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祭灶。天色从午后便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到了傍晚,细碎的雪粒终于窸窸窣窣地落了下来,给泉南镇的青瓦白墙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素纱。
苏记饮子铺提前半日打了烊。前堂里,铁柱正忙着上门板,嘴里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明显。“这雪下得,倒是应景,祭灶王爷正好。”他一边费力地插好最后一块门板,一边回头对正在擦拭柜台的娟子说道。
娟子将抹布在温水盆里搓洗着,笑道:“可不是嘛,嬷嬷一早就念叨着,今年糖瓜熬得格外好,灶王爷吃了定会多多美言。”
后院厨房里,此刻正是热火朝天。赵嬷嬷系着干净的围裙,指挥若定,婉娘在一旁打着下手,另请了两位手脚利落的邻家妇人帮忙。大锅里熬着的麦芽糖浆咕嘟咕嘟冒着粘稠的泡泡,散发出诱人的甜香。案板上,揉好的面团正在醒发,准备蒸制祭灶用的糕饼。灶膛里的火光明亮温暖,映得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
“碗丫头呢?糖浆快好了,让她来瞧瞧火候!”赵嬷嬷扬声喊道。
婉娘擦了擦额角的细汗,朝窗外望了望:“怕是又去暖棚了。这丫头,把那几株苗子看得比什么都重。”
此刻的暖棚里,确是另一番天地。与外间的寒意相比,棚内因着地火慢煨,弥漫着一股温润的暖意,混合着泥土和植物根茎特有的清新气息。苏婉提着盏光线柔和的羊角灯笼,正弯腰仔细查看着每一株咖啡苗。
经过近一冬的精心呵护,这些来自岭南的娇客总算逐渐适应了北地的严寒。大部分植株虽然生长速度放缓,但叶片依旧保持着沉静的墨绿色,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尤其让苏婉心头微热的是,那几株最早挂果的咖啡树,枝头缀着的青果,在灯笼昏黄的光线下,似乎比前几日更显饱满,颜色也更深了些,靠近果柄处,甚至隐隐透出一丝极难察觉的、即将转色的微红迹象。
金老农夜里就歇在后院厢房,听到暖棚这边的动静,披着件厚棉袄,端着盏油灯走了过来。“丫头,这么晚还来看?放心,老汉我看着呢,炭火没断过,地气温吞吞的,正合适。”
苏婉直起身,将灯笼提高些,照亮金老农满是皱纹却精神矍铄的脸:“辛苦金伯了。我就是看看,心里踏实。”她指了指那几株挂果的,“您瞧,这几颗果子,是不是比前两日又鼓胀了些?”
金老农凑近了,眯着眼仔细端详,伸出粗糙的手指极轻地碰了碰一颗青果,咧开嘴笑了:“是咧是咧!沉手了些!这帮小东西,知道咱们没白伺候它们,争气着呢!”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不过丫头,有件事得跟你说说。就前儿个和昨儿个夜里,我起来添炭的时候,好像都瞥见有黑影在咱们后墙根那边晃了一下,我提着灯笼过去一照,又没了影儿。也不知是野猫,还是……”
苏婉眸光骤然一凝,灯笼的光晕在她沉静的脸上微微晃动:“钱家的人?”
“说不准,没抓着现行。”金老农摇摇头,神色严肃起来,“我跟铁柱小子说了,夜里值守再加个人,我俩轮流盯着,绝不让人钻了空子。”
苏婉心下明了。钱万贯明着仿制茶礼抢占市场,暗地里,果然还是没放弃打她这些咖啡苗的主意。这后院的墙,看来是得想法子加固了。“辛苦您了,金伯。等过了年,天气暖和一些,咱们就在这后墙根多栽些带刺的蔷薇,再想想别的办法。”
从暖棚出来,细雪下得更密了,落在脸上,冰凉一片。前院厨房里传来赵嬷嬷中气十足的指挥声、婉娘温和的应答、还有铁柱劈柴的咚咚闷响,阵阵饭菜的香气混合着祭灶糖瓜的甜腻,透过风雪传来,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踏实与暖意。
苏婉没有立刻回屋,她独自站在院中那棵落光了叶子的梨树下,任由冰凉的雪粒沾湿了她的鬓发和肩头。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清冷的空气涌入肺腑,里面混杂着祭灶的甜香、厨房的饭菜香、暖棚里隐约透出的咖啡苗的青涩气息,还有……还有窗台上,那盆在雪夜里依旧静静伫立、顽强吐露着那一缕清冷不屈幽香的玉兰。
这大半年,风波不断,明枪暗箭,从王蟠的纠缠到钱万贯的步步紧逼,从蜂蜜危机到邻县花圃的风波,再到安王驾临带来的无形压力……她一桩桩、一件件都挺过来了。铺子不仅在泉南镇站稳了脚跟,还在州府有了名号;咖啡苗度过了最危险的幼苗期,如今已开始孕育成熟的希望;与那位高踞云端的安王殿下,之间似乎也有了一条极细极韧、若有若无的丝线牵连。前路依旧艰难,未知的挑战或许更多,但她心中的信念,却在这一次次风雨洗礼中,变得愈发沉静、愈发坚定。
“碗丫头!站雪里发什么呆?快进屋,糖瓜好了,准备祭灶了!”婉娘推开厨房的门,带着一股暖融融的蒸汽和香气,朝着院里喊道。
“来了,娘!”苏婉应了一声,抬手拂去肩头积下的薄雪,转身,步履沉稳地朝着那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充满了家人等待的屋子走去。
雪,落得无声,悄然覆盖了旧年的痕迹,也默默孕育着新岁的希望。这个年关,苏记上下,心是暖的,劲是足的。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品豆妃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