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双异能学生 > 第161章 第一艘方舟——“启明号”下水

联合政府总部的顶层会议室里,晨曦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照亮了桌面上摊开的深蓝色图纸。图纸中央,一艘线条流畅的巨型航天器占据了主要位置,标注的尺寸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头一震——全长十公里,宽三公里,高两公里,宛如一座漂浮在宇宙中的小型城市。

石小凡站在图纸前,指尖轻轻划过航天器的轮廓,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这张图纸他已经看了无数遍,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如今的最终定稿,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全球无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心血。指尖下的线条仿佛带着温度,那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凝结而成的力量。

“还有最后七十二小时,‘方舟计划’第一阶段将正式完成。”联合政府总负责人周明远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宁静,他拿起桌上的激光笔,在图纸上重点标记,“各项检测数据均已达标,引擎系统、武器系统、生态循环系统全部调试完毕,就等下水仪式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显然为了这个项目也耗费了大量心神。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振奋和期待。这场历时数年的浩大工程,耗费了全球近半数的资源,集结了来自各个国家的顶尖人才,如今终于要迎来收获的时刻。有人悄悄抹了抹眼角,那是激动的泪水,也是对过往艰辛的释然。

石小凡转过身,看着在座的各位联合政府官员和项目负责人,语气坚定:“这不仅是一艘方舟,更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希望。无论过去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从今天起,我们将拥有走向星辰大海的资本。”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坚定与期盼。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瞬间点燃了会议室里的气氛。是啊,从危机爆发到现在,人类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无数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换来了今天的成果。这艘方舟,承载的是全人类的期盼。

散会后,石小凡没有回住处,而是直接驱车前往位于太平洋中部的方舟建造基地。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的海域,为了建造方舟,联合政府动用了填海造陆技术,硬生生开辟出了一片广阔的建造区域。车子行驶在专用通道上,沿途还能看到当年填海时留下的大型设备遗迹,无声诉说着工程的浩大。

车子驶入基地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巨大的塔吊林立,如同钢铁巨人般矗立在海边,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脸上都带着紧张而兴奋的神情。每个人的步伐都格外急促,却又井然有序,仿佛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

“石队长!”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只见赵刚快步向他走来,脸上带着笑容,额角还挂着细密的汗珠,“你可算来了,大家都在等你呢。刚才生态区的李教授还问起你,说有个好东西要给你看。”

“情况怎么样?”石小凡问道,目光不自觉地投向远处的建造船坞,心中的期待愈发强烈。

“一切顺利!”赵刚拍了拍胸脯,语气中满是自豪,“昨天晚上进行了最后一次全系统检测,所有数据都完美达标,就连最挑剔的老教授都竖起了大拇指。尤其是引擎启动时的能量输出,比预期还高出了三个百分点。”

两人并肩向船坞走去,沿途不断有工作人员向他们打招呼,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作为前线战斗的核心人物,石小凡不仅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在方舟计划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多次深入危险区域,为科研人员获取了关键的物资和数据,为方舟的建造扫清了不少障碍。有几位年轻的工程师还主动围上来,想要和石小凡握手,脸上满是崇拜。

走到船坞边缘,石小凡停下了脚步,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

一艘巨型航天器静静地停泊在船坞中,通体呈银灰色,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它的外形宛如一柄巨大的利剑,前端尖锐,后端宽大,两侧延伸出巨大的机翼,整体线条流畅而富有力量感。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巍峨的钢铁山脉,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阳光洒在舰体上,折射出万千光点,仿佛镶嵌了无数颗钻石。

“这就是我们的方舟。”赵刚站在一旁,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全长十公里,宽三公里,高两公里,内部总面积达到了二十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光舰体的钢材用量,就相当于建造了三十座埃菲尔铁塔。”

石小凡缓缓走上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方舟冰冷的外壳。触感坚硬而光滑,带着金属特有的质感。指尖传来细微的震动,那是方舟内部系统运行时的微弱反馈,仿佛能感受到这座钢铁巨兽的心跳。他能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堆钢铁的集合,更是无数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走,我带你进去看看。”赵刚笑着说道,带领石小凡走向方舟的入口。

入口位于方舟的中部,是一扇巨大的金属大门,高达数十米,宽达百米,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和联合政府的徽章。大门缓缓打开,露出了内部宽敞的通道,一股带着淡淡机械味的凉风扑面而来。

