩斑斓的便利贴册子。今天,他们要把这份温暖分别送往青山小学和月牙小学,让三个学校的孩子与家长,共同感受这份亲情的回响。

“咱们先去青山小学,下午转到月牙小学。”陆星衍专注地看着前方的山路,“陈校长说,青山小学的孩子们听说云溪小学办了手作展,天天追着老师问,什么时候也能看看那些‘会说话的礼物’。”

苏念低头翻看着手里的联动方案,眼角弯弯的:“我还准备了个‘星光传信’的小活动,让三个学校的孩子们互相写写信,再捎上一件自己做的小玩意儿,通过图书漂流的箱子传递。除了对爸妈的思念,也该让他们感受一下来自同龄小伙伴的友谊。”

老张在后座仔细地清点着包裹,接过话头:“光盘里不光有展览全程,还有每个孩子介绍自己作品的样子,和家长那些滚烫的留言。咱们在每个学校都放一遍,让孩子们好好感受一下。”

车刚开进青山小学的操场,就看到校长领着一群孩子等在门口。孩子们个个系着鲜艳的红领巾,手里举着亲手画的“欢迎星光使者”的牌子,小脸上写满了期盼。

“苏老师、陆老师!总算把你们等来了!”校长快步上前,帮着接过陆星衍手里的箱子,“孩子们知道今天能看到云溪小学的手作和留言,激动得不行,七点钟就全到齐了,排着队想第一个看呢。”

多功能教室里,孩子们按班级坐得整整齐齐,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幕布上。苏念和陆星衍默契地分好工,陆星衍去调试设备,苏念则走到孩子们中间,讲起了云溪小学的故事:“有个叫小浩的同学,用山上的竹条编了个小筐,想等爸爸回来,一起去捡满筐的栗子;还有个叫小诺的小姑娘,折了一串千纸鹤,希望它们能带着自己的思念,飞到妈妈身边……”

孩子们听得入了神,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举起手,好奇地问:“苏老师,那些爸爸妈妈,真的能从手机里看到孩子们做的东西吗?他们……会哭吗?”

“会的,”苏念的声音很温柔,“有位爸爸在留言里说,看到孩子做的手工,才知道孩子有多想他,他当场就买好了春节回家的车票。”

这时,幕布亮了起来,云溪小学手作展的画面开始流淌。当小浩捧着他的竹编小筐,用稚嫩的声音说出对爸爸的想念,屏幕上同时弹出爸爸那条温暖的留言时,教室里格外安静,许多孩子的眼睛悄悄湿润了。

“我……我也想给爸爸妈妈做点东西。”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小声说,声音有些哽咽,“他们在城里盖房子,我已经快一年没见到他们了。”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孩子们纷纷开口:“我想给爸爸雕个小木马,他以前是木匠!”“我要折很多纸飞机,让它们帮我去看看妈妈!”“我想和云溪小学的同学做朋友,问问他们,是怎么在视频里和爸爸妈妈说那么多话的……”

校长看着这群情感被点燃的孩子,感慨地对苏念说:“苏老师,你们这趟真是送来了一场春雨。自从图书漂流开始,孩子们就对云溪小学的亲情课羡慕得不得了。今天亲眼看到这些,他们心里那份表达思念的火苗,算是被彻底点燃了。”

陆星衍关掉投影,走到讲台前:“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带来了云溪小学的温暖,还有一个‘星光传信’的活动等着大家。每个人都可以写一封信,再附上一件自己亲手做的小礼物,我们会通过图书漂流的箱子,把它送到云溪小学或者月牙小学的小伙伴手里。同样,你们也会收到他们的回信和礼物。”

“太棒了!”孩子们欢呼起来,小手举得像一片小树林。

接下来的时间,青山小学的教室变成了一个温暖的手工作坊。孩子们认真地伏在桌上写信,有的分享校园趣事,有的倾诉对父母的牵挂,还有的热情邀请远方的小伙伴来家乡做客。同时,他们也开始制作各式各样的小信物:彩纸折的星星、树叶拼贴的画、彩绳编的手链,还有画着璀璨星空的卡片。

那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林林,在信纸上工工整整地写道:“云溪小学的小伙伴,你们好!我叫林林,我的爸爸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开了一家小饭馆。我很想他们。看了你们做的手工,我也想给妈妈做一个布娃娃,她以前总给我做。我们能成为朋友吗?我们可以一起说说心里话。”他在信封里,还放了一个自己用彩泥精心捏制的小饭馆模型,惟妙惟肖。

