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夺回家产,资本家大小姐下乡边疆 > 第265章 真相大白

营部会议室里,墙上挂着军用地图,桌上摆着铁皮暖水瓶。

姚文召和顾清如站在桌前,拿出那张残缺的流水单子以及马肉贩子的口供,

“两位领导,这是卫生员顾清如同志亲自调查所得。我们掌握了马肉来源的直接证据以及贩售渠道,还发生了有人灭口的严重情况。就在昨晚,四连崔立平遭到袭击,同一时间,有人试图潜入关押陈友发的办公室,意图灭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营长和卢教导员。

“这已经不是一起普通的食物中毒事件了,而是涉及重大责任、甚至故意伤害的刑事案件。”

周营长和卢教导员听了,都大吃一惊。

周永年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料到这两天在下面连队还发生了恶性伤人事件。

“居然有人敢在大会战期间做出这种事!差点害死知青不说,还敢灭口?!我周永年带兵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胆大妄为的事!”

他转头看向卢成昆,语气坚定:“这件事要一查到底,揪出营部害虫,谁也别想捂盖子!”

卢成昆眼见事态发展严峻,他也顺势而下,不再提出异议,

“我完全支持营长的决定。这件案子性质恶劣,查,必须严查到底!”

他顿了顿,语气一转,“不过,我的建议是,在上报的方式和措辞上,是否可以更稳妥一些?既要表明我们坚决查处的态度,也要体现我们营党委控制局面的能力和诚意。”

周永年当营长多年,一下子就看穿了卢成昆的小九九,这是在努力给自己争取功绩。

但他不打算在细节上纠缠,直接拍板,“后勤王成贵,收缴证件,立即执行临时扣押,关禁闭室,等候上级处理。”

“老卢,你的顾虑有道理,文召,你立刻起草一份报告,把所有证据、证词全部附上,我和卢教导员审阅后,立即签发。顾知青,你提供了关键的证据,还成功抢救了崔立平同志,这件事记你一功!”

“是,营长。”

散会后,卢教导员做了紧急汇报。师部高度重视,反应迅速,责令师保卫科与地方公安成立联合调查组,当天中午就赶赴营部,介入调查。

调查组的人和姚文召一汇合,就去王成贵的宿舍抓人。

他们径直去了王成贵的宿舍,王成贵正坐在炕上喝茶,看见几人进来,眉头一皱,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你们凭什么抓我?”

姚文召拿出那张流水单子,啪地一声拍在桌上。

“这是你亲笔签字的流水单,记录了你与地方屠宰场之间往来的肉类交易,我这还有黑市马肉贩子的口供,你要不要看?”

王成贵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瞪大了眼睛,脸色由红转白,仿佛被人当头一棒打懵了。

“你……你们怎么会有这个……”

两名警卫迅速上前,王成贵挣扎怒吼:“你们没权!我要找上级领导!……你们动不了我!”

话音未落,人已被架出门外。

营部大院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人看见这一幕,惊得说不出话来。

“后勤王助理怎么被带走了?!”

“怎么回事?”

“听说是贪污被抓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整个营部。

王成贵宿舍内,师部调查组同志们开始进行地毯式搜索。

衣柜里、枕头里、被褥里都被搜了个遍,账本、信件、钱票这些都被一一翻出。就连炕洞都没错过。

顾清如站在门口,姚文召叫她来协助搜查,检查是否有可疑药品。

室内现在是一片混乱,衣物、杂物散落一地。

顾清如的视线在杂乱的环境中游移,突然,她的目光定格在炕沿某块砖的边缘。

那块砖的边缘光滑,似乎有反复摩擦的痕迹,她意识到这里可能隐藏着什么。

师部调查组还在搜查着关键证据,暂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角落。

顾清如默不作声,一直到他们搜查结束,才快步走上前去。

侧身悄悄揭开砖块,指尖探到一个冰凉的铁盒。

迅速收入空间,全程不过几秒,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动作。

之后,顾清如一直面色如常,跟着师部调查组拿着证据返回办公室。

借机去厕所后,她拿出那个铁盒,打开后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巨额粮票、现金、两根小黄鱼,折合现金大概八千多块。

她还在里面找到了一张折叠的泛黄纸条,参差的边缘似乎是从本子上撕下来的,上面写着一些潦草的字迹,

“他们要杀我,老鹰会救我吗?

把我逼急了,大家一起完蛋!”

顾清如觉得这个字迹似曾相识,

“老鹰”?

她取出王秀兰日记本进行比对,发现这张纸条上的笔迹,就是王秀兰的!

这张纸是从本子上撕下来的,也是最后一篇日记。

王成贵藏着王秀兰的日记,他和她的死有关?

她意识到,对手比她想象的更狡猾、更残忍。她需要更小心地利用这些证据,才能解开这个黑吃黑的内幕。

这张纸条,暂时她不准备拿出来。

至于这些财物,上交后的去向不明,不如留下来,用自己的方式用这笔钱。

她做了决定的一刹那,铁盒再次消失不见。

……

团部家属院。

刘玉香站在灶台前,手里搅着一锅稀粥,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

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色,眉头微皱。

丈夫吴启明今天又要去乡下,组织部的活儿,风吹日晒不说,还得走二十多里路,没有自行车,全靠两条腿。

二儿子吴建军也一样,每天天不亮就走着去县里的中学,鞋子烂的特别快,看着儿子的脚底板磨的水泡,真是心疼。

她心里一阵酸涩,想着:“家里要是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省得他们爷俩天天累得跟牛似的。”

可问题是,自行车不是有钱就能买的东西,得有自行车票。

她虽然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笔买自行车的钱,却苦于没有自行车票。

那张薄薄的“自行车票”,在眼下可是金贵得很。

黑市上更是炒到一百多元一张,她虽然打听过好几次,终究没舍得出手。

她和丈夫一个月工资加起来才七十多块,每月还要给乡下的娘家和婆家寄钱。两口子的工资还要养着三个孩子,所以虽然是双职工,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而一张自行车票就要将近两个月的工资,对这个小家庭来说实在难以负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