走进方舟,石小凡更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通道两侧是整齐的指示灯,散发着柔和的蓝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通道宽敞得可以容纳数辆重型卡车并行,地面平整光滑,倒映着灯光的影子。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穿着检修服的工作人员匆匆走过,手中拿着各种仪器,仔细检查着墙壁上的线路和管道。

“方舟内部采用了分层设计,总共分为五层。”赵刚一边走一边介绍,“最上层是指挥中心和驾驶舱,配备了最新式的导航系统和通讯设备,能够实现超远距离星际航行的精准控制。”

两人乘坐专用电梯来到最上层,走进指挥中心。这里宽敞明亮,四周是巨大的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各种数据和图像。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坐在控制台前,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工作,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发出密集的噼啪声。

指挥中心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装置,能够将方舟周围的环境和航行数据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石小凡走到投影前,看着上面显示的方舟模型,心中感慨万千。模型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小到一个螺丝的位置,大到引擎的结构,都标注得一目了然。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星河’导航系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走了过来,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自豪地说道,“它能够精准定位宇宙中的星辰坐标,即使在没有参照物的深空区域,也能保持航向的准确性,误差不超过一米。为了攻克这个技术,我们团队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光报废的芯片就堆满了三个仓库。”老教授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奋斗后的骄傲。

石小凡点了点头,对老教授的成果表示敬佩。他知道,为了研发这套导航系统,老教授和他的团队付出了多少努力。在危机爆发初期,许多科研设施被破坏,他们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工作,日夜不休地钻研,才终于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

“除了导航系统,指挥中心还配备了最先进的通讯设备,”老教授继续介绍,“能够实现跨星际的实时通讯,即使在距离地球数百光年的地方,也能和地球保持联系。我们还专门设计了抗干扰模块,就算遇到宇宙磁场风暴,也能保证通讯畅通。”

参观完指挥中心,石小凡和赵刚来到了第二层。这里是武器系统的控制中枢,也是方舟的防御核心。刚走进通道,就感受到一股强烈的金属厚重感,墙壁的厚度明显比上层增加了不少。

“方舟的武器系统可是我们的王牌,”赵刚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配备了四门‘极光’粒子炮,威力巨大,能够瞬间摧毁数公里外的目标。还有六十门‘雷霆’激光炮,分布在方舟的各个部位,形成了全方位的防御网。”

在武器控制室内,石小凡看到了一排排复杂的控制台,上面布满了按钮和显示屏。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屏幕上不断闪过各种武器参数和模拟攻击画面。画面中,模拟的小行星被粒子炮击中,瞬间化为齑粉,场面十分震撼。

“这些武器都是专门为应对宇宙中的危险设计的,”一位武器专家介绍道,“无论是小行星撞击,还是可能遇到的外星文明威胁,我们都有能力应对。而且‘极光’粒子炮采用了能量回收技术,发射后的残余能量可以重新转化为方舟的动力,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专家指着屏幕上的能量循环示意图,详细解释着技术原理。

石小凡心中暗暗点头。在未知的宇宙中航行,危险无处不在,强大的武器系统是方舟安全的重要保障。他想起了在前线战斗的日子,那些变异的生物和未知的威胁,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力量的重要性。

第三层是生态循环系统的所在地,这是方舟能够实现长期星际航行的关键。刚踏入这一层,眼前的景象瞬间变得截然不同,浓郁的草木清香取代了之前的机械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原始森林。

“生态循环系统是方舟的‘心脏’,”负责生态系统的李教授早已等候在此,他拉着石小凡的手走到一片稻田前,“它能够将船上的废水、废物进行处理和回收,转化为可用的水资源和能源。你看这片水稻,是我们专门培育的太空品种,生长期只有六十天,产量却是普通水稻的三倍,而且抗病性极强。”

石小凡走进生态区,眼前顿时一片绿意盎然。这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也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甚至还有一些高大的树木。阳光透过特殊的采光装置洒进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田埂上,几位农民模样的工作人员正在浇水施肥,脸上带着丰收的期盼。

“这些植物都是经过基因改良的,”李教授继续介绍道,“生长周期短,产量高,能够在密闭的环境中良好生长。我们还养殖了一些鱼类和家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体系,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上个月我们做了一次模拟测试,整个生态系统稳定运行了三十天,物资自给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李教授的脸上满是自豪,他身后的科研团队也纷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石小凡心中充满了希望。在遥远的星际航行中,这样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保障船员的生存需求,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缓解长时间航行带来的压力。

