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的红白荣光还未在球衣上干透,北京的影院街头已被《流浪地球》的海报铺满。张承衡刚从欧联杯夺冠庆典的香槟雨里抽身,就带着一身疲惫赶回国内——大年初一的凌晨,他要去见证中国科幻的“启航时刻”。车子驶过王府井,路边影院的电子屏正滚动着行星发动机的预告画面,寒风中排队的观众裹着羽绒服,手里攥着印着“带着地球去流浪”的票根,嘴里呵出的白气都透着期待。
“张总,天权视频的直播通道刚打开,在线人数就破了500万!”助理的声音带着颤抖,举着手机展示着实时数据。屏幕里,青岛青训基地的孩子们围在投影前,穿着林宇的16号球衣,齐声喊着“流浪地球大卖”;马德里的马竞更衣室里,格列兹曼举着定制的电影票根,对着镜头比心:“祝张总、诗诗姐的电影票房夺冠,我们在西甲为你们加油!”
首日第一场IMAX场的灯光暗下时,张承衡坐在最后一排,身边是眼圈泛红的刘诗诗。当行星发动机的蓝色焰柱冲破大气层,照亮冰封的上海陆家嘴时,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哇”出声;当刘培强对着儿子说出“爸爸去执行任务了”,黑暗中传来细碎的抽泣声;当韩朵朵喊出“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掌声突然爆发,惊得前排的小孩回头张望。
散场时,一位白发老人拉着张承衡的胳膊,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电影票:“小伙子,这电影好啊!以前总看外国科幻,今天终于看到我们自己的了,故宫的冰棱、春节的饺子,都是我们的味道!”老人的孙子举着行星发动机模型:“爷爷,我长大了要当航天员,去开发动机!”张承衡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一定会的,到时候叔叔请你看《流浪地球2》。”
中午12点,首日票房数据新鲜出炉:4.6亿!这个数字瞬间引爆影视圈,打破了春节档首日票房纪录。天权传媒的监控室里,数据大屏上的曲线还在攀升,张承璇举着咖啡冲进来说:“哥,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超35%,比我们预估的高了10个点!好多县城影院都加场了,场场满座!”郭帆瘫在椅子上,手里捏着早已凉透的包子,眼泪突然掉下来:“我就知道,中国观众需要这样的科幻。”
陈思诚的祝贺短信来得很及时,附带一张《唐探2》的票房截图:“承衡,首日我输了,但春节档才刚开始。3.8亿的成绩也不错,下次再比!”张承衡笑着回复:“陈导,咱们不是对手,是一起把观众请进影院的战友。晚上一起去看对方的电影?”半小时后,两人在朝阳公园的影院偶遇,戴着同款墨镜的两个导演并肩走进影厅,被观众认出来时,全场爆发出善意的哄笑。
首周票房的增长曲线比行星发动机的焰柱更陡峭。初二票房5.2亿,初三5.8亿,到周日零点,累计票房定格在20.1亿——这是中国电影史上首个首周破20亿的科幻电影。《人民日报》头版评论:“《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是票房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彰显。从《觉醒年代》的历史纵深到《流浪地球》的宇宙视野,中国影视人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叙事。”
口碑的发酵让票房后劲更足。豆瓣开分8.2,稳定在7.9分,超过了同期90%的科幻电影。专业影评人“桃桃林林”写道:“影片最动人的不是特效,而是‘带着地球流浪’的东方情怀——西方科幻总讲逃离,我们却要带着家园前行,这是独属于我们的浪漫。”普通观众的评论更接地气:“我带爸妈看的,他们看不懂特效,但看懂了父子情,散场时我爸拍了拍我的肩,说‘要好好的’。”
海外发行的捷报也陆续传来。影片登陆北美、欧洲、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在北美50家IMAX影院同步上映,首周末票房破300万美元。《纽约时报》影评版称:“《流浪地球》用3亿成本做出了好莱坞10亿成本的特效,更难得的是,它讲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科幻故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想象力。”在巴黎,一位法国观众看完后在社交平台写道:“我第一次在科幻电影里看到春节,看到饺子,这种文化共鸣太奇妙了。”
故宫文创的联动产品跟着火遍全球。“行星发动机 青铜鼎”造型的纪念币,在海外电商平台被炒到原价的三倍;印有“流浪地球”字样的春联,成了纽约唐人街春节的爆款;就连王院长设计的“冰裂纹琉璃盏”,也因为电影里的冰封故宫镜头,被大英博物馆列为“年度最值得收藏的东方文创”。王院长给张承衡打电话时笑得合不拢嘴:“承衡,我们的文创出口额翻了五倍,你这电影比外贸展会还管用!”
春节档过半时,《流浪地球》和《唐探2》的票房之争进入白热化。《唐探2》凭借喜剧合家欢的优势,票房始终紧咬,累计突破25亿;《流浪地球》则凭借口碑逆跌,单日票房连续三天超过《唐探2》。有媒体煽风点火,标题写着“双雄争霸,必有一伤”,张承衡却在行业论坛上公开表示:“《唐探2》让更多人走进影院,也为我们带来了流量。中国电影的市场很大,足够容下两部好电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