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289章 山中奇遇

民间故事选集 第289章 山中奇遇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妈她们那个不算太大的镇子上。镇子边上,环绕着连绵的青山,我们那里管它叫“老黑山”。山深林密,里面藏着不少老辈子传下来的精怪故事。今天要讲的,就是其中一桩关于我认识的王叔的、让人脊背发凉又最终安然无恙的奇事。

王叔,大名叫王建国,是个热心肠又带点执拗的汉子。他和我舅舅是打小光屁股玩到大的交情,两家走得特别近。王叔没啥别的爱好,就喜欢在闲暇时钻老黑山,有时是采点山货,有时,用他的话说,是去“活动活动筋骨”——也就是下套子抓点野兔、山鸡之类的小动物,给家里的餐桌添个野味。

王婶呢,是个典型的贤惠女人,性子温和,但胆子小。她总是不太赞成王叔往深山里跑,尤其是傍晚还不回家的时候。她常念叨:“建国,那老黑山邪性着呢,老辈子人说多少回了,山里有东西,你别老是不信邪。” 王叔每次都是哈哈一笑,用粗糙的大手一挥:“妇道人家,懂啥?那都是迷信!山里空气好,我心里有数。”

事情就发生在几年前的一个深秋。那天是周六,天高云淡,是个上山的好天气。王叔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拎上他的那个旧帆布包,里面装着绳索、几个铁丝套子,还有一壶水和几个馒头,跟我王婶打了声招呼:“我进山转转,赶天黑前准回来。” 王婶倚着门框,看着丈夫的背影消失在镇口通往山脚的小路上,心里莫名地掠过一丝不安。

秋天的日头落得早。眼看着西边的天空从橘红变成绛紫,最后隐入墨蓝,暮色像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笼罩下来。镇子里家家户户的灯火次第亮起,飘出晚饭的香气。王婶已经把饭菜热了第二遍了,桌上的炒菜都快没了热气,却还不见王叔的人影。

“说好了天黑前回来的……”王婶心里的那点不安逐渐扩大,变成了一种焦灼。她走到院门口,朝着黑黢黢的老黑山方向张望,那里只有一片沉沉的夜色和风吹过松林的呜咽声。她回到屋里,拿起家里的座机电话,拨通了王叔那个老式诺基亚手机的号码。

“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听筒里传来的冰冷女声,让王婶的心猛地一沉。王叔虽然用手机不讲究,但进山前总会把电充满,生怕家里有事联系不上。关机?这太不寻常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蛇,缠绕上她的心头。

她再也坐不住了,先是打电话给了我舅舅家。我舅舅一听这情况,也觉得不对劲。“建国不是没谱的人,说回来肯定回来,电话还打不通,别是真出啥事了!”我舅舅撂下电话,立刻又叫上了隔壁两个平时也常和王叔一起上山、身强力壮的邻居,三个人抄起手电筒,就要进山去找。

那时候我们镇子上还没那么多车,夜里进山寻人,全靠腿脚和嗓子喊。我舅舅他们几个人,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王叔常走的那条山路往上寻。手电的光柱在浓密的树林里划来划去,惊起几只夜栖的鸟。他们一边走,一边扯着嗓子喊:“建国——!王建国——!你在哪儿呢——!”

呼喊声在山谷里回荡,传出去老远,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不知名虫豸的鸣叫。山里的夜,静得让人心慌,那黑暗仿佛是有重量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手电的光所能照到的地方有限,光线之外,是无边的、未知的漆黑,仿佛藏着什么东西,正无声地注视着这几个闯入者。我舅舅后来说,当时他心里也直打鼓,老辈子传下来的那些关于山里“**子”、“山魈”之类的故事,不受控制地往脑子里冒。

就在他们沿着山路找到半山腰一片平时很少有人去的乱石坡附近,正商量着要不要分头找找看时,我舅舅的手机突然刺耳地响了起来。在这寂静的山夜里,显得格外突兀。他赶紧掏出来一看,屏幕上赫然显示着“王建国”三个字!