第四层是居住和生活区域,这里设施齐全,能够满足船员的日常生活需求。刚走出电梯,就感受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不同于上层的紧张严肃,这里更多了几分温馨舒适。

“方舟上总共可以容纳五十万人居住,”赵刚介绍道,“这里有住宅区、学校、医院、商场、体育馆等各种设施,和地面上的城市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专门设计了重力模拟系统,让人们在太空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和地球一样的重力,避免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石小凡走进住宅区,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公寓。公寓内部装修简洁舒适,配备了齐全的家具和家电。每个公寓都有一个小小的阳台,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方舟内部的生态区和公共区域。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对家具进行最后的检查,确保每一件物品都符合安全标准。

“为了让船员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太空生活,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人性化需求,”负责居住区域设计的工程师说道,“每个住宅区都配备了休闲广场和绿化区域,还有专门的心理疏导中心,帮助船员缓解心理压力。我们还引入了地面上的热门商铺和餐饮品牌,让大家在太空也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工程师指着远处正在装修的商铺区域,眼中满是期待。

两人还参观了学校和医院。学校的教室宽敞明亮,配备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室里,老师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备课,黑板上写满了星际知识的教案。医院的设施也非常完善,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应对各种疾病和突发情况。急诊室里,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模拟急救演练,动作熟练而专业。

第五层是引擎系统和能源供应中心,这是方舟的动力核心。刚进入这一层,就听到巨大的轰鸣声传来,那是引擎预热时发出的声音,震得人耳膜微微发麻。

“方舟配备了三台‘恒星’级聚变引擎,”负责引擎系统的工程师介绍道,“这种引擎采用了最新的聚变技术,能够将氢元素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为方舟提供强大的动力。最高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一,足以支撑我们进行远距离的星际航行。为了确保引擎的稳定运行,我们设置了三重安全保障系统,即使其中一台出现故障,另外两台也能立刻接管工作。”

在引擎室内,石小凡看到了三个巨大的引擎装置,宛如三座钢铁巨塔,散发着强大的能量波动。引擎表面的散热管闪烁着红光,内部传来低沉的运转声,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工程师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试,手中的仪器不断发出提示音,显示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除了聚变引擎,我们还配备了太阳能供电系统和备用能源装置,”工程师继续介绍道,“太阳能板覆盖了方舟的整个顶部,能够收集宇宙中的太阳能,为方舟提供辅助能源。备用能源装置则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方舟提供动力,确保航行的安全。这些备用能源足够方舟维持三个月的基本运转,为我们应对突发情况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参观完方舟的各个区域,石小凡心中充满了震撼和自豪。这艘方舟不仅在规模上创造了奇迹,在技术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建成,标志着人类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带来了新的希望。

回到地面上,石小凡召集了方舟计划的核心成员,召开了最后的筹备会议。会议室里气氛严肃,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毕竟这是关乎全人类命运的大事。

“明天就是方舟下水仪式的日子,”石小凡看着在座的众人,语气严肃,“这是全人类的大事,我们一定要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尤其是安保部门,要加强警戒,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技术部门要随时待命,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放心吧,石队长!”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各部门负责人纷纷汇报了准备情况,从安保部署到技术保障,再到后勤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会议结束后,石小凡独自一人来到了海边。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他望着远处的方舟,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危机爆发初期的混乱和恐慌,想起了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想起了父母担忧的眼神,想起了林薇坚定的笑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方舟。海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带来了淡淡的咸味,也让他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该给它起个名字了。”石小凡喃喃自语道。联合政府之前向全球征集方舟的名字,收到了无数的提案,有象征希望的“曙光号”,有寓意坚韧的“磐石号”,还有代表未来的“星途号”,但始终没有一个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的。

他看着夕阳下的方舟,它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夕阳的光芒洒在舰体上,仿佛为它镀上了一层金边,那一刻,一个名字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

“启明,”石小凡轻声说道,“就叫‘启明号’,寓意带来希望之光,照亮人类的未来。”这个名字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绪。

他立刻将这个名字上报给联合政府,很快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周明远在收到提案后,当即拍板:“好名字!‘启明’,既简洁又寓意深远,完美契合了方舟的使命。”消息传到方舟建造基地,工作人员们也纷纷表示赞同,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承载了所有人对未来的期盼。

