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282章 蕉林夜话

民间故事选集 第282章 蕉林夜话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清咸丰年间,永州府有个叫陈文远的书生,因家道中落,辗转来到零陵县梧桐镇,在一处废弃宅院安顿下来。院子久无人居,唯有一片茂密芭蕉林格外惹眼,那些蕉叶大如蒲扇,遮天蔽日,即便酷暑正午,院内也清凉如水。

陈文远初来乍到,不知当地风俗。一日,他见书房窗外一株老芭蕉叶已枯黄,便请来工匠欲要砍除。工匠闻言色变,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这蕉树少说也有十年光景,里头住着灵物呢。要砍,得先备上香烛果品,诚心祷告,请里头的主儿搬了家才行。”

文远听罢嗤笑:“子不语怪力乱神,读书人岂能信这些无稽之谈?”

工匠苦劝无果,宁可不收工钱也不愿动手。文远索性自己取了斧头,三下五除二将枯蕉砍倒。当蕉树倒地时,他似乎听见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环顾四周却空无一物,只当是风吹过蕉林的声响,不以为意。

是夜,文远正在灯下苦读,忽闻窗外传来女子啜泣声。他推开窗查看,月光下蕉影幢幢,哪有半个人影?如此接连三夜,每至子时便有哭声,扰得他心神不宁。

第四日,邻家老翁来访,见他面色憔悴,问起缘由,文远便将夜间异事相告。老翁听罢连连顿足:“先生定是冒犯了蕉灵!咱们这儿有个说法,三年以上的树木便是灵物居所,砍伐前需焚香告知,给它三日时间搬迁。您这般鲁莽,怕是把里头住着的灵物伤着了。”

文远这才心生忐忑,忙问破解之法。

老翁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今夜你备些香烛果品,在砍伐处诚心赔罪,看看能否平息怨气。”

当夜月圆,文远依言备了供品,在蕉树残根前深深作揖:“小生不知此地规矩,冒犯尊灵,还望海涵。”话音刚落,一阵清风拂过,蕉叶沙沙作响,似在回应。

回到书房,他刚坐定,便见一绿衣女子自蕉林中袅袅走出,对他盈盈一拜:“公子不必自责,我本寄居于此蕉,如今蕉树已枯,原也该另觅居所。只是我那孩儿尚幼,受此惊吓,连日啼哭,惊扰公子清梦了。”

文远这才恍然大悟,忙问:“不知夫人与令郎可需相助?”

女子道:“若公子真心相助,请在院中另植一株芭蕉,三日后月圆之夜,我自会搬去。”

文远满口应允。次日便买来一株茁壮蕉苗,细心种下。此后三日,他夜夜都能听见蕉林中似有细碎声响,如人窃窃私语,又如物品搬动。

第三日深夜,文远凭窗望月,忽见蕉林中升起点点萤光,如星河流动,缓缓汇入新植的芭蕉中。那株新蕉竟在月光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叶片,不过半个时辰,已长得比人还高。

自那以后,院中再无异响。更奇的是,文远夜读时,总觉神思清明,下笔如有神助。某夜他伏案小憩,梦中再见那绿衣女子,她含笑致谢:“蒙公子相助,我母子得以安居。观公子勤勉,特赠蕉叶三片,置于书匣中,可防蛀护书。”

文远醒后查看书匣,果然发现三片碧绿蕉叶,异香扑鼻,经年不腐。

时光荏苒,转眼文远在蕉林旁已住三年。这年夏天,永州大旱,数月无雨,田地龟裂,连院中芭蕉也蔫黄卷叶。里正召集乡民商议,请来道士设坛求雨,却毫无效果。

这夜,文远对月长叹:“若能得雨,救这一方百姓,陈某愿倾尽所有。”

话音未落,新植的那株芭蕉无风自动,绿衣女子现出身形,面色凝重:“公子仁心,令人感佩。我知三百里外有座云雾山,山顶有口甘露泉,取得泉水洒向空中,可化甘霖。只是此去山路艰险,更有毒蛇猛兽守护...”

不待女子说完,文远毅然道:“纵是刀山火海,也要一试!”

女子深深看他一眼,折下一片蕉叶,吹口气,蕉叶化作一叶轻舟:“乘此舟可日行百里。再赠你蕉扇一把,遇险时挥动,可护周全。”

文远星夜启程,果然次日黄昏便到云雾山下。他按女子指示,攀上陡峭山崖,果然见一汪清泉汩汩流淌。正要取水,忽听一声咆哮,一只吊睛白额猛虎跃出,拦住去路。

文远记起女子嘱咐,取出蕉扇连挥三下,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那虎被迷了眼,悻悻退去。他忙用随身葫芦装满泉水,匆匆下山。

回到梧桐镇已是第三日深夜,全镇百姓齐聚院外翘首以盼。文远登上高处,将甘露泉水洒向空中。说来也怪,那泉水遇风即化,顿时乌云四合,电闪雷鸣,倾盆大雨沛然而下。

久旱逢甘霖,百姓在雨中欢呼雀跃,文远却因连日的奔波劳累,加上雨中受寒,一病不起。

昏沉中,他感觉有人喂他汤药,勉强睁眼,只见绿衣女子守在床边,满面忧色。她轻声道:“公子为救百姓耗尽心力,我已用本命元气为你续命,只是...”

“只是如何?”文远虚弱问道。

“不瞒公子,我本山中修行千年的芭蕉精,为避天劫借居人间。如今为救公子,元气大伤,恐难维持人形。”女子叹息。

文远闻言泪下:“是陈某连累了你...”

女子摇头:“公子仁义,我心甘情愿。只是我儿尚不满百岁,今后还望公子多加照拂。”说罢,身形渐淡,化作点点绿光,消散在蕉林中。

次日,文远病愈,院中那株芭蕉却已枯萎。他悲痛不已,正要厚葬,却发现蕉根处有一嫩绿新芽破土而出。邻家老翁见状笑道:“先生不必悲伤,此乃芭蕉涅盘重生,三年之后,必又成林。”

文远自此悉心照料蕉苗,更在院中广植芭蕉。三年后,果然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蕉林。更奇的是,每逢月明之夜,常见一绿衣童子与一幼童在蕉林中嬉戏,见文远来,便蹦跳着躲入蕉叶后,只留下一串清脆笑声。

后来,陈文远高中进士,却辞官不受,回到梧桐镇开馆授徒。他第一课便教学生敬天爱人,善待万物,并将芭蕉精的故事代代相传。

至今,零陵一带仍保留着砍树前先告知的习俗。老人们常说,每一株老树里都可能住着一个与你我无异的灵魂,它们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人与自然之间那份古老的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