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夺回家产,资本家大小姐下乡边疆 > 第350章 初见钟老

第二天一早,顾清如洗漱后,听见刘姐在门口轻唤:“顾同志,吃早饭了。”

她走进厨房小饭厅,桌上已经摆好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糊糊,一碟小咸菜。

刘姐说,“你先吃吧,钟首长一早出发,去医院检查了,夫人陪着一起去了。”

因为钟首长和骆岚不在家,顾清如偷得半日清闲。

她将来时路上穿的衣物都洗了,又把刘姐换来的被子抱去院子里晒。

院子晒衣绳上,将棉被展开,拍打几下,接受阳光的洗礼。

晒过的被子,晚上盖着暖和。

忙完这些,她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读起医书来。

窗外榆树轻摇,风里有草木的香气。

顾清如觉得,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轻松的时光了。

来了一天了,她大概知道了钟家的格局。

她和刘姐的卧室在一楼,钟司令和夫人住在二楼,二楼还有钟司令的书房。

傍晚时分,刘姐轻轻敲门,探头进来, “顾同志,钟老回来了,让您上去一趟……在书房。”

终于来了,

顾清如合上书,理了理衣襟,缓步上了二楼。

书房内光线柔和,壁炉微燃,茶香氤氲。

钟维恒穿着一件旧军装外套,坐在宽大的布面沙发上,膝上搭着一条灰格毛毯,手边放着一杯热茶和一份折叠整齐的《人民日报》。

他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看上去完全一副退隐多年、颐养天年的老干部模样。

骆岚坐在他身后的小凳上,眉眼低垂,看上去很是亲近。

顾清如刚刚站定,钟维恒放下报纸抬起头来。

那一双眼睛,初看温和,细看却深如古井。

“清如来啦?”他笑着招手,“快坐,到这儿别拘束,就当是回家。”

顾清如走近,对着首长敬了一礼,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钟维恒仔细端详她,语气带着赞赏与感慨:

“一年不见,差点认不出来了。在兵团历练得不错,立功通报、抗疫先进、还在《兵团日报》发表了文章,七师从上到下都在夸你,说你是年轻一代里的好苗子。”

顾清如说,“钟首长您过奖了。都是组织培养,同志们帮衬,我不过是做了本分事。”

钟维恒点点头,语气竟有些苍凉, “唉……我是老了,折腾不动了。”

“现在这样,在家看看报、喝喝茶的日子,挺好。外面的风风雨雨,是该让你们这些年轻人去闯了。”

骆岚适时地递上一杯新砌的茶,笑意温婉地接话,“可不是?小顾别看年轻,医术十分了得。今天多亏了她,我这偏头痛多少年了,她几针下去,人就轻松了。你的病啊,也要慢慢调理,身体调理好了,将来组织上有需要,也能随时顶上去。”

顾清如在一旁默不作声,其实刚刚钟老的话,让她有些诧异。

之前在沪市干部疗养院初见之时,他虽卧病在床,脸色灰暗,可那双眼睛依旧锋芒毕露,像一把藏在旧鞘里的刀。

两人的见面时间不长,但当时钟老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久掌权柄的压迫感,还是很深刻的。

可眼前这个钟维恒,穿着旧军装,膝上搭毛毯,说话慢条斯理,满口“颐养天年”“让年轻人闯”,竟真像个退出江湖、安度晚年的老人。

不到一年,为何他的变化如此之大?

会不会……和最近兵团的风有关?

钟维恒今日这般姿态,是顺势而退?

还是被迫低头?

抑或……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

会不会是韬光养晦?

顾清如没来得及深思,

钟维恒已缓缓开口,

“明早李医生来,他最清楚我的病了。到时他会跟你详细说我的情况、用药规律、日常监测要点,还有你需要做的具体工作。”

顾清如点头:“是,钟首长。”

……

第二天一早,顾清如刚吃完早饭,骆岚领着她去见李医生。

客厅坐了一位陌生中年男人,他身穿灰蓝色中山装,身边放着一个旧皮质医药箱。

此人正是乌市医院的肺科专家,李医生。

刘姐客气的给他倒茶。

“李医生,您好。”顾清如上前,“我是顾清如,组织派来协助照护钟老的。”

李医生打量她一眼,点头:“嗯,顾同志你好,档案看过。兵团来的,中医底子不错?”

“是,跟营部老中医学习过一段时间。”

简单寒暄后,两人随即上楼会诊。

钟维恒照例坐在沙发上,精神尚可,见了李医生便笑:“老李来了?”

李医生点头后,一边打开听诊器,一边熟练地询问近期咳喘频率、痰色深浅等。

他边看边对顾清如解释说,

钟老为慢性肺疾病,需长期调养,忌寒湿、忌劳累、忌情绪波动。急性发作期可能引发呼吸衰竭,需随时准备急救措施。

“治疗主体仍由我负责。每月定期检查、用药调整都归我管。你的工作主要是两块——”

“一是每日熬制药膳,根据拟定方子调理气血、健脾益肺;”

“二是若钟老突发咳喘、缺氧、意识模糊等情况,要能第一时间施针或用药,争取抢救时间。”

“可以的,我能胜任。”顾清如认真听着,不时记录着。

随后,两人在书房坐下,开始拟定药膳方。

李医生说,“钟老的旧伤在肺,春季风燥,易引动宿疾。当前调理以固本培元为主。顾同志,你先说说思路。”

顾清如略微沉吟后提出思路,以《金匮要略》中的“黄芪建中汤”化裁为主,辅以百合固金、山药补脾、莲子安神,兼顾钟老体质虚寒、肺气不足的特点。

李医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沉吟片刻,补充道:“加点北沙参和玉竹,润肺不燥;再添一味五味子,敛肺止咳,尤其适合夜间盗汗者。”

两人几番推敲,结合供应的药材和食材,最终定下药膳方子:

核心药膳为黄芪百合炖鸡,每周两次。基础食养为小米山药粥,每周三次。

对症茶饮为红枣生姜桂圆茶、川贝雪梨饮、白萝卜蜂蜜水、五味莲子茶,每日交替。

另外,前七天熬煮“养心安神汤”给钟司令服用。

李医生仔细看过,点头确认:“可以。剂量合理,药性平和,适合长期服用。”

“既然要做药膳,药材就得配齐。”他转向顾清如,“一般补气养阴类的药材,在兵团司令部后勤能申请到,凭我的签字条就行。”

他从包里取出一张印有红章的空白单据,写好编号与药品清单,递给她:

“药材统一从兵团司令部后勤卫生科领取,每月初凭我的处方单取一次。”

顾清如接过单据。

送走李医生后,刘姐走进厨房,看着灶台上那份新写的药膳单,轻声道:“以前都是我去采买食材,米面油菜,我都熟门熟路。药材这块……你是得跑一趟司令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