第二天清晨,方舟建造基地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来自全球各地的代表、科研人员、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启明号”的下水仪式。基地的广场上,彩旗飘扬,气球升空,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氛围。人们脸上都带着激动和期待的笑容,眼神紧紧地注视着远处的船坞。不少人穿着印有“启明号”标志的文化衫,手中挥舞着各国国旗和联合政府旗帜,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上午九点整,下水仪式正式开始。联合政府总负责人周明远走上主席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穿着笔挺的正装,胸前佩戴着联合政府徽章,神情庄重而自豪。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见证第一艘星际方舟‘启明号’的下水,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周明远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基地,“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但我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这座希望之舟。”

他的话语赢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人们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呼着“启明号”的名字。掌声持续了许久,久久未能平息,那是对过往艰辛的告别,也是对未来希望的欢呼。

“‘启明号’的建成,离不开全球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周明远继续说道,“它承载着全人类的希望和梦想,将带领我们走向星辰大海,寻找新的家园,延续人类的文明。我相信,在‘启明号’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讲话结束后,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随后,周明远邀请石小凡走上主席台。石小凡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制服,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台去。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石小凡接过话筒,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感慨。他能看到人群中赵刚和李教授等人熟悉的身影,能看到各国代表眼中的期待,更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激动与自豪。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今天,我们迎来了‘启明号’的下水仪式,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启明号’这个名字,代表着希望和光明。在过去的黑暗岁月里,我们始终坚信,光明总会到来。如今,‘启明号’的建成,就是我们心中的光明,它将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带领我们走出困境,迈向新的未来。”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整个基地上空。

“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让我们以‘启明号’为起点,开启人类文明新的篇章!”

石小凡的讲话简洁而有力,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光,那是激动的泪,是希望的泪。

随后,石小凡和周明远一起走到启动台前,将手放在了启动按钮上。台下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启动台和远处的船坞。

“三!二!一!启动!”随着周明远的一声令下,两人同时按下了按钮。

瞬间,船坞中响起了巨大的轰鸣声,如同惊雷般震耳欲聋。方舟底部的支撑装置缓缓收起,巨大的“启明号”开始缓缓移动,向着大海的方向驶去。舰体在水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激起巨大的浪花,浪花飞溅,如同白色的珍珠在空中绽放。

现场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紧紧地注视着方舟的身影。只见“启明号”在水中平稳地航行,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城市,气势恢宏。阳光洒在舰体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这艘希望之舟显得更加神圣而庄严。

当方舟完全驶入大海,溅起巨大的浪花时,现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和掌声。人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这一刻,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有了回报,所有的苦难和挫折都化为了前进的动力。有人举起相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有人放声欢呼,尽情释放着心中的激动;还有人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人类的未来。

石小凡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启明号”在大海中航行的身影,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人类的星际之旅即将开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但只要有“启明号”在,只要有心中的希望在,他们就一定能够勇往直前,创造属于人类的辉煌。

“启明号”在大海中航行的同时,全球各地都在同步直播着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无数人守在屏幕前,见证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当他们看到“启明号”成功下水时,纷纷欢呼雀跃,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地下基地城市里,石小凡的父母也在观看直播。他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紧紧握着对方的手,当看到儿子站在主席台上,看到“启明号”缓缓驶入大海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石母拿出手帕,轻轻擦拭着眼泪,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儿子长大了,”石父感慨道,眼中充满了骄傲,“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人类做了一件大事。”

“是啊,”石母擦了擦眼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希望‘启明号’能够带来真正的和平和希望,让所有人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联合政府文职部门的办公室里,林薇和同事们也在观看直播。她们围在大屏幕前,当听到石小凡为方舟命名“启明号”时,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知道,这个名字承载着石小凡的希望和信念,也承载着所有人的期盼。

“太好了,‘启明号’成功下水了!”林薇的同事们激动地说道,“我们终于有希望了!”

林薇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期待。她相信,在石小凡和所有为人类未来奋斗的人的努力下,“启明号”一定能够带领人类走向新的希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启明之光,照亮前路”,以此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启明号”在大海中航行的身影,如同希望的灯塔,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它的建成,不仅是人类科技的巨大突破,更是人类精神的伟大胜利。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带着全人类的希望,驶向遥远的宇宙,寻找新的家园,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

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属于人类的星际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