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318章 生死轮回

民间故事选集 第318章 生死轮回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长白山下,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里有位九十高龄的萨满,人称柳奶奶。她临终前,把孙女柳儿叫到跟前,气息微弱却目光炯炯:“柳儿啊,奶奶要走了,去那个世界瞧瞧。记住,婴儿的哭声是另一种语言,只是我们听不懂罢了。”

柳儿泪眼婆娑:“奶奶,您说什么呢?”

柳奶奶苍老的脸上浮现神秘的笑容:“听说咱们这儿的葬礼,在另一个世界就是出生。婴儿为啥一出生就哭?因为他刚刚在上一个世界经历着自己的葬礼,伤心着呢,结果转眼就在下一个世界被生出来了。咱们听不懂他的哀伤,还欢天喜地庆祝他的诞生。”

柳儿听得怔住了。柳奶奶继续道:“我这一辈子,接生过二百零三个孩子,送走过一百九十八位老人。我总觉得,生死之间,有一条咱们看不见的路。柳儿,你有‘那个天赋’,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也许有一天,你能弄明白这个道理……”

话没说完,老人就闭上了眼睛,神情安详得像初生的婴儿。

柳儿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整个村子。

就在同一时刻,百里外李家屯的李家媳妇正在经历难产,已经挣扎了两天一夜,接生婆摇头说怕是凶多吉少。就在柳奶奶咽气的那一瞬间,产妇突然感到一阵轻松,紧接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了夜空。

“生了!生了!是个闺女!”接生婆惊喜地叫道。

奇怪的是,这女婴哭得特别伤心,泪珠大颗大颗滚落,不像寻常新生儿那样干嚎无泪。接生婆嘀咕:“怪事,我接生四十年,从没见过一出生就流泪的娃娃。”

女婴被取名盼娘,因为她母亲生产后虚弱,盼了好久才盼来这个女儿。

柳儿埋葬了奶奶,村里人为柳奶奶举办了最隆重的葬礼。柳奶奶是村里最后一位萨满,大家都说她能通阴阳,懂鸟语,能与山神对话。如今她走了,靠山屯少了一份灵气。

柳儿继承了奶奶的房子和几本破旧的笔记。笔记里记载着柳奶奶一生的见闻和思考,其中一页写道:“今日接生王家庄王顺媳妇的男婴,孩子哭声悲切,似在诉说别离之苦。我恍惚听见‘别埋我,我还活着’几个字,惊出一身冷汗。想起三日前曾为三十里外张家庄一张姓老者送葬,老者面容如生,仿佛只是沉睡。或许……”

笔记到这里中断了,柳儿看得心惊肉跳。

七天后,柳儿去长白山采药,听见一阵极其悲切的婴儿哭声,循声找去,竟是一只母狼难产而死,留下两只奄奄一息的小狼。柳儿心善,将小狼抱回家照料。喂食时,她惊讶地发现,自己能听懂狼崽的哀鸣——那声音在她耳中竟化作断断续续的话语:“娘亲……不动了……好冷……”

柳儿想起奶奶说她有“那个天赋”,心中震撼不已。

盼娘渐渐长大,成了李家屯最特别的姑娘。她不爱笑,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每到清明、中元这些祭奠先人的节日,她就莫名地情绪低落,一个人跑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发呆。

有人问她为什么,她摇摇头说:“不知道,就是心里堵得慌,想哭。”

更奇怪的是,盼娘七岁那年,村里来了个走街串巷的货郎,盼娘一见他就躲到母亲身后,浑身发抖。货郎走后,她才小声告诉母亲:“那个人身上有土的味道,坟墓里的土。”

母亲只当孩子胡说,没放在心上。

柳儿在奶奶去世后,成了靠山屯的接生婆。她发现自己确实有特殊的天赋——每当接生时,她能隐约听懂婴儿哭声中的含义。那不仅仅是饥饿或不适的表达,而是真切的悲伤与别离之苦。

