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全球上映第七天,北斗总部的“票房指挥中心”再次被紧绷的氛围笼罩。LED屏上,原本一路领跑的红色票房曲线,被代表《阿凡达:水之道》的蓝色曲线死死压在下方——北美市场单日票房被反超800万美元,欧洲市场差距缩小到300万欧元,国内票房增速也明显放缓,豆瓣评分虽仍稳定在8.2分,但社交媒体上“特效审美疲劳”的论调开始蔓延。张承衡站在屏幕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西装领口的北斗纹样在冷光下失去了往日的温润。
“老板,《阿凡达2》昨天放出了潘多拉星球的未曝光片段,带动了家庭观众复购;加上他们的IMAX影厅排片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咱们的排片被挤压了。”数据组组长抱着报表,声音里带着焦虑,“更麻烦的是,海外有影评人开始拿两部电影的特效对标,说咱们的发动机场景‘不如潘多拉生态细腻’。”
张承枢凑过来,指着屏幕上的热搜榜——#阿凡达2反超流浪地球2# 已经冲到第四位,下面跟着#中国科幻特效输了吗# 的争议话题。“哥,别慌!我刚看了,咱们的口碑还在,只是宣发有点跟不上了。”他晃了晃手里的平板,“网友都在催幕后特辑,想知道榫卯发动机是怎么造的,还有诗诗姐练盲操作的细节!”
张承衡的目光突然亮了。他抓起触控笔,在屏幕上圈出“幕后故事”“情感共鸣”两个关键词:“宣发策略调整!第一,天权视频今晚就上线《星河匠心》幕后特辑,重点拍三个部分——青岛青训孩子们做发动机模型的过程、刘诗诗跟着航天工程师练操作的花絮、梅西林宇拍太空足球彩蛋时的笑场片段;第二,启动全球路演,让诗诗和泰勒带着特辑片段去现场,用互动感拉回观众;第三,京东物流联动影院搞‘看电影送模型零件’活动,集齐六款能拼出完整榫卯发动机,刺激复购。”
“得嘞!我这就去安排特辑剪辑,保证把催泪和燃点都拉满!”张承枢像打了鸡血似的冲出去,路过门口时差点撞到端着咖啡进来的刘诗诗。刘诗诗看着指挥中心里重新忙碌起来的身影,把咖啡放在张承衡手边:“我刚跟泰勒通了电话,她已经推掉了洛杉矶的两场商演,随时能出发。路演路线定了吗?”
“先去纽约,再到伦敦、东京、悉尼,最后回北京收官。”张承衡握住她的手,指尖还带着一丝凉意,“东京站是重点,那边既有科幻迷基础,又有很多马竞球迷,泰勒的音乐受众也广,咱们把中日双语互动做足。”他顿了顿,补充道,“对了,让故宫文创准备点小礼物,把榫卯书签和迷你足球结合起来,作为路演专属周边。”
纽约AMC林肯广场影院的路演现场,早在开场前两小时就排起了长队。当刘诗诗穿着绣着行星发动机纹样的旗袍,与身着银灰色亮片裙的霉霉并肩走上台时,现场的欢呼声差点掀翻顶棚。“感谢大家在寒风中等待,”刘诗诗用流利的英文开场,举起手中的平板,“这是青岛青训基地的孩子们给大家的礼物——他们用足球和纸板做的潘多拉星球模型,上面还写着‘希望《阿凡达》和《流浪地球》的宇宙能相遇’。”
霉霉接过话头,抱着吉他弹起了《星河共舞》的前奏:“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我特意加了纽约地铁的报站声,就像电影里不同国家的工程师用母语交流,虽然语言不同,但梦想是相通的。”唱到**时,她突然转向刘诗诗,用中文唱道“星河万里,我们同行”,虽然发音带着点可爱的偏差,却让现场的华裔观众瞬间泪目。互动环节,一位马竞球迷举着球衣上台:“我因为梅西看了电影,现在成了中国科幻的粉丝!能请你们在球衣上签‘红白星河’吗?”
纽约路演的热度还未消退,伦敦的场场又迎来新的**。在伦敦西区的影院里,刘诗诗展示了故宫文创的“太空榫卯”书签——紫檀木的底座刻着伦敦眼图案,榫卯结构的插片则是行星发动机的迷你版。“这是东方榫卯与西方建筑的对话,就像两部电影都是对未来的想象。”她的话引发现场掌声,《卫报》的记者在笔记本上写道:“中国科幻不仅在特效上抗衡好莱坞,更在文化表达上展现了独特的智慧。”
真正的名场面,发生在东京新宿的路演现场。当刘诗诗用标准的日语问候“大家好,我是刘诗诗,很高兴来到东京”时,现场观众发出惊喜的尖叫——为了这次路演,她特意请日语老师练了半个月的口语。霉霉则跟着起哄,掏出手机照着拼音念:“我是泰勒,我爱《流浪地球2》,也爱寿司!”生硬的发音逗得全场大笑,她自己也笑得直不起腰,抱着刘诗诗说:“诗诗,我的日语比你的英语差太多了,接下来我要学唱中文插曲!”
话音刚落,伴奏就响了起来——正是电影里周倩父亲哼的那首《星灯》。霉霉拿着拼音歌词,跟着刘诗诗一句一句学唱:“‘星光照亮回家的路,齿轮转着岁月的书’,这句的‘书’发音好难!”她皱着眉头反复练习,最后干脆拉着现场观众一起合唱,中文、日语、英语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不少观众举着手机拍摄,视频当晚就冲上了日本推特热搜第一位,配文全是“太萌了!泰勒的中文小课堂”“原来这首歌的意境这么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