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夺回家产,资本家大小姐下乡边疆 > 第248章 带弟弟去团部

这天下午,卫生所门口忽然热闹起来。不少营部的小战士和知青挤在门口,伸着脖子往里张望,就为了看一眼刚上报纸的顾清如。

她成了“名人”,连带着卫生所都像是成了个什么稀罕地儿。

蒋文娟实在看不下去了,推门出去,皱着眉嚷了一句:“看什么看?影响我们工作了!”

人群这才哄笑着散去,门口恢复了安静。

可那份印着顾清如照片和事迹的报纸,却早已在兵团传了个遍。

“听说报纸上这个女知青是资本家小姐,怎么还能上报?”

“你懂什么,人家先后立了二等功、三等功、和那些黑五能比吗?”

“她一个女知青,竟然能多次立功?”

“可不是嘛,听说武功了得,还抓过特务,和敌特正面交过手。”

“厉害,一点也看不出来。”

短短几天,顾清如成了团部上下议论的焦点。

虽然热度很快过去,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平静,但有些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战友们看她的眼光会从“好奇”变为“敬佩”。这份敬意,很快便体现在了生活的细节上,食堂的饭菜打的更多了,路上遇到的问候也更热络了。

曾经被有意无意疏远的她,如今成了大家愿意靠近、也愿意尊重的人。

这种无形的“软环境”改善,让她和弟弟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顾清如明白,这种无形的“软环境”改善,对她这样出身不好,又孤身带着弟弟的人而言,有多么重要。它不仅是一种便利,更是一种保护。

很快,她就收到了周丽寄来的照片。仔细收好照片,她给周丽寄了一包红糖,并附上了一封诚挚的感谢信。

这天下午,周营长找顾清如谈话。

原来是报纸见报后,上面领导觉得是个不错的典型,想要加以宣传。

团部宣传干事特地打电话来营部作了表扬,并提出要对她进行一次采访。周营长让她准备一下,明天下午去一趟团部,配合宣传工作。

顾清如听罢,点头应下。趁机,她提出想要请假半天,带弟弟去团部看看小学的情况。

因为王裕华那边传来消息了,说团部小学有名额。她想趁此机会实地了解一下,如果条件合适,开春就送弟弟入学。

周营长斟酌一番,点头答应了,还给了顾清如写了一张介绍信。

他将介绍信递给她,语气缓和提醒道:“出名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分寸。”

“你踏实做事,组织自然看得见。别太张扬,回答问题实话实说就行。”

他顿了顿,又补充一句,“去了团部,不只是代表你自己。”

顾清如认真听着,心里明白,这些话是真心替她着想。

她轻轻点头,语气诚恳:“谢谢周营长提醒,我记住了。”

离开后,顾清如就给王裕华打了电话,约好第二天在团部见。

清晨,天还灰蒙蒙的,寒风刺骨。

顾清如给弟弟裹上厚厚的棉袄和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便带着他搭上了去团部的卡车。

一路上,凛冽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车篷,但顾清如姐弟怀揣着期盼,倒也不觉得有多难熬。

团部门口,王裕华早已等候多时。

他搓着手,哈着白气,一看见顾清如姐弟,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小顾同志,这是你弟弟吧?看着小家伙就精神。”

顾清如看着王裕华冻得通红的鼻子和耳朵,不好意思的说,

“王主任,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没冻坏吧?”

王裕华说,“没事,叫我王大哥就行了。咱们要不要直接去小学看看?”

“哎,王大哥。”顾清如自无不可,她来团部的计划就是上午安排好弟弟的事情,下午去宣传科。

三人踩着积雪,在王裕华的带领下朝着团部小学走去。

王裕华的目光落在顾清如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敬佩,“报纸我看了,不简单啊!又是立功又是登报,这下子你弟弟入学的事情,肯定稳了!”

顾清如低调的道谢。

看到顾清如不张扬的态度,王裕华的心放到了肚子里去了。

第一次接触时,她救了自己爱人淑芬,王裕华作为回报请她来家里吃一顿饭,合情合理。

并且,她还带着连队小姐妹一起,避免了闲话。

之后在农五师,她询问弟弟上团部小学的事情,王裕华一口答应下来,是想还了她这份人情。

王裕华其实还是有些担心,和顾清如走的太近,可能会被人说成“政治觉悟不高”、 “界限不清”、甚至“敌我不分”。 毕竟在这个年代,立场和关系都格外敏感。

而她现在的身份,和第一次见面时已经截然不同了,不光立了二等功,还上了报纸。

一个被组织认可、立功受奖的人,早已不再是“需要提防”的对象,王裕华心中的警报彻底解除。

如今,与顾清如的往来,不再是“界限不清”,反而可以被解读为“关心英雄”、“支持模范”。官方的背书。

所以他才会热情邀请他们来考察团部小学,还天寒地冻地在门口等着接待。

这一切的行为背后,除了为人的善意,也有着政治智慧。

王裕华领着他们穿过团部大院,来到小学。

团部小学设在团部的一排红砖房里,砖房前面还有个不大的操场供孩子们活动。

寒假期间,大多数孩子都回了家,教室里,只有一个班在上课,其余的房间都静悄悄的。

顾清如和弟弟站在教室窗外,透过结着薄霜的玻璃向里望去。

教室不大,铁皮炉子烧得正旺,热气在玻璃上凝成一层白雾。

一个女老师正带着孩子们朗读红宝书,孩子们年纪参差不齐,却都坐得笔直,声音响亮而整齐。

王裕华站在一旁低声解释,“这些都是双职工家庭,父母都在岗位上忙,假期没人管,学校就组织了学习班,方便大家。”

顾清如看着整齐的课桌、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鲜红大字标语,还有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心里有些触动。

相比之下,营部托儿所只是食堂后面开辟出来的一间小屋子,狭小不见阳光,孩子也多是年幼的婴幼儿,环境嘈杂,远不能与这里相比。

王裕华又带几人去看了一间学校宿舍,不大的房间,靠墙摆着六张高低床,简陋但整洁。

若是弟弟能来这读书,那可就太好了,她也更加没有后顾之忧了。

唯一担心的是,弟弟才六岁,一个人住宿舍还是有点不放心。

出了宿舍,弟弟睁大眼睛,看着操场上几个正在扫雪的孩子,眼里满是向往。

她低头看了眼弟弟,小家伙搓着手,呵出一口白气,轻声说:“姐,我想在这儿上学。”

顾清如点点头,心中已有决断,要让青松转来这儿。

王裕华很擅长察言观色,不然也做不到后勤副主任。他不等顾清如开口,就主动提出带顾清如姐弟去张校长那里,顾清如欣然应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