苏念在教室里轻轻走动,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和稚嫩却真诚的笔迹,心里暖融融的。她对校长说:“这些信和礼物,不只是友谊的象征,更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一扇窗。以后可以把‘星光传信’和图书漂流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让知识、亲情和友谊,一起在路上流淌。”

中午,孩子们把写好的信和小心包好的礼物,庄重地放进特制的“星光信封”里。信封上,是三个手拉手的小人简笔画,象征着三所学校紧紧的联结。校长看着装满纸箱的信封,笑着说:“这些信,我们会像宝贝一样收好,下次图书漂流时,就让它们带着我们的心意出发。真的谢谢你们,给了孩子们一个表达的出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心声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牵挂有人感同身受。”

离开青山小学,大巴车向着月牙小学驶去。比起青山小学的热烈,月牙小学的迎接则带着一种老朋友般的熟稔。小宇带着几个图书管理员早早等在门口,手里捧着准备好的礼物——是上次图书漂流时,孩子们精心制作的书签和阅读心得手册。

“苏老师、陆老师!我们的礼物都准备好啦!”小宇兴奋地喊道,“我们把大家的读书心得都整理成册了,还夹了自己做的书签,想让其他学校的朋友们也看看!”

在月牙小学的多功能教室,当云溪小学手作展的视频开始播放,小宇和小雨看得格外专注。看到小雨展示她的布艺钱包,以及妈妈那条充满爱意的弹幕时,月牙小学的孩子们都激动地拍起手来:“那是小雨!我们认识她!”“小雨真厉害!她妈妈说的话真好!”

视频结束,苏念刚宣布“星光传信”活动开始,月牙小学的孩子们就热情地响应起来。小宇铺开信纸,认真地写道:“云溪小学的小浩同学,你好!我是月牙小学的小宇,负责管理我们学校的‘图书漂流角’。你编的竹筐太棒了!我想和你做朋友,跟你分享图书漂流中有趣的故事,也想听听你和爸爸之间更多的故事。”他随信附上了一枚自己亲手制作的星空书签,上面刻着“以书为舟,友谊长青”。

小雨则给云溪小学的小诺写了信,她在信里分享了跟妈妈视频学做红烧肉的趣事,还说要教小诺折新的折纸,并附上了一块自己绣着桂花图案的小布片:“这是照着咱们学校桂花树绣的,它的香味,很像妈妈身上的味道。希望你也喜欢。”

下午四点,月牙小学的“星光信封”也收集齐了,和青山小学的放在一起,塞了满满一箱。校长看着这些承载着真情的信封,动情地说:“图书漂流打开了孩子们看世界的窗户,现在的‘星光传信’,又让他们交到了知心的朋友。这不仅仅是分享,更是心灵的滋养。”

陆星衍笑着规划未来:“我们打算把‘星光传信’固定下来,每月通过图书漂流交换一次信件和礼物,每学期再办一次三校联合的亲情活动,让这份跨越山海的连接,越来越紧密。”

返程时,夕阳将天边染成温暖的橘红色。大巴车的后备箱里,满载着三个学校沉甸甸的温情与牵挂。苏念靠在座椅上,轻轻翻看孩子们写的信,那些稚气却真诚的字句,充满了对亲情和友谊的渴望。

“你看这封,”苏念把一封信递给陆星衍,“是青山小学林林写的。他想让云溪小学的朋友教他做布娃娃,因为妈妈以前总给他做。现在妈妈不在身边,他想自己做一个,感觉妈妈就像在身边一样。”

陆星衍读完,心里泛起一阵柔软的涟漪:“这些孩子,都在用自己笨拙又真诚的方式,表达思念,寻找安慰。我们做的三校联动,不光是分享资源,更是在搭建一座情感的桥。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孤单,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很多和他们一样的孩子,也在思念,也在努力地长大。”

老张在后座整理着信件,乐呵呵地补充:“下次咱们把云溪小学的回信带过去时,一定得把孩子们收到信的那个瞬间拍下来。那场面,想想都让人觉得暖心。”

苏念点头,心中充满了温柔的期待。她知道,“星光传信”只是三校联动的序曲,未来还有更多的温暖等待传递。这些小小的信封,就像夜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星子,连接着三个学校的孩子与家长,让亲情不再孤单,让友谊跨越山海,让每一份思念都有回响,每一份心意都被看见。

大巴车在暮色渐深的的山路上平稳前行,车灯照亮了蜿蜒的道路,一如“流动星空”团队的初心——用点点微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让这份跨越三校的温情共鸣,在悠长的岁月里静静流淌,温暖每一个需要陪伴的童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