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325章 银兔

民间故事选集 第325章 银兔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在我十岁那年的记忆里,有一个画面始终鲜活如昨,它不像其他童年往事那般渐渐褪色,反而随着年岁增长,愈发清晰,带着一种神秘的银辉,烙印在我的心底。那就是一只银光闪闪的兔子,和那个小得不可思议的石头缝。

我的家乡,坐落在黔北群山环抱的一个小山村里,地名朴实,叫落星屯。老一辈人说,古时候有星星掉在这里,才得了这么个名字。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白墙青瓦,依着山势,错落在一片缓坡上。坡下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名叫玉带河。村后则是连绵的青山,林木蓊郁,我们称之为后山。那里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充满了各种神奇的传说,关于山精树怪,关于狐仙鬼魅,当然,也关于月亮上那只捣药的玉兔。

那年,正值中秋前后,天高云淡,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像一块温润无瑕的白玉盘,清辉洒满人间,连地上的鹅卵石都看得分明。按照我们那儿的习俗,中秋夜里,孩子们要把供过月亮的“月光粑”(一种用糯米做的,印着月亮、桂树或兔子图案的饼)穿在竹竿上,跑到田埂间、山坡上,对着月亮挥舞,据说这样能得到月神的祝福,来年眼明心亮。

我就是在那天晚上,见到了它。

彼时,我刚刚和小伙伴们疯跑了一阵,手里的月光粑早已下了肚,只剩竹竿还攥在手里。贪玩忘了时辰,眼见着月上中天,夜色渐深,我才想起该回家了。为了抄近路,我独自一人拐进了后山脚下那片平日里不太敢单独走的乱石坡。

那里怪石嶙峋,白天看着都觉着有些阴森,各种形态的石头张牙舞爪,在月光下更是被拉长了影子,仿佛潜伏的巨兽。我心里有些发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嘴里胡乱哼着不成调的歌谣给自己壮胆。

就在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碎石路上时,眼角的余光忽然被一抹亮色吸引。我猛地转头,看向右侧不远处一块巨大的、像卧牛一样的青黑色岩石旁边。

那里,蹲着一只兔子。

它通体笼罩着一层柔和而明亮的银光,仿佛自身就是一个发光体,将那一片区域都照亮了。那不是月光反射的感觉,而是它本身在发光。它的毛发看起来无比丝滑,像是最上等的银缎,眼睛则像是两颗嵌上去的红宝石,却又不是那种血腥的红色,而是温暖、剔透,像两滴硕大的、会发光的晨露。它并不怕我,只是静静地蹲在那里,歪着头,用那对红宝石般的眼睛望着我。

我惊呆了,手里的竹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是玉兔?月亮上的玉兔跑下来了?童年的传说瞬间涌入脑海,混合着巨大的惊奇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喜悦。我忘了害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抓住它!或者,至少靠近它,看得更清楚些!

我小心翼翼地,几乎是屏住呼吸,向前挪动了一步。

那银兔见我动了,耳朵微微抖动了一下,并不立刻逃跑,而是轻盈地转过身,开始不紧不慢地朝着乱石坡的深处跳去。它跳跃的姿态优美极了,每一次落地,四足仿佛都不沾尘埃,身上洒落的银辉在空气中划出流动的光痕。

我立刻追了上去。

它在前面跳,我在后面追。它的速度似乎总是不快不慢,刚好让我能跟上,却又始终保持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我跑得快些,它也快些;我慢下来喘口气,它也会停下来,回头望我一眼,那眼神里似乎带着某种鼓励,又或者是……引导?

我们就这样一前一后,在月光下的乱石坡中穿梭。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银兔经过时,仿佛都变得温顺了,它们投下的阴影也似乎不再可怖。风声在耳边掠过,夹杂着我自己的心跳声和脚步声。我完全沉浸在这场奇异的追逐中,忘了时间,忘了周遭的一切,眼里只有那团跳跃的、梦幻般的银光。

不知跑了多久,银兔引着我来到了山坡背面一处更为偏僻的地方。这里有一面巨大的石壁,因为常年的风雨侵蚀,表面布满了裂纹和孔洞。石壁底部,堆积着许多从上方剥落下来的石块。

那银兔跑到石壁前,身影一闪,似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停顿了一下。我生怕跟丢,赶紧加快步伐冲过去。只见它面对着一块半嵌在土里、颜色深褐、大约有磨盘大小的石头。那石头表面有一个裂缝。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我离它只有几步之遥,几乎以为伸手就能触碰到它那银光闪闪的毛发时,它猛地向前一窜,整个身体仿佛化作了一道流动的银色水银,倏地一下,就钻进了那个石头缝里!

消失了。

就那么一瞬间,无影无踪。那团照亮了我一路的银光,也随之湮灭,周围恢复了正常的月光照明,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我的幻觉。

我愣住了,站在原地,好半天没反应过来。我使劲揉了揉眼睛,凑到那块大石头前,蹲下身,仔细查看。

没错,石头确实很大,很坚实。而它上面的那个裂缝……我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心里咯噔一下。

那裂缝极其狭窄,最宽的地方,大概也就……也就只有一颗大汤圆那么大!对,就是过年时吃的那种,馅料饱满、白白胖胖的大汤圆!别说是一只看起来颇为健硕的兔子,就是一只小老鼠,想钻进去也绝无可能!

