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深夜,汉东省军区作战指挥中心。巨大的环形屏幕墙再次亮起,冰冷的光映照着袁泽棱角分明的侧脸。屏幕上不再是追捕祁同伟、高育良时的紧张画面,而是分成了几个看似平静却暗藏玄机的窗口:
左上区:京州国际机场贵宾通道的实时监控画面。沙瑞金在寥寥几位送行人员(主要是省委办公厅人员)的陪同下,走向一架即将飞往京城的航班。他的背影在空旷的通道里显得有些萧索,与当初意气风发空降汉东时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右上区:加密通讯频道解析窗口。显示着一条刚刚截获并破译的、由沙瑞金保密手机在登机前发出的最后指令:“所有关联账户进入静默期,非必要不启动。汉东事宜,勿再主动联系。阅后即焚。”
中央区:复杂的资金流向动态图。几条代表沙瑞金及其亲信在汉东期间可能存在的、尚未被完全查清的灰色利益链条(如通过特定商人进行的不规范投资、亲属在汉东企业的持股等)正被迅速切断、转移或伪装成正常商业行为。
但几条关键的、指向不明大额资金的线路,在国安强大的技术追踪下,被清晰地标注为“可疑,持续监控”。
右下区: 一份刚刚由国安部最高层通过绝密渠道传来的电子文件预览。标题赫然是:《关于袁泽同志职务调整的建议及中央批复》。
袁泽负手而立,目光平静地扫过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沙瑞金登机的画面,他只看了一眼,便再无波澜。那条“静默”指令,印证了他对沙瑞金离开前仍试图“安排后事”的判断。
至于那些可疑的资金流?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沙瑞金以为走得干净?在国安和军队交织的无形大网下,任何尾巴都无所遁形!只是,现在还不是彻底清算的时候,这些“尾巴”,将成为悬在某些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是袁泽未来掌控全局的筹码之一。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右下区的文件预览上。
“报告袁副厅长!”技术情报室的中校(已晋升上校)快步上前,声音带着敬畏,“国安部转来中央最终决定:同意您关于职务调整的申请。正式命令将于明日下达。”
袁泽微微颔首,没有意外。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也是国安部高层与军队系统博弈后共同推动的结果。
“沙书记的飞机,已经起飞了。”上校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
袁泽的目光再次投向屏幕左上角。那架载着沙瑞金的飞机,在夜空中化作一个闪烁的光点,迅速远去,最终消失在京州璀璨的万家灯火之上。
“知道了。”袁泽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个程序的结束。他转过身,不再看那象征着一个时代彻底落幕的屏幕。
沙瑞金走了,带着他的不甘、他的失落和他试图施加影响的失败。汉东,彻底翻开了新的一页。而袁泽,也即将踏上新的战场。
翌日清晨,阳光明媚。
汉东省检察院大楼,庄严肃穆。巨大的国徽高悬在主楼上方,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散发着法律不容亵渎的威严。
大楼前的小广场上,气氛与往日不同。没有隆重的欢迎仪式,只有省检察院党组班子核心成员静静地等候着。
为首的是检察长(一位即将到点退休的老同志),他的身旁,站着神情复杂、目光深处带着浓浓不甘和一丝难以掩饰敬畏的侯亮平(已明确将接任常务副检察长职务)。
其他几位副检察长和党组成员,表情各异,有好奇,有审视,有忧虑,也有隐隐的期待。
一辆挂着普通牌照、但车型厚重沉稳的黑色轿车,无声地驶入广场,停在众人面前。
车门打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擦得锃亮的黑色军靴,稳稳地踏在广场光洁的石板上。然后,是笔挺的、带着陆军大校军衔常服的身影。袁泽下车,站定。
清晨的阳光落在他肩章的四颗银星上,折射出冷冽而威严的光芒。他身姿挺拔如松,军人的铁血气息尚未褪去,眼神锐利依旧。
他环视了一下等候的众人,目光在侯亮平脸上停留了不到半秒。侯亮平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但在袁泽那平静无波却又深不可测的目光注视下,最终只是艰难地点了点头,算是致意。
那目光,让侯亮平瞬间想起了常委会上袁泽驳斥沙瑞金时的场景,一股无形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老检察长笑容满面地迎上来,热情地伸出手:“袁泽同志!欢迎!欢迎你来省检工作啊!我们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你这柄中央锻造的‘利剑’啊!”
袁泽伸出手,与老检察长握了握,力道沉稳:“检察长客气了。以后在您的领导下工作,请多指教。”语气平和,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分量。
简单的寒暄过后,袁泽并未立刻随众人进入大楼。他的目光,越过众人,投向大楼入口处那庄严肃穆的检徽,又缓缓抬起,最终定格在楼顶那枚在朝阳下闪耀着神圣金光的巨大国徽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