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民间故事选集 > 第48章 收脚步2

民间故事选集 第48章 收脚步2

作者:石橄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21:30:36

赵奶奶是李家村年纪最大的老人,今年已经九十八岁了。村里人都说,赵奶奶脑子里装着一本活字典,什么老理儿老规矩她都门儿清。尤其是关于生死之事,赵奶奶总能用最朴素的话,说出最通透的道理。

那天李建军回村报丧后,村里人三三两两聚在赵奶奶家门前的老槐树下,议论着王秀兰看见李长庚收脚步的奇事。

赵奶奶,您给说说,这收脚步到底是咋回事?村里的年轻媳妇刘翠花好奇地问。

赵奶奶坐在藤椅上,手里慢悠悠地摇着蒲扇。午后的阳光透过槐树叶子的缝隙,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人啊,赵奶奶的声音沙哑却有力,活一辈子走过多少路,脚印都印在这天地间了。临走前,魂儿得把这些脚印都收回来,才能安心上路。

李建军蹲在一旁,眉头紧锁:赵奶奶,这都是迷信吧?我爸明明在医院躺着,怎么可能回村里来?秀兰婶肯定是看错人了。

赵奶奶不急着反驳,只是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麦田:建军啊,你还记得你六岁那年,在村口老榆树下摔破了膝盖不?

李建军一愣:您怎么知道这事?

你爸背着你来找我讨草药,赵奶奶回忆道,你那会儿哭得可凶了,你爸就指着榆树说小子,这棵树看着你长大,记着你呢

赵奶奶转过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这世间的万物都有记忆。人活一辈子,走过的路,做过的事,都被这天地记着呢。收脚步啊,就是魂儿回来跟这些记忆告个别。

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连最聒噪的孩子也停止了打闹。只有树上的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着。

我娘走的那年,我也见过收脚步赵奶奶突然说道,声音低了几分。

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赵奶奶很少提起自己的往事。

那会儿我二十出头,我娘得了痨病,躺在床上小半年了。赵奶奶的目光穿过人群,似乎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一天晌午,村口的王麻子来家里借锄头,说刚看见我娘在井台边打水,还跟他打了招呼。

我听了吓得直哭,因为我娘明明躺在里屋,连翻身都困难。我跑进屋一看,娘还睡着,呼吸弱得几乎感觉不到。

赵奶奶的蒲扇停了下来:那天傍晚,我娘就走了。走之前,她突然睁开眼睛,说了句都收好了,然后就闭上了眼,再没醒来。

树下一片寂静,连知了都停止了鸣叫。李建军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后来我才明白,赵奶奶继续道,那天王麻子看见的,是我娘的魂儿回来收脚步。她在井台边打了大半辈子的水,临走前得去告个别啊。

刘翠花小声问:赵奶奶,那为什么有的人能看见收脚步,有的人看不见呢?

赵奶奶笑了笑:这得看缘分。心诚的人,跟逝者有缘的人,才能看见。她看向王秀兰,秀兰跟长庚做了三十年邻居,感情好得像亲兄妹,自然能看见。

王秀兰抹了抹眼角,点点头。

李建军还是不太相信:可是赵奶奶,现在都讲科学了,这些迷信......

迷信?赵奶奶不紧不慢地打断他,建军啊,你说春天种下去的子,秋天为啥能结出果?你说人为啥会做梦?这世上有太多事,科学还没法全说明白呢。

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有些道理啊,不在书本上,在这儿。老祖宗传下来的话,能流传千百年,总有它的道理。

夕阳西下,树影拉得老长。赵奶奶扶着藤椅慢慢站起来:人这一生啊,就像走一条长长的路。走的时候不觉得,回头看才发现,每一步都算数。收脚步就是回头看看这些脚印,跟它们说声谢谢陪伴

她颤巍巍地走向自家小院,留下一院子沉思的人。走到门口时,赵奶奶突然回头:建军啊,你爸临走前,说了什么没有?

李建军一怔:他就说了两个字......

赵奶奶点点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这就对了。魂儿收完了脚步,人就能安心回家了。说完,她慢慢走进了屋子。

那天晚上,李建军躺在老屋的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从窗户纸的破洞漏进来,在地上画出一个银色的圆点。他想起父亲临终时安详的面容,想起赵奶奶说的话,心里有什么东西慢慢松动。

第二天一早,李建军去了赵奶奶家。老人正在院子里喂鸡,见他来了,一点也不意外。

赵奶奶,李建军蹲下身,平视着老人,您能多跟我讲讲收脚步的事吗?我想知道......我爸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赵奶奶慈爱地看着他,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走,我带你去看看。

他们先去了村东头的麦田。晨露未干,麦穗上挂着晶莹的水珠。

你爸妈就是在这片麦田里认识的,赵奶奶说,那会儿你娘割麦子的样子可好看了,你爹一眼就相中了。

李建军蹲下身,抚摸着一株麦穗,仿佛能看见年轻时的父母在麦浪中相视而笑的场景。

接着他们来到井台边。石砌的井台已经有些破损,但依然有村民在这里打水。

你爹每天天不亮就来打水,赵奶奶回忆道,冬天井台结冰,他怕你娘滑倒,总是先把冰凿开,把水打满缸才去上工。

李建军的眼眶湿润了。这些事父亲从未提起过。

最后一站是生产队的旧仓库。赵奶奶从布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是一撮茶叶。

六零年闹饥荒,赵奶奶把茶叶撒在仓库门口,你爹在这仓库后面偷偷种了几棵野菜,救活了好几家子人。这茶叶是他最喜欢的,撒在这儿,算是给他指个路。

李建军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透过模糊的视线,他似乎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仓库门口驻足,然后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离去。

赵奶奶,李建军擦干眼泪,谢谢您。我现在明白了,收脚步不是迷信,是......是人对这一生的回顾和告别。

赵奶奶拍拍他的肩膀:好孩子,记住,死去的人不会真的离开,只要我们还记得他们,他们就活在这些记忆里。

回城的路上,李建军望着车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村庄,突然理解了父亲临终那句的含义。对父亲而言,那个有母亲身影的麦田,那个记录着家庭温情的井台,那个见证了他善良本性的旧仓库,才是真正的家。

而父亲最后的心愿,不过是让灵魂回到这些充满爱的记忆里,完成生命最后的仪式——收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