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还要按计划去蜀山吗?陈飞一边说着,一边灵活地躲开周明伸来的手,故意提高音量:来呀,来追我呀。
注意到陈飞使来的眼色,我立即会意,假装要上前打闹。
陈飞顺势一带周明的手臂,敏捷地转身躲到我背后,作势要制住我。
王硕快步过来佯装劝架,压低声音说:既然都到这儿了,总不能原路返回。既然有人盯梢,有林远在不用担心。但这里游客太多,不如将计就计,把对方引到僻静处。
我们默契地点头,继续假装打闹着朝金顶的卧云庵走去。王硕说在那里有认识的人。
等等,我记得僧人居所称寺,比丘尼修行的场所才叫庵吧?你怎么会在这里有熟人?陈飞一语点破关键。
我们四人同时望向王硕。
就你话多。还记得之前提过的楚瑶吗?
我们纷纷点头。
她小时候曾在卧云庵寄住过一段时间,我和父亲受她家人所托时常来看望她,这个理由够充分吗?
说得倒像那么回事。
我勉强相信。
俺也一样。
去去去!王硕气鼓鼓地走在前面。一到卧云庵门前,他立刻收敛神色,恭敬地向开门的女尼行礼:请问静慧师太可在?白石观王硕特来拜会。
女尼合十回礼:施主请稍候。说罢转身入内。
片刻后她返回:诸位施主请随我从侧门入。
她引领我们穿过偏门,来到一处禅院。院中坐着一位面容慈祥的比丘尼,见到我们便露出温和的笑容:王小施主,别来无恙。
师太久见了。您近来身体可好?
阿弥陀佛,劳施主挂心,老衲一切安好。不知诸位前来所为何事?
实不相瞒,我们想寻个地方,但对这里不熟悉,想请您指点迷津。
但说无妨。
蜀山深处的黑苗寨。
听闻此言,静慧师太微微一怔,轻轻摇头:老衲在此修行数十载,从未听闻蜀山一带有黑苗寨。
说实话我也心存疑虑。虽然现今四川确有苗族同胞居住,但多是历代迁徙而至。
这片土地历经沧桑,史上曾因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才有了着名的湖广填四川。若非在青龙潭听前辈提及,以及陈家长辈的提示,我实在难以相信蜀地还留存着古老的黑苗族裔。
那您可知前往蜀山的路径?
静尘师太轻轻颔首,我取出地图,她为我们标出路线,又仔细交代了攀上蜀山的注意事项。
前往蜀山的路并非人工铺设,不仅崎岖难行,更有几处近乎垂直的悬崖。
幸好有尚云青同行,他将登山索固定在山涧之间,我们顺着绳索滑下峭壁。
可一进入蜀山的原始森林,我们却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到前行的路径。
奇怪的是,当我们打算原路返回时,很快就回到了之前下山的位置;可一旦尝试深入蜀山寻找黑苗寨,便在这密林中反复绕圈,始终无法前进。
“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阿辉声音发颤,“这地方太邪门了,我想回家了。小先生,我们走地图上那条路好不好?”
我们在林间徘徊了整个下午,天色渐暗。
这时,我的手机响起,竟是那位盲眼乞丐发来的语音:
“世间并无捷径,请回原路。蜀南竹海,静候消息。”
我尚未完全理解他的话,他又发来一张图片——那竟是我祖父常用的罗盘!
第五十一章 蜀南竹海
“这张图你从哪里得到的?”我急忙发消息追问,又连续拨打几次语音通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无奈之下,我只好放弃联系。眼下看来,要进入黑苗寨,唯一的方法就是按照竹杖客提供的地图前行。
我们赶上末班索道,在峨眉山闭山前顺利离开。
从眉山前往蜀南竹海有高速公路,仅两小时我们就抵达宜宾境内。
在长宁附近停车休息一夜,第二天清早我们便购票进入蜀南竹海景区。
此时竹杖客再次发来信息,这次是一张详细的山路地图,上面标注了许多未开发的路径。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竹海景区东大门。原本从西门进入会更近些,但有了之前的教训,我们决定完全听从指示,让从哪里进就从哪里进。
“接下来按照我的指引行动。”竹杖客发来语音,“看到售票区最右侧的窗口了吗?”
我依言望去,那是一个特殊人群购票窗口。
“十分钟后,那个窗口会换一位女售票员。你去那个窗口购票,扫码支付,并向她出示你的手机界面。”
随后他又发来一张黑白照片,图像略显模糊,内容是一群乞丐围着一口古井。
我们在车上等待十分钟,果然特殊窗口的售票员面露不适匆匆离开,接替的是一位女性工作人员。
我带着现金和手机下车购票,其他窗口都已排起队伍,唯有这个特殊窗口空无一人。
想来也是,这是专为特定人群设置的购票点,普通游客通常不会前来。
“你好,我买票,扫码支付。”我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