一次,她为邻村赵家接生一对双胞胎。第一个男孩出生时哭声震天,柳儿清晰地听见:“我的船!我的船沉了!”第二个女孩出生时则呜咽着:“完了,全完了……”

三个月后,有消息传来,百里外的临江县发生渡船倾覆事件,一艘客船沉没,船主和妻子双双遇难,奇怪的是两人的尸体始终没有找到。算算时间,正好是赵家双胞胎出生的时候。

柳儿心中骇然,奶奶的猜想可能是真的。

盼娘十六岁那年,许配给了靠山屯村长的儿子。订婚那日,柳儿作为村中受人尊敬的长辈出席。当盼娘走进屋时,柳儿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奶奶?”柳儿失声叫道。

盼娘的模样,竟与柳儿记忆中年轻的奶奶有七八分相似!

盼娘被柳儿的反应吓了一跳,怯生生地问:“柳奶奶,您怎么了?”

柳儿稳住心神,笑道:“没什么,手滑了。孩子,你长得很像我一位故人。”

订婚后,柳儿与盼娘渐渐熟络起来。柳儿发现盼娘不仅容貌像奶奶,连一些小动作、说话的语气都像。更让柳儿惊讶的是,盼娘无师自通地认识许多草药,有时柳儿采药,盼娘竟能指出哪些能治什么病,说得头头是道。

“谁教你的?”柳儿好奇地问。

盼娘茫然地摇头:“不知道,好像天生就知道。”

一天傍晚,两人在柳儿家翻看柳奶奶留下的笔记。盼娘拿起一本破旧的册子,随手翻开一页,轻声念道:“生死如门,从此入者从彼出,从此出者从彼入……”

柳儿震惊地看着盼娘:“你识字?”

盼娘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也愣住了:“不,我不识字啊……”

可是那页笔记上,明明写着这些文字!

柳儿心中涌起一个大胆的猜想:难道盼娘就是奶奶的转世?如果奶奶的猜想是对的,那么这个世界的葬礼,在另一个世界就是出生。奶奶在这里的葬礼,正是盼娘在另一个世界的出生!

柳儿把这个猜想藏在心里,默默观察着盼娘。

一年后,盼娘出嫁了。婚礼当天,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全村人都来庆贺。盼娘却坐在花轿里默默流泪,不是寻常新娘离家的伤感,而是一种深不见底的悲哀。

拜堂时,盼娘的眼泪止不住地流,弄得宾客们窃窃私语。新郎尴尬地小声问:“盼娘,你怎么了?”

盼娘哽咽道:“我不知道,就是心里难受,好像这一切都经历过,又好像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洞房花烛夜,盼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她是一位年老的萨满,正在对一位年轻的姑娘交代后事。她说:“婴儿的哭声是另一种语言,只是我们听不懂罢了……”

第二天醒来,盼娘把梦境告诉柳儿。柳儿听后,双手颤抖,这正是奶奶临终前对她说的话!

柳儿终于确信,盼娘就是奶奶的转世。

然而,好景不长,盼娘婚后第二年,长白山区爆发山洪,靠山屯和李家屯都遭了灾。盼娘为了救一个被困的孩子,被洪水冲走,等找到时,已经气息全无。

盼娘的葬礼上,柳儿哭成了泪人。她不仅为盼娘悲伤,也为这个看似无休止的生死循环感到悲哀。如果生死只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过渡,为何还要让灵魂记得前世的片段,承受这无谓的伤感?

就在盼娘下葬的同一时刻,三百里外的一个小镇上,一位产妇生下了一个男婴。婴儿一出世就哭得撕心裂肺,接生的大夫惊讶地发现,这孩子的眼角竟然挂着泪珠。

“这孩子,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大夫摇头感叹。

男婴被取名忆郎,因为他出生时,脸上有一种不符合男婴的、类似母性的哀愁。

忆郎三岁时,说出了第一句完整的话:“我是柳奶奶。”把家人吓得够呛。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不再说这些奇怪的话,但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始终伴随着他。

柳儿在盼娘去世后,决定远行。她要验证奶奶的猜想,追踪生死之间的线索。她走遍了长白山区的村村寨寨,记录下每一个新生儿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也记录下每一位老人去世的时间和地点。

