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的试用期数据报告,是在一个周五的下午,像一颗被点燃的巨型烟花,轰然炸响在陆氏集团总部的。
不是悄无声息地躺在邮箱里,而是由项目总监陈默,几乎是冲进了陆寒琛的办公室,平日里冷静自持的脸上是难以掩饰的激动潮红,声音都带着微颤:“陆总!出来了!全、全部超标完成!”
彼时,陆寒琛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午后略显慵懒的城市天际线。苏晚晴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艺术图册,但目光却时不时飘向丈夫微蹙的眉宇——尽管他们对外表现得信心十足,但连日来的舆论压力,像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听到陈默的话,陆寒琛霍然转身。他没有立刻去接那份厚厚的报告,而是先看向了苏晚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没有言语,却清晰地传递了同一种情绪:等待已久的审判,终于来了。
“说重点。”陆寒琛的声音沉稳,听不出波澜,只有熟悉如苏晚晴,才能捕捉到他垂在身侧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陈默深吸一口气,语速快得像扫射的机枪:
“核心三项指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出行业标杆25%!用户留存率,试用期满达到惊人的80%,比我们预期高了15个百分点!最关键的是付费转化率,早期版本就已经达到8%,是那些唱衰我们的媒体预测值的两倍还多!还有,这是下面收集到的首批用户自发好评……”
陆寒琛接过报告,指尖划过那些冰冷又滚烫的数字。他没有欢呼,没有雀跃,只是极其缓慢地、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陈默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苏晚晴放下图册,走到他身边,微微侧头,和他一起看着那些代表胜利的数据
她伸出手,轻轻覆在他紧握着报告的手背上。那只手,骨节分明,带着力量,此刻却微微有些发凉。
忽然,陆寒琛合上报告,抬起头。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之前积压的阴郁被一种锐利如鹰隼的光芒彻底驱散。他没有看陈默,而是紧紧盯着苏晚晴,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却足以颠覆整个战局的弧度。
“晚晴,”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尘埃落定般的笃定,“我们赢了。”
不是“数据赢了”,不是“项目赢了”,而是“我们赢了”。苏晚晴的心猛地一颤,一股热流从心底直冲眼眶。她用力回握他的手,重重点头:“嗯!”
这胜利的喜悦,甚至没能持续一个完整的下午。
质疑者们,尤其是那些收了钱、或者纯粹为了流量而唱衰的媒体和所谓的“行业专家”,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捷报狠狠扇了一记耳光,在短暂的错愕之后,迅速组织了更疯狂的反扑。
“数据造假疑云!陆氏新项目惊人成绩背后的猫腻?”
“昙花一现还是皇帝的新装?业内人士深度质疑试用数据真实性。”
“警惕资本游戏!论短期数据如何炮制‘繁荣假象’。”
这些文章,不再局限于专业挑刺,而是直接上升到道德和诚信层面的攻击。他们质疑样本选取不公,质疑数据监测方式有漏洞,甚至暗示陆氏动用了非常规手段“刷”数据。
网络的放大效应,让这些声音汇成一股污浊的洪流,试图将刚刚浮出水面的胜利再次拖入深渊。
集团内部,之前被压下去的保守派声音,也借着这股邪风再次冒头。
一位姓王的元老,甚至在一次非正式会议上,阴阳怪气地对陆寒琛说:“寒琛啊,不是我们不信你,实在是这数据……好得有点吓人啊。
当年你父亲最鼎盛的时候,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开局。稳妥起见,是不是让第三方机构再复核一下?免得授人以柄嘛。
会议室内,空气瞬间降至冰点。几位支持陆寒琛的高管面露怒色,陈默更是差点拍案而起。
陆寒琛却笑了。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那位王元老脸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叔的担心,我理解。造假,是商界最愚蠢、最可耻的行为,我陆寒琛,丢不起那个人,陆氏集团,更背不起这个名声。”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一股无形的压迫感弥漫开来:“所以,我们不开内部讨论会,也不发律师函警告那些跳梁小丑。”
他目光转向陈默,命令清晰果断:“陈默,以集团名义,向所有主流媒体,尤其是那些叫得最凶的,发出邀请函。下周一上午十点,集团一号发布厅,召开新项目试用期数据专项发布会。不是解释,不是辩解,是展示。
原始数据、监测流程、用户反馈样本,能公开的,全部给我摆到台面上!同时,邀请三家最具公信力的国际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现场见证!”
他嘴角那抹弧度带着冰冷的嘲讽:“他们不是要真相吗?我就把真相,甩在他们脸上!看看最后下不来台的,会是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