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270章 鬼寿十五载

民间故事选集 第270章 鬼寿十五载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第七夜了。

时间不再是滴答的秒针,而是一种粘稠的、包裹全身的介质。我知道我在下沉,从现实滑入那个固定的坐标——一片无边无际的灰雾,以及雾气中那个死寂的渡口。空气里没有味道,也没有风,只有一种恒定的、令人皮肤发紧的潮湿阴冷。脚踩在看似石板的地面上,却发不出丝毫声响,仿佛被这浓雾吞噬了一切活力。

他就在那里,如同前六夜一样。一艘破旧的木舟半搁在浅滩上,那个戴着宽大斗笠的身影佝偻着坐在船头,像一尊被时光遗忘的雕塑。斗笠压得极低,只能看见一个干瘪的下巴,肤色是那种失去生机的灰败。

我走过去,心知肚明这是梦,但每一次,那真实无比的触感——阴冷空气钻入鼻腔的刺痛,脚下虚浮的触觉——都让我产生一丝动摇。更动摇我的,是眼前这个“存在”。我强烈地感觉,他不是梦的造物,而是……别的什么。一个被困在我梦里的,鬼。

“又是你。”他的声音响起来,像粗糙的磨砂纸在朽木上来回刮擦,听得人牙酸。

我定了定神,努力维持着梦境特有的那种半是清醒半是迷离的状态。“等人?还是等机会?”我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随意,像是在梦呓。

斗笠微微动了一下,或许是在摇头,或许只是我的错觉。“不等。只是……停留。”

机会来了。我装作被梦牵引着发问,一个问题压抑了好几天,此刻脱口而出:“那……像你这样的,能停留多久?鬼,活多少年?”

沉默。雾霭仿佛更浓了。就在我以为他不会回答,或者这个梦即将崩塌时,那磨砂纸般的声音再次响起,异常清晰:

“十五载。一轮回,一枯荣,至多十五寒暑。”

十五?这个数字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我心湖,激起圈圈涟漪。太具体了,具体得不像是梦的胡言乱语。鬼的生命,只有十五年?那十五年之后呢?烟消云散?还是……

没等我继续追问,一种更大胆的念头攫住了我。既然他能回答这个,那别的呢?那些现实世界里虚无缥缈的东西?我舔了舔并不存在的干燥嘴唇,压低声音,像是怕被雾气之外的什么听见:“那……修仙呢?凡人想超脱,有没有真路?”

摆渡人枯槁的手指,指甲长而扭曲,带着污浊的颜色,缓缓抬起,指向灰雾深处。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更浓郁的、仿佛凝固的灰色。“万万卷道藏,恒河沙数法门……皆虚妄。”他的声音里似乎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嘲弄,或者说是悲悯,“唯有一部……是真的。”

我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疯狂地跳动起来,撞得胸口发疼。真的?竟然真的存在? “是哪一部?叫什么名字?”我急切地向前踏了一步,恨不得抓住他那枯瘦的手臂摇晃。

他收回手指,重新蜷缩起来,斗笠下的阴影更深了。“名……不重要。识者自识。”

雾气开始翻涌,远处仿佛有天光要透进来,梦境变得不稳定。我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躁感涌上心头,仿佛错过这次就再也没机会了。“告诉我!哪怕一个字!一个提示!”我几乎是在嘶吼,但在梦里,这声音也显得沉闷而无力。

摆渡人不再言语,像彻底变成了石头。但在梦境彻底破碎、现实的光影强行挤入的前一刹那,我似乎……似乎看到了那部“真经”的轮廓!它就悬在雾里,非金非玉,非纸非帛,散发着古老苍茫的气息。我甚至闻到了一股陈年的墨香,混合着说不清的草木清气。我伸出手,用尽全部意念去抓取——

指尖触到的,只有一片虚无。

然后,是眼皮上真实的刺痛感。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正好照在我脸上。我猛地睁开眼,弹坐起来,大口喘息,冷汗已经浸湿了睡衣的后背。

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我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早起的鸟鸣。梦醒了,清晰得可怕。渡口,灰雾,摆渡人,冰冷的对答……每一个细节都烙印在脑海里。尤其是那两个信息:鬼寿十五载。万法皆假,唯有一部真经。

我跌跌撞撞地爬起来,冲到书桌前,抓过纸笔,想要立刻记下那个经名。那个我几乎用尽全力才窥见一丝痕迹的名字!

笔尖悬在纸上,颤抖着。

空的。

大脑里一片空白。那个名字,那个最关键的信息,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彻底抹去了,连一点模糊的音节都没留下。我只记得我知道它存在过,记得那种即将得到的狂喜,但关于它本身,是一片彻底的、令人绝望的虚无。我攥紧拳头,指甲陷进掌心,疼痛感真实而尖锐,却丝毫无法帮助我回忆起那个名字。这种得到与失去在瞬间完成的嘲弄,几乎让我发疯。

接下来的日子,我活在一种割裂的状态里。白天,我像个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那个梦魇像背景噪音一样持续低鸣。夜里,我害怕入睡,却又隐隐期待,希望能再次回到那个渡口,问个明白。可自那之后,我再也没做过那个梦。一次也没有。仿佛那个摆渡人,那个渡口,连同那句谶语,都随着“十五载”期限的透露而彻底消失了。

“鬼寿十五载。”这句话像个魔咒,在我脑子里生根发芽。它是什么意思?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还是特指那个摆渡人?如果是规律,那十五年前死去的鬼,如今岂不是……我不敢深想。

而那部“真经”,更像一根卡在喉咙里的刺。它存在,它唯一,它曾离我那么近,可我失去了它。我开始疯狂地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一切关于修仙、道藏的冷僻知识。图书馆成了我除了家和公司以外待得最久的地方。我像着了魔一样,在成排的书架间穿梭,翻阅那些落满灰尘、无人问津的古旧书籍,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能触发我那被阻塞的记忆。

现实一次次让我失望。那些典籍要么故弄玄虚,要么陈词滥调,没有任何一本能给我那种梦中感受到的、“真”的触动。希望之火渐渐微弱,徒留无尽的疲惫和自我怀疑:或许,那真的只是一个过于逼真、逻辑自洽的梦?是我潜意识里的臆想?