十年下来,柳儿记录了近千个生死案例。通过分析,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大约有七成的新生儿,其出生时间与百里内某位老人的去世时间高度吻合!而且这些婴儿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出生时哭声特别悲切,有些甚至会流泪。

柳儿还发现,这些婴儿长大后,或多或少会表现出与前人类似的习性、技能甚至记忆片段。

五十岁那年,柳儿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送魂婆”,既能接生,又能送终。她总能在适当的时机,安慰那些悲伤的灵魂,也安慰那些哭泣的婴儿。

一次,她为一位百岁老人送终。老人弥留之际,紧紧抓住柳儿的手:“我怕,怕过了那道门,就什么都忘了。”

柳儿轻声安慰:“过了那道门,您会以新的方式记住一切。就像冬天过后是春天,树叶落了又会发芽。”

老人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同一时刻,邻村一户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婴。女婴不哭不闹,只是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接生婆拍了她好几下,她才勉强哭了两声,但那哭声里没有悲伤,只有一丝无奈。

这户人家请柳儿去看看孩子。柳儿一到,女婴就对她露出了一个类似微笑的表情。柳儿轻轻抱起女婴,在她耳边低语:“欢迎回来。”

女婴的父母惊讶地问:“柳奶奶,您说什么?”

柳儿笑而不答。

在返回靠山屯的路上,六十五岁的柳儿在一处山涧边休息时,遇见了十八岁的忆郎——他已是游走四方的年轻萨满,专门为人化解疑难,尤其擅长安抚受惊啼哭的婴儿。

两人一见如故,坐在溪水边畅谈了一天一夜。忆郎说:“我从小就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我的‘家’在长白山方向。我脑子里总有一些不属于我的记忆,比如如何采药,如何接生,如何为逝者送行。”

柳儿微笑着说:“我知道你是谁。”

忆娘平静地回答:“我也知道您是谁,柳儿姐姐。”

两人相视而笑,泪中带笑。

柳儿把奶奶的笔记和自己几十年的记录都交给了忆郎:“该由你继续这个使命了。”

忆郎接过厚厚的笔记,郑重地点点头。

柳儿在七十岁那年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她沐浴更衣,端坐在奶奶曾经离世的那铺炕上,周围围满了她接生过的孩子和他们的后代。

“不要哭,”柳儿安详地说,“我只是要去参加另一个世界的诞生礼。如果有一天,你们遇见一个天生带着忧伤的孩子,也许那就是我。不要为他的悲伤而悲伤,也不要为他的哭泣而担心,那只是因为他刚刚告别了一个世界。”

说完,她缓缓闭上了眼睛。

就在那一刻,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一位产妇生下了一个女婴。女婴哭声洪亮,泪如雨下,接生婆惊讶地说:“这娃娃,哭得像是活过一辈子似的。”

女婴的爷爷——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抱过孙女,轻声哄着:“哦,不哭不哭,不管前世经历了什么,这辈子都会好好的。”

说来也怪,女婴听到老人的话,竟然真的止住了哭泣,只是睁着泪眼朦胧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而在长白山下,忆郎为柳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上,他告诉众人:“在这个世界的葬礼,在另一个世界就是出生。我们在这里送别柳奶奶,在另一个世界,正有一群人在欢庆一个新生儿的诞生。他们听不懂她的哀伤,正如我们听不懂婴儿的哭声。”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一个孩子天真地问。

忆郎摸了摸孩子的头:“我们只要记住,生死不是终点,而是通道。对逝者心怀敬意,对生者满怀喜悦。当我们理解这一点,就能在听见婴儿哭泣时,多一份体贴;在送别亲人时,少一份悲伤。”

葬礼结束后,忆郎站在山头,望着远方的云海,轻声说:“柳儿姐姐,一路走好。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另一个世界的诞生礼上重逢。”

山风拂过,带来远方的气息,仿佛有婴儿的啼哭和欢庆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诉说着生死之间永恒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