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257章 回声

民间故事选集 第257章 回声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我们家刚搬到墨尔本那会儿,口袋里没几个钱。父亲说,这里是机会之地,可我只看到满眼的陌生。我们从义乌来,带着十几大箱小商品——手机壳、充电线、迷你电扇、造型奇特的钥匙扣,还有会发光的陀螺。这些在国内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在这里居然能卖上价钱。

仓库位于城市西北边的工业区,铁皮屋顶,水泥地面,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又冷得刺骨。仓库被隔成两半,前面摆货架,后面是我们住的两个房间,中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石膏板。夜里,我总能听见老鼠在天花板上开运动会。

但最奇怪的,是那些声音。

搬到这里的第三晚,我就被吵醒了。那时已是深夜,工业区死一般寂静,连货车的声音都消失了。

“你从来就不听我的!”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带着哭腔。

“听你的?听你的能有什么出息?”年长者的声音沙哑而愤怒。

然后是一个女人啜泣的声音,微弱却持续,像永远不会停的雨。

我坐起来,耳朵贴在墙上。声音不像从邻居那里传来——这附近仓库间隔至少五十米,且大多只做仓储,没人会住在这种地方。那声音仿佛就源自我们这间仓库的某个角落,却又无处可寻。

第二天早餐时,我提起这事。母亲的手抖了一下,热茶洒在了桌上。

“我也听见了。”她轻声说,眼睛不敢看我们。

父亲哼了一声,“是风的声音,仓库区晚上风大,穿过铁皮缝就像人哭。”

但那天晚上,声音又来了。这次我听得更清楚些。

“我就不能有自己的选择吗?”年轻声音问。

“选择?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吗?”年长者回击。

哭泣声始终作为背景音存在着,不激烈,但绝望。

我悄悄起床,顺着声音寻找。声音引导我走向仓库前面的货架区。月光从高高的窗户洒下来,在那些来自义乌的商品上投下诡异的影子——塑料娃娃的眼睛反着光,一排排手机壳像等待检阅的士兵,微型电扇的叶片偶尔被夜风吹动,轻轻转动,仿佛有人在旁边经过。

声音似乎就是从那片货架区传来的,可当我走近,却又突然消失了,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声。

第三天,父亲带我一起去市场摆摊。那是周末露天市场,各色人种穿梭在摊位之间。父亲的中式英语听起来很费劲,但他坚持自己与顾客交流。我负责找零和装袋。

下午三点左右,一位华裔老人来到我们摊前。他仔细地看着每一样商品,手指轻轻抚过一支玉石发簪。

“从义乌来的?”老人问,口音像是广东一带的。

父亲点点头,“刚来两个月。”

“住哪里?”

“附近仓库区,租了个带房间的仓库。”

老人的手突然停在半空,他抬头直视父亲:“是不是晚上能听见声音?”

我和父亲对视一眼。父亲皱眉:“什么声音?”

“争吵声。父子争吵,母亲哭泣。”

我后背一阵发凉:“您怎么知道?”

老人放下发簪,眼神变得深远:“那仓库我二十年前也住过。从香港来,带着所有家当——几个大箱的电子表和计算器。那时候,很多新移民都住那种仓库,前面卖货,后面住人。”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那声音,我也听过。我父亲凶,我性子倔,几乎天天吵。母亲总是在哭。后来父亲车祸走了,我和母亲搬了出去。”

“您是说...那是您过去的声音?”我问。

老人摇摇头:“不止我。那仓库换过好多租客,都是刚来的移民家庭。压力大,父子冲突多。听说好几个人都听过那声音。有人说那是回声,不是某个家庭的回声,而是所有移民家庭都会经历的痛苦的回声。”

父亲付之一笑:“迷信。”

但老人神情严肃:“小心为好。那声音...会传染。”

当晚没有争吵声。我反而睡得不安稳,凌晨四点就醒了,再也睡不着。于是起床到前面的货架区整理货物。母亲早已在那里,对着账本发呆,眼圈黑得像被人打过。

“妈,你没睡好吗?”

