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依照法定程序,M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决定任命袁泽为M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主持省政府全面工作。
在明年年初召开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上,将正式选举其为省长。至此,法律程序完成,袁泽正式站到了M省行政权力的中心。
履新代省长的袁泽,工作节奏比以往更快,思考的问题也更为宏观和深远。他搬入了象征着省长权柄的那间更为宽敞、视野也更为开阔的办公室。
站在宽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象,他真切地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也愈发清晰。
他的新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每一份都代表着M省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或挑战:
省体育局呈报的《关于“杨超”第二届联赛全面升级方案(草案)》,涉及赛制改革、商业开发、青训体系衔接等;
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的《关于打造“村超”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实施意见》,详细规划了品牌标准、授权管理、质量追溯、营销推广;
省交通厅紧急报送的《关于利用“村超”热度加快全省旅游公路(特别是乡村公路)建设的三年攻坚规划》,附有长长的急需改造的路段清单和预算;
省人社厅、发改委联合起草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村超”引流人才和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税收减免、创业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一揽子优惠;
省文旅厅报来的《“后村超时代”全省文旅市场风险研判与应对预案(初稿)》,重点分析游客审美疲劳、同质化竞争、服务质量下滑等潜在风险……
他的大脑如同一台高效运转、多线程并行的超级计算机,同时处理着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他召见省文旅厅厅长,不是听取成绩汇报,而是直指要害:“热度不可能永远维持。
审美疲劳是必然的,周边省份的模仿甚至超越也很快会到来。你们那个预案我看过了,太笼统!我要看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分阶段的应对策略!
比如,如何持续创新赛事内容和形式?如何深挖文化内涵打造差异化体验?如何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一周之内,拿出细化方案!”
他约谈省发改委主任,研讨的议题更加宏观:“暴涨的旅游消费需求是巨大的市场信号。我们不能只盯着游客的吃喝玩乐消费。要研究如何把这些消费需求与本省的制造业优势结合起来!
比如,游客喜欢我们的辣椒酱、生态食品,那我们能不能扶持本地企业扩大生产、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把‘流量’转化为‘销量’和‘产值’?能不能规划几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游客参观我们的特色食品工厂、苗绣侗布工坊,既满足体验需求,又促进产品销售和品牌传播?这叫‘以旅促工,工旅融合’!你们牵头,联合工信厅、商务厅,尽快拿出一个融合发展的行动计划。”
他甚至亲自审阅、修改了省政府提交给国务院的《关于请求支持M省创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群)”和“全国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示范区”的报告》,字斟句酌,力求将“村超”的成功经验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M省争取更大的政策红利和发展空间。
报告中,他特别强调:“‘村超’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文化为魂’,是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与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在一次省政府党组专题学习会上,面对部分因“村超”巨大成功而开始滋生自满情绪、认为可以松口气的干部,袁泽再次敲响了警钟。他的语气严肃而冷静:
“‘村超’的成功,是天时(农村生活)、地利(我省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人和(干部群众渴望改变、上下同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偶然性和阶段性。
我们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沾沾自喜,更不能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一个‘村超’就能解决M省所有的发展问题!这是极其危险的!”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座的党组成员。
“它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扇让全国乃至世界重新认识M省、关注M省的窗!它吸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现在,窗是打开了,但考验才刚刚开始!”袁泽的声音陡然提高,“我们能不能接得住这泼天的富贵?能不能把这些宝贵的关注和资源留得下?能不能把它们高效地用得好,真正转化为推动M省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这才是真正的、长期的、艰巨的考验!”
他斩钉截铁地强调:“全省政府系统,必须保持高度清醒,彻底戒骄戒躁!要深刻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短板依然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瓶颈依然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