我趴在地上,歪着头,努力把眼睛凑到那条缝隙前,使劲往里瞧。里面黑黢黢的,深不见底,什么也看不见。我捡起一根细树枝,小心翼翼地往里探,探进去不到一寸,就卡住了,动弹不得。

这怎么可能?!

我百思不得其解,围着那块大石头转了好几圈,用手拍打着石面,又把耳朵贴上去听,里面寂静无声,没有任何动静。那只那么大的、发着银光的兔子,怎么就从这个仅容一颗汤圆通过的缝隙里钻进去了?它难道是虚无的?是气体?可它明明那么真实,那银光,那红宝石般的眼睛,那跳跃的姿态……

我在那里逗留了许久,直到月亮西斜,山风变冷,才带着满腹的疑团和一丝莫名的失落,一步三回头地走回了家。

这件事,成了我童年最大的未解之谜。我把它讲给小伙伴听,他们大多笑我眼花,或者编故事。讲给大人听,父母责怪我贪玩晚归,说我看花了眼,把月光下的普通野兔当成了宝贝;村里的老人则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有的说:“崽儿啊,你是碰到有灵性的东西喽,那是月宫的仙兔,下来办事的,凡人看不透。”还有的说:“那石头缝,看着小,里面说不定别有洞天呢,像《桃花源记》里说的那样,‘初极狭,才通人’,后面就开阔了。”

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但都无法真正解答我心中的困惑。那只银兔和那个石头缝,像一枚奇特的种子,深深埋在了我的记忆里。

时光荏苒,我渐渐长大,离开了落星屯,到城里读书、工作。都市的喧嚣和生活的奔波,让许多童年记忆变得模糊,但关于银兔的那一晚,却始终清晰。它成了我心底一个柔软的、闪着微光的秘密角落。

直到多年以后,我因工作关系,结识了一位研究民俗学和地方志的老先生,姓秦。秦老先生学识渊博,尤其对各地的民间传说和奇闻异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次闲聊中,我无意间提起了童年这段匪夷所思的经历。

秦老先生听得很仔细,眼睛越来越亮。他呷了一口茶,缓缓说道:“你这经历,听起来离奇,但在我们这一带的古老传说里,倒也不是无迹可循。”

他告诉我,在我们家乡那片区域,古时被称为“望月之地”,山中多产一种奇特的“月影石”,据说能感应月华,甚至能与月宫产生某种微妙的联系。而关于玉兔的传说,除了广为人知的捣药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版本。

“相传,月宫玉兔,并非只有一只,”秦老先生的声音带着一种讲述古老故事的悠远感,“它是一个族群,负责守护月亮的‘清辉’和‘净念’。偶尔,会有年幼的、或者特别调皮的小玉兔,顺着月华流淌的轨迹,偷跑到人间来玩耍。它们并非实体,而是‘月精’所化,是纯粹的能量体,形态可随心意变化,聚则成形,散则成气。”

“能量体?聚散成形?”我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对,”秦老先生点点头,“所以你看到它银光闪闪,那是月华凝聚的光辉。它引你追逐,或许并非恶意,可能只是觉得好玩,也可能……是你身上有什么特质吸引了它,比如,孩童的纯净之心?它钻入石缝,并非钻入物理的孔隙,而是它所化的能量流,找到了一个可以回归月宫或者通往它藏身之处的‘节点’。那个石头缝,看似极小,但对于能量体而言,或许就是一个足够宽敞的‘门户’。那块石头,很可能就是一块罕见的‘月影石’,是连接两个空间的媒介。”

秦老先生的解释,为我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它没有给出一个科学的、物理层面的答案,却在我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记忆层面,提供了一个能够自洽的、充满想象力的诠释。那只银兔,或许真的不是凡俗之物,它选择以那样的方式出现和消失,本身就超越了日常的经验范畴。

去年秋天,我回了一趟落星屯。父母老了,村子也变了许多,通了公路,盖了不少新楼,但后山那片乱石坡,大抵还是旧时模样。

我凭着记忆,独自一人再次走上了那条月光下追逐银兔的小路。时过境迁,景物依稀,费了一番周折,我终于在那面熟悉的石壁下,找到了那块深褐色的大石头。

它还在那里,岁月在它身上又添了几分沧桑的痕迹。我抚摸着冰凉的石头表面,目光落在了那条狭窄的、依然只有大汤圆大小的裂缝上。

我的心很平静,没有了童年的焦躁和不解。我伸出手指,轻轻触摸那道缝隙的边缘,粗糙而坚实。

我忽然不再执着于去想“它究竟是怎么钻进去的”这个问题了。或许,就像秦老先生说的,那是一个凡俗目光无法理解的“节点”。又或许,那晚的奇遇,本就是月光、童心、古老传说与山村秘辛共同编织的一个幻梦,一个独属于我的,关于纯真、好奇与天地灵犀的梦。

我坐在石头旁边,直到夕阳给群山镶上金边。晚风拂过,带来草木的清香。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团银光,在渐浓的暮色里,一闪而过。

那只银兔,它或许一直就在那里,在月光能照到的任何地方,在童年记忆的深处,在每一个相信奇迹的心里。它从一个不可思议的缝隙钻入,却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更神秘世界的窗。而那扇窗后的风景,足够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味和探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