直到今天。

又是一个周末下午,我鬼使神差地走进了市图书馆那个几乎从未踏足过的角落——地方志与古籍阅览室。这里光线昏暗,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和油墨特有的沉闷气味,读者寥寥无几。我漫无目的地沿着书架踱步,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一排排书脊,大多是些重新装订过的、内容枯燥的史料汇编。

就在最深处,一个紧挨着墙壁、光线最暗的书架底层,我停了下来。视线被一本书吸引。它没有像其他书一样整齐地立着,而是微微倾斜着塞在那里,书脊上没有任何题字,只有一种深褐色的、磨损严重的皮质封面。它看起来太旧了,而且……不像是图书馆的藏书,因为没有标签,没有编码。

一种莫名的冲动促使我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它抽了出来。书很轻,入手是一种干燥而脆弱的触感。封面果然是空白的。我迟疑了一下,翻开了扉页。

纸张泛黄得厉害,边缘有些脆化脱落。上面只有一行竖排的、手写的毛笔字,墨色也已黯淡。字迹是一种古怪的、带着某种难以形容韵律的字体。

而在这行字的下方,盖着一个模糊的朱红色印章,依稀能辨认出一个小小的日期。

我的呼吸骤然停止,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了。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死死攥住。

那个日期——

正是十五年前,一个平淡无奇的秋日。

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炸得我头皮发麻。我僵硬地站在原地,手指死死捏着那泛黄脆弱的纸页,不敢翻动,也不敢松开。十五年前……鬼寿十五载……万万卷中唯一真……

摆渡人磨砂般的声音和眼前这死寂的实物交织在一起,撞得我耳膜嗡嗡作响。这不是巧合。绝不可能是。

那么,这本书,就是……那部“真经”?

它怎么会在这里?是谁放在这最不起眼的角落?等了十五年,还是在等……我?

我强迫自己将目光重新聚焦在那行手写的字迹上,试图辨认。那古怪的笔画扭曲着,仿佛有生命般在纸上流动,明明是中国字的结构,却陌生得如同天书。我集中全部精神,一个字一个字地艰难解读,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就在我终于快要看清那书名究竟是什么的时候——

“啪。”

一声极轻微的脆响。是从书页内部发出的。

紧接着,在我惊恐的注视下,那行墨迹黯淡的书名,连同下方那枚朱红色的日期印章,就像被风吹散的沙画,开始从纸张表面迅速褪色、分解、消失。

不过两三秒的时间,扉页上变得一片空白。只留下一张更显枯黄、仿佛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历史的旧纸。

我猛地合上书,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胸腔。环顾四周,昏暗的阅览室依旧死寂,远处管理员的身影模糊不清,似乎无人注意到这个角落的异变。

这本书不能留在这里。

这个念头毫无征兆地冒了出来,强烈得不容置疑。我几乎是凭着本能,将这本突然变得“无名”的古籍迅速塞进了随身的帆布包里,动作快得近乎盗窃。帆布包沉甸甸地坠在身侧,那重量异常清晰,像揣着一块冰,或者说……一个秘密。

走出图书馆,午后的阳光明媚得刺眼,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却感觉周身裹着一层无形的隔膜,所有的声音和色彩都变得遥远而不真实。包里的那本书安静地躺着,但它存在感惊人,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它贴靠着我大腿的轮廓。

我没有回家。一种莫名的指引,或者说是一种残留的梦境惯性,驱使着我的脚步。我穿过来来往往的人群,走过熟悉的街道,目的地明确——是那个地方。 城市地图上毫不起眼的一个点,旧城区边缘,据说很多年前确实有一个废弃的货运码头,后来填平了,建起了现在的街心公园。而我梦中那个灰雾弥漫的渡口,其位置,与我此刻站着的这片草地,惊人地重合。

公园里孩童在嬉笑,老人在散步,一切都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没有灰雾,没有死寂的流水,更没有那个戴斗笠的摆渡人。

我走到一棵枝叶稀疏的老槐树下,靠着树干,慢慢滑坐到草地上。手指颤抖着,再次从帆布包里取出了那本书。空白的扉页在阳光下暴露无遗,那片空白, 现在充满了无数种可能,也充满了无尽的诡谲。

十五年。鬼寿。真经。

摆渡人的话,一字一句,在我脑中反复回响。如果“鬼寿十五载”是真的,那么,那个告诉我这些的摆渡人,他……还在吗?是已经消散于天地,还是……以另一种形式,“停留”着?

而这本书,这部“唯一真经”,它的出现,是轮回的结束,还是另一个开始?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它就这样出现在眼前?又为什么,在我即将看清它名字的瞬间,字迹会消失?

我抬起头,望向西斜的太阳,阳光透过槐树的枝叶,在书页的空白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那些光斑跳跃着,扭曲着,仿佛组成了某种模糊的图案,又像是什么都无法解读的密码。

下一个十五年,又会怎样?

我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拂过那空白扉页下方,曾经盖着日期印章的地方。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极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凹凸感。

指尖下,那片空白仿佛深不见底。而我知道,从翻开它的那一刻起,有些东西,已经彻底不同了。夜晚,或许不再只是梦魇的领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