她勉强一笑:“想起刚跟你爸结婚那会儿,也是住小房子,经常为钱吵架。现在条件好了,反而...”

她没说完,但我懂她的意思。来澳洲后,父亲压力更大,脾气更急躁了。

又过了三天平静日子。我以为那声音消失了,直到周五晚上。

那天因为货单问题,我们可能被罚款。父亲整天黑着脸。晚饭时,我只是说了句“不想再去市场摆摊,想专心准备大学申请”,就点燃了导火索。

“大学?你知道学费多少吗?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父亲摔了筷子。

我积压已久的情绪也爆发了:“不是为了让我重复你们的生活吧?天天蹲市场,跟人讨价还价,回到这个冰冷的仓库听 ghost 的声音!”

“Ghost?哪有 ghost?只有不知感恩的小鬼!”

“你从来就不理解我!从来不听我的想法!”我喊道,忽然愣住——这话如此熟悉。

父亲也愣住了,显然他也意识到了。

母亲在一旁开始哭泣,那种压抑的、绝望的啜泣,与我们在夜里听到的一模一样。

就在这一刻,仓库的灯突然闪烁起来。货架深处传来清晰的声音——不是争吵,而是一段对话:

“爸,我拿到工程师执照了。”

“好,好孩子。”

“谢谢你这些年...”

“是爸该谢谢你...”

然后是一阵轻微的笑声,混合着欣慰的哭泣。

声音消失了,灯也不再闪烁。

我们三人面面相觑,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那不再是痛苦的循环,而是一种和解的回声,来自某个终于走出困境的家庭。

父亲先走向我,手臂抬起,似乎想拥抱,最后却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

“申请大学需要什么?”他问,声音沙哑。

“需要成绩单和申请费,还有...”我深吸一口气,“还需要一份家庭收入证明。”

父亲点头:“明天我去开证明。”

母亲擦干眼泪,走过来握住我们两人的手。她的手掌粗糙,却温暖有力。

那晚之后,声音再没出现过。一年后,我们搬出了仓库,租了真正的公寓。我如愿进入大学,父亲的市场摊位变成了一个小商店,母亲则开始学习英语,交到了本地朋友。

去年冬天,我们听说那间仓库又搬来了一户新移民家庭,来自越南。我特意回去一趟,假装要看货。

年轻的主人带我参观,脸上写满疲惫和焦虑。在他身后,一个少年正不情愿地整理货箱,女人抱着婴儿,眼神惶恐。

临走时,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说道:“这仓库挺好的,就是晚上有时候能听到一些声音。”

越南男人立刻抬头:“什么声音?”

“像是父子吵架,母亲哭泣。”

他的眼睛瞪大了:“您怎么知道?我们昨晚才...”

我笑了:“别担心,这只是回声。不会永远这样的。”

“你怎么确定?”

“因为我和父亲曾经在这里吵得不可开交,而现在,”我指了指门口——父亲正从车上下来,给我送忘在他那里的课本,“我们现在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父亲走进来,自然地与越南男人握手,看了一眼仓库内部,眼神里有怀念也有感慨。

“刚开始总是难的,”父亲用他仍然生硬却充满诚意的英语说,“但这地方……有种神奇的力量。坚持下去,你们会听到好消息的回声。”

越南男人疑惑地看着我们,又回头看看正在赌气的儿子和疲惫的妻子,最后目光回到我们身上。一丝希望在他眼中点燃。

离开时,父亲轻声问我:“你真的听过好消息的回声?”

“您没听到吗?那天晚上,灯闪烁的时候......”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我听到了。所以才相信你会不一样。”

夕阳西下,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渺小而无助。仓库里,越南少年正走出来,有些不情愿地递给父亲一瓶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也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和解。

有些回声,穿越时空,提醒着我们痛苦不会是永恒;而有些回声,则需要我们自己来创造,为后来者留下希望的痕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