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夺回家产,资本家大小姐下乡边疆 > 第324章 谁男人有本事听谁的

另一边,团部家委会的会议没能召开,因为,

当晚家委会的内容,不超过两个小时,就传到了刘玉香耳朵里。

她坐在炕沿上补丈夫衣服,心里还在盘算着怎么把顾清如那件事再搅浑一点。可还没等她想出新招,邻居王婶来了,她起身相迎。

王婶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凑过来:“小刘,你可要当心了……家委会今晚开会了,说你‘破坏团结’,还要取消你的季度评优,搞不好还得通报批评!”

“什么?要让我做检讨?还取消‘先进家属’?”针尖一抖,扎进了指腹,血珠立刻沁了出来,她却浑然不觉。

腿一软,整个人跌坐在炕沿上。

没料到顾清如动作这么快,李菊香又那么狠,竟直接要开大会,还扯出“挑拨干部关系”这种政治帽子!

她意识到,她这是被人当典型祭旗了。

而且还是由新来的团长夫人王静娴亲自主导,李菊香推波助澜,五位家委一致通过,这哪是调查?这是定罪!

这才刚好不容易打发了孙秀珠,用“帮你介绍团部文书”搪塞过去,平息了一场风波。在后院又掀起一场风暴,风暴的中心,还是自己。

真是倒霉催的。

更糟的是,明天家委会决议就要报团部备案,一旦盖章公示,她刘玉香就成了“反面典型”。

以后别说帮人牵线搭桥了,都没人理她!

刘玉香咬咬牙,不能等。

必须抢在家委会正式通报之前,把火扑下去。

在这片后院,她靠的从来不是老实本分,而是嘴皮子、人情网、还有那一套“哭天抢地换活路”的本事。

反击的第一步,她想好了:装可怜,博同情,瓦解舆论。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她就换了件破旧的蓝布衫,头发特意梳得松散些,眼角抹了点凉水,看上去憔悴又委屈。

她挎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几把自家腌的酸菜、几枚鸡蛋,开始挨家串户。

第一站是陈大娘家。

她一进门就哽咽:“嫂子……我昨晚一宿没合眼啊……我就说了句‘王主任带孩子不太合适’,谁想到传成我造谣领导?我哪有那胆子!我是心疼公家的学校名额,怕有人占便宜……结果话没说清,被人曲解了……”

说着,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手帕揉得湿透:“现在倒好,家委会要批我,还要取消评优……我男人知道了都气得摔碗,说我在外头给他丢脸……可我真是为了集体好啊,怎么就成了坏人了?”

陈大娘听着,原本铁青的脸色渐渐松动。

她叹了口气:“你也是……小刘同志,话不能乱讲啊。”

离开陈大娘家时,她留下了一小把酸菜,和一句哽咽的话:“大娘,您要是听见谁再说我坏话,替我说句公道话吧……我不怕罚,就怕冤。”

第二站,赵婶的家。

她拉着赵婶的手,声音颤抖:“婶子,您最明白事理了……我要是真想挑事,能年年带头交军鞋、组织妇女学习?我就一时嘴快,被人听了去添油加醋……现在外面都在传我‘煽动家属’……”

她从布包里掏出两个窝头:“这点心意,您别嫌弃……就当是替我跟淑芬说句话,我不是坏人,我就是……傻。”

赵婶叹了口气:“你也是太热心了,热心过头就容易踩线。我当时可是向着你说话的,我觉得几句谣言不至于吧……”

第三站,周老师家…….

刘玉香站在门口,没有立刻敲门,而是先低头整理了一下衣襟,又悄悄用指尖蹭了蹭眼角。周老师是文化人,不吃嚎啕大哭那一套,得讲理,还得显得“有觉悟”。

“周老师,我知道您是家委会最公正的了,不偏不倚。今天来,不是求您包庇的。我知道我不该乱说话。可我当时也是看不下去,王主任天天接送那个孩子,咱们家属心里能没想法?我只是提了一句,没想到被人拿去当枪使……”

她低头搓着手:“我现在才明白,有些事,不该我们议论。可错已经犯了,能不能给我个改过的机会?要是真被通报,我儿子女儿在学校抬不起头来……”

这一招“认小错、推大锅、扯孩子”,精准击中了周秀兰的软肋。

刘玉香见状,赶紧从竹篮里取出一小包晒干的野山枣:“这是我自己山上采的,补气血……您教书辛苦,留着泡水喝。”

周老师没应,只淡淡道:“我会如实反映你今天的态度。至于怎么定性,是组织的事。

刘玉香却已如获大赦,千恩万谢地走了。

第一阶段,成了。

三户人家,她没辩解自己“没错”,而是承认“话说重了”;她用酸菜、鸡蛋、窝头、山枣这些最朴素的礼,来打动人心。

一边还暗搓搓的提示,家委会的“整风行动”,是不是“某些人的借题发挥”。

短短半天,家属区的风向悄然生变。

起初只是几句嘀咕:“刘玉香虽说嘴碎,也不至于上纲上线吧?”

后来却成了公开议论:“家委会是不是太狠了?又没真闹出事。”

“人家也是为集体操心,话重了点,心是好的。”

“说不定是谁借题发挥呢?正好趁机立威……”

“某人才来不到一年,就拿我们老家属开刀立威,是不是太狠了……”

李菊香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赵婶委婉的说,“菊香啊,这事现在闹大了,大家都没情面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都是邻居,不至于搞得这么僵吧。”

“不然就算了吧?真要上纲上线,闹到指导员那儿,回头人家说咱们家属院自己人斗自己人,多难看。”

李菊香冷笑一声,终于开口:

“算了吧?那以后谁都能随便泼脏水,然后哭两声、送筐蛋,就能一笔勾销? ”

“现在外面可传的风言风语的,说你们要拿她借题发挥……”

送别了赵婶,左思右想,李菊香决定先去找陈大娘商量一下对策。

陈大娘是团里最早一批随军的遗孀,丈夫牺牲在剿匪路上,组织一直照顾她,她在家属中说话有分量,办事公道,连前任团长夫人都敬她三分。

李菊香端了碗刚蒸好的红薯,去了陈大娘家。

推开门时,陈大娘正坐在炕边缝军袜,见她来,脸上堆笑:“菊香啊,坐,家里有糖水,给你盛一碗?”

“不了,陈大娘。”李菊香直截了当,

“陈大娘,您看现在这事儿……刘玉香到处哭诉,说我们冤她,群众耳朵软,风向都变了。咱们要不要再开个会,把证据摆一摆?”

陈大娘听了半晌,没接话,只轻轻叹了口气,手里的针线慢了下来。

“菊香啊……咱们这些老嫂子,说到底就是个传话的。真要拿主意的事儿……得往东头那间屋子走一趟。”

李菊香是聪明人,一句话就明白了陈大娘的意思。

她猛地一拍大腿,知道自己办错了事,习惯性的找陈大娘拿主意,忘了新来的团长夫人。

“谢谢您提点我!我真是……糊涂了。”

家属后院也有潜规则,谁男人掌权,谁说话;谁靠山硬,谁定是非。

她还拿老一套,有事问陈大娘,把新来的团长夫人置于何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