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217章 雨夜借伞

民间故事选集 第217章 雨夜借伞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很久以前,南山脚下有个叫杨柳村的地方,村里有个年轻樵夫名叫阿木。阿木是个老实人,每日上山砍柴,再背到镇上换些银钱,虽不富裕,倒也过得去。

这年梅雨季节来得特别早,雨一下就是半个月。这日黄昏,阿木从镇上卖柴归来,行至半路,天色骤变,乌云压顶,转眼间大雨倾盆而下。阿木没带蓑衣,只得加快脚步往家赶。

山路泥泞,阿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衣裳早已湿透。正焦急时,忽见前方路边立着一位白发老翁,没有打伞,也未披蓑衣,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雨中,衣衫却半点未湿。

“老人家,雨这么大,您怎么站在这里?”阿木好心上前问道。

老翁转过身来,面容慈祥:“小伙子,老夫想避雨却无处可去,不知可否借把伞?”

阿木为难地说:“老人家,我今日没带伞出来。要不您跟我一道走?我家就在前面村里。”

老翁摇摇头:“无伞便难同行。这样吧,前方三里处有间破庙,庙门后挂着一把旧伞,你可去取来借我一用,明日再来取回。”

阿木虽觉奇怪,但见老翁站在雨中衣衫不湿,心知或许遇上了异人,便点头应下,朝着老翁指的方向快步走去。

果然行约三里,真见一座破旧山神庙。推门进去,庙内积满灰尘,显然久无人至。阿木走到门后,果真见一把油纸伞挂在墙上,伞面是暗红色的,伞骨却像是青铜所制,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阿木取了伞,急忙往回赶。回到原处,老翁仍站在那里,见阿木取伞回来,面露赞许之色。

“好孩子,多谢你了。”老翁接过伞来,却不打开,只是握在手中,“记住老夫一句话:今后下雨回家,切莫撑伞入门,伞要收好,最好放在门外。这话能保你家宅平安。”

阿木正要问个明白,老翁却转身离去,几步之间竟消失在雨幕之中,不见踪影。阿木揉了揉眼睛,四下张望,哪里还有老翁的影子?只得满心疑惑地往家走。

回到家中,阿木把奇遇说与妻子听。妻子笑道:“怕是遇上什么山精野怪了,说的话何必当真?”

阿木却觉得老翁不像恶类,便将这话记在心里。

几日后,又逢下雨,阿木从外归来,想起老翁嘱咐,便将伞收起放在门外檐下,才推门进屋。妻子见他浑身湿透,责怪道:“有伞不用,偏要淋雨,莫非傻了不成?”

阿木只是笑笑,也不争辩。

当夜夫妻二人睡得正熟,忽被院中一阵异响惊醒。阿木起身点灯,推开窗户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院中站着几个模糊黑影,在雨中徘徊不去,却似乎被什么无形屏障挡住,无法靠近房门。

“那是什么?”妻子吓得声音发颤。

阿木猛然想起老翁的话,低声道:“怕是伞放在门外,挡住了不干净的东西。”

此后每逢雨天,阿木必把伞放在门外,果然家中再无异事发生。

一年后的某个雨夜,阿木邻家张老汉的儿子大雨中归家,撑着**的伞就直接进了屋。当夜,张家怪事连连:先是灶台上的碗碟无故碎裂,后是家中孩童突发高烧说明话。请来郎中也不知何症。

阿木听闻,心知有异,便去张家询问。得知详情后,劝张老汉将家中所有的伞都拿到门外放置。说也奇怪,伞刚拿出,孩子的烧就退了,家中也恢复了平静。

此事传开,村里人纷纷询问缘由。阿木便将老翁的话说与众人听,一传十,十传百,附近村落都知道了这个规矩。

后来有个游方道士经过此地,听闻此事,便解释道:“雨乃无根水,连接阴阳。伞既挡雨,也易招引雨中游魂暂避。若带伞入室,恐有阴物随之而入。故而当收伞门外,以示内外有别,不纳外邪。”

这规矩便一代代传了下来。至今有些老人还会叮嘱晚辈:下雨天回家,莫急撑伞进门,记得先把伞收好,放在门外。

而关于那位赠言的老翁,有人说他是山神显灵,有人说是得道仙人。只有阿木在第二年清明上山砍柴时,在山神庙中见到了一幅画像,画中人物与那雨夜老翁一模一样。庙祝告诉他,这是山神老爷的画像,已经供奉百年了。

自此,阿木每逢初一十五,必上山焚香祷拜。而那座原本香火零落的山神庙,也因此渐渐兴旺起来。

雨夜借伞得真言,伞放门外保平安。这个习俗就这样流传至今,成为当地人代代相传的民间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