我舅舅又惊又喜,连忙按下接听键,还没来得及开口,电话那头就传来了王叔的声音,只是那声音听起来有些异样,带着一种刚睡醒的沙哑,还有一丝残留的惊悸。

“喂……老李(我舅舅姓李),是我,建国。”

“建国!你个混球跑哪儿去了!你媳妇都快急死了!我们都在山上找你呢!”我舅舅对着电话吼道,既是放心,又是来气。

“我……我没事,人没事。”王叔在电话那头喘了口气,然后开始讲述他这几个小时的离奇经历。他的叙述有些混乱,时断时续,但结合他后来清醒后的补充,整个事情的轮廓大概是这样的:

那天下午,王叔在山里转悠,一直没什么大收获。眼看太阳西斜,他打算再下一个套子就往回走。就在那片乱石坡附近,他隐约看到一只他从没见过的、非常漂亮的小动物。据他后来回忆,那东西体型不大,有点像小鹿,但毛色异常鲜亮,在夕阳余晖下甚至有点晃眼,尤其是那双眼睛,黑溜溜的,特别有神,直勾勾地看着他。

王叔当时心里一喜,觉得今天总算没白来,便想靠过去看个仔细,甚至想能不能捉住。可那小家伙机灵得很,看他靠近,转身就往林子深处跑。王叔不甘心,就在后面追。说来也怪,那小家伙跑跑停停,总是不远不近地吊着他,仿佛故意在引他往前走。

不知不觉,王叔就被越引越深,周围的景物越来越陌生,天色也迅速暗了下来。他完全忘了时间,也忘了要回家这回事,整个人的心神好像都被前面那个跳跃的、漂亮的小身影给抓住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跟上去,看清楚。

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也不知道是咋了,就好像魔怔了似的,眼里、心里,就只剩下前面那个东西了,它走走停停,我就跟着,周围啥样都顾不上看,也不觉得累,不觉得怕。”

他就这么跟着,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到了一片他完全认不得的地方。四周是参天的大树,枝叶茂密得连星光都透不下来,漆黑一片。只有前面那个小动物,身上似乎带着一层朦朦的光,成了这黑暗里唯一的指引。

就在他深一脚浅一脚,全神贯注跟着那点“光”往前走的时候,突然,脚下一绊!“噗通”一声,他整个人结结实实地摔了出去,额头不知道撞在了什么东西上,一阵剧痛。

就是这一疼,让他猛地一个激灵!

就好像大梦初醒,又像是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他一下子“回魂”了。眼前那引导他的、带着光的小动物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环顾四周,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和完全陌生的山林。刚才那一段被引导着行走的记忆清晰却又模糊,清晰的是过程,模糊的是那种被操控心神的感觉。

他摸了摸撞痛的额头,还好,只是起了个包。他挣扎着爬起来,这才感觉到浑身酸痛,又冷又饿。他赶紧掏出手机,发现不知何时已经自动关机了,可能是天冷电量掉得快。他尝试着开机,幸好,还能打开,一有了信号,立刻就给我舅舅回了电话。

听完王叔这匪夷所思的自述,我舅舅他们几个在电话这头都愣住了,后背一阵发凉。这分明就是老人们常说的“鬼打墙”,或者就是被什么山精野怪给“迷”住了啊!

问清了王叔大致的方向(他其实离我舅舅他们并不太远,就在那片乱石坡的另一侧),几个人赶紧循着声音找了过去。果然,在一丛灌木后面找到了瘫坐在地上、一脸惊魂未定、额头还肿着个大包的王叔。

把他搀扶回家,王婶看到丈夫这副模样,又是哭又是笑。王叔喝着热水,缓过劲来,把经历又细细地说了一遍。这回,连他自己都感到后怕不已。

“我现在算是信了,”王叔叹着气,心有余悸地说,“老辈子传下来的话,不是没道理的。那山里,是真有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那玩意儿,就是用那种小动物的样子引我呢,要不是那一跤摔疼了把我惊醒,还不知道要被引到什么地方去,说不定就掉下哪个山崖了……”

这件事之后,王叔像是变了一个人。他那个装套子的旧帆布包被束之高阁,再也没有用过。他依然会去老黑山,但只在山脚近处人烟多的地方散散步,采点蘑菇野菜,绝不往深里去。而且,无论天气多好,他一定会在太阳落山前回到家。

有时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提起这桩旧事,王叔总会摸着额头上那个已经不太明显的疤痕,感慨地说:“人啊,还是得有点敬畏之心。有些东西,你不信,它可能也存在。那次要不是摔那一跤,我这条命,可能就真的交待在山里了。”

而我妈每次跟我讲起这个故事,最后总会加上一句:“所以啊,你们年轻人别总觉得天老大你老二,对这天地自然,还是得存一份敬畏。老黑山那么大,那么深,谁知道里面到底住着些什么呢?”

王叔的这段经历,成了我们镇子上又一个口耳相传的现代版“山野奇谭”。它不像那些年代久远、真假难辨的传说,它就发生在身边,当事人大家都认识,由不得你不信几分。它提醒着每一个想要深入老黑山的人:山林的魅力背后,或许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需要敬畏的神秘力量。而有时候,能把你从危险边缘拉回来的,或许就是那幸运而又及时的一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