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摊生意恢复如常,甚至因那日“智斗泼皮”的趣闻,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新客。苏碗的“点子钱”和果子分红稳定增长,她的小金库已初具规模。
这日,苏明远休沐在家,正在院中翻阅书卷。婉娘和赵嬷嬷在准备午膳,灶间飘出饭菜香气。苏碗则坐在她专属的小杌子上,面前摆着几个小瓷碗,里面是她最近用不同比例橘皮、山楂、甘草、少量薄荷叶研磨混合而成的“开胃饮”粉末。
她用小勺舀起一点,放入另一个空碗,冲入热水,用一把小竹匙轻轻搅动。一股混合着果酸和草本清香的独特气味散发开来。
苏明远被这气味吸引,放下书卷,好奇地问道:“碗儿,你这又是在捣鼓什么新奇玩意儿?”
苏碗端起小碗,像个小大人似的,步伐稳妥地走到父亲面前,献宝似的说:“爹,这是碗儿做的‘生津饮’,您尝尝看,开不开胃?”
苏明远接过碗,只见汤色清亮,呈淡淡的琥珀色。他吹了吹热气,浅尝一口。一股恰到好处的酸意首先唤醒味蕾,随即是甘草带来的自然回甘,薄荷的清凉感若隐若现,有效地中和了橘皮可能带来的微涩。味道层次丰富,清爽宜人,在这微热的天气里,确实让人精神一振。
“妙啊!”苏明远忍不住赞道,“酸甘适口,清气提神,比那酸梅汤似乎还多些风味。碗儿,你这方子又是从何想来?”
苏碗歪着头,笑嘻嘻地说:“看嬷嬷做饭,橘子皮香,山楂酸,甘草甜,放在一起,肯定好喝!就试试嘛。”她依旧将功劳归于日常观察。
这时,婉娘和赵嬷嬷也闻声出来。苏碗又冲了两碗,递给她们品尝。
婉娘细细品味,眼中满是惊喜:“这味道真别致,喝完口齿生津,感觉胃口都开了些。”
赵嬷嬷更是直接:“哎哟,咱们姐儿这手艺,都能开个饮子铺了!比街上卖的那些强多了!”
苏碗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小脸微红,但眼睛亮晶晶的。她顺势提出:“爹,娘,嬷嬷,咱们来个‘品鉴小会’吧!碗儿还试了别的搭配,你们帮碗儿看看,哪个最好喝?”
说着,她又跑回她那堆瓶瓶罐罐前,像个小茶博士一般,有模有样地冲泡另外两种搭配:一种是加重了炒米香气的,另一种是突出了桂花甜香的。她一边操作,一边用稚嫩的声音介绍:“这个是‘米香饮’,喝着暖乎乎的;这个是‘桂花饮’,闻着香香的。”
一家人都被她这认真的小模样逗乐了,配合地当起了“评委”,认真地品尝、点评。
“嗯,这个米香的,适合天冷些喝。”
“桂花这个甜丝丝的,姑娘家肯定喜欢。”
“还是最开始那个生津饮最爽利。”
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食物的香气,其乐融融。苏碗通过这样互动的方式,不仅收集了家人对不同口味最直观的反馈,为日后产品调整提供了依据,更在无形中让家人参与并支持她的“探索”,增进了感情。她的聪颖和善于沟通,让她即使做着“出格”的事,也显得如此自然和讨人喜欢。
苏明远看着在家人中间笑靥如花的女儿,心中那份因她“不务正业”而产生的忧虑,渐渐被骄傲和欣慰取代。或许,女儿的路,真的与常人不同。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品豆妃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