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天在开发区推开那扇象征新战场的窗户时,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场关乎秦西省未来几十年命运的关键战役,也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国家发改委大楼某间中型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深红色的地毯吸走了所有的杂音,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光可鉴人,倒映着头顶造型简洁却气势恢宏的吊灯光芒。
空调开得很足,冷气飕飕地吹着,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里的无形压力。
秦西省委书记袁泽坐在会议桌一侧的中心位置。
他穿着熨帖的深色西装,白衬衫的领口系得一丝不苟,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鬓角已染上明显的霜色,但腰杆挺得笔直,如同雪压的青松,眼神沉静而深邃,蕴含着一种久经沙场淬炼出的强大气场和不容置疑的意志力。
他的左右,坐着秦西省发改委主任、交通厅厅长等几位核心随员,个个表情严肃,正襟危坐。
他们的对面,是国家发改委分管基础产业和投资的王副主任,以及交通部规划司的李司长等几位关键部门的重量级人物。
王副主任面色沉稳,看不出太多情绪,手指轻轻点着面前一份厚厚的项目建议书。
李司长则微微皱着眉头,目光审视着摊开在桌上的巨幅地形图,上面用醒目的红线勾勒着那条计划穿越巍峨险峻的“秦汉山脉”的超级通道——秦汉通道。
“……袁书记,”王副主任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部委领导特有的审慎和分量,“秦西省提出的这个‘秦汉一体化’战略构想,立意高远,勇气可嘉。
打通秦西与汉东的物理屏障,构建新的经济走廊,这个战略方向,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来看,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但是,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啊。秦汉山脉的地质构造之复杂,世界罕见。
超长隧道群、高桥墩、深切峡谷路段……每一项都是世界级的工程难题。
技术风险极高!初步估算的静态投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只是建设成本,后续的运营维护、安全保障,更是长期的、巨大的投入。”
李司长紧接着补充,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连绵起伏、代表着秦汉山脉的等高线上:“王主任说得对。技术风险只是一方面。如此重大的项目,其经济可行性论证必须慎之又慎。
通道建成后,预期的车流量、物流量能否支撑?对沿线经济的带动效应,能否达到预期?投入与产出,能不能平衡?这些都是需要打上巨大问号的。
国家财政资金有限,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用在最急需、效益最显着的地方。目前看,这个项目……风险巨大,效益存疑,时机是否成熟,恐怕还需要更深入、更严谨的论证。”
两位关键部门领导的话,如同两盆冰水,浇在了秦西省众人的心头。
发改委主任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交通厅厅长放在桌下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空调出风口发出单调的嘶嘶声。
压力如同实质的海水,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袁泽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丝毫波动,甚至连眼神都没有闪烁一下。
他静静地听着,等王副主任和李司长说完,才缓缓地、沉稳地开口。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有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打破了会议室里令人窒息的沉默。
“王主任,李司长,各位领导,”袁泽的目光缓缓扫过对面每一位决策者,“你们提出的困难和风险,非常中肯,切中要害。秦汉通道,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是一个需要极大魄力和决心才能推动的世纪工程。”
他微微停顿,仿佛在积蓄力量,然后,话锋陡然一转,变得无比锐利:“但是,各位领导,我们秦西省,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更不是好高骛远!
我们提出这个构想,是建立在长达数年的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和反复推演的基础之上!
是几代秦西人,面对群山阻隔、发展受困的现状,痛定思痛后,寻求突破的唯一出路!”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技术风险?是!我们承认!但,我们并非没有准备!”他朝身旁的交通厅厅长示意了一下。
厅长立刻会意,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将屏幕转向对面。同时,袁泽的秘书将几份装订精美、图文并茂的补充材料,恭敬地递送到王副主任、李司长等人面前。
屏幕上,是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三维地质模型图、隧道掘进模拟动画、复杂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图。材料里,则详细罗列着国内外顶尖工程团队的初步技术评估意见、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多种创新性施工工法预案、以及详实到令人咋舌的风险点识别与应对措施清单。
“我们汇集了国内外隧道工程、地质力学、桥梁结构领域的顶尖专家力量,”袁泽指着屏幕和材料,语速沉稳而有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