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未知宇宙探索与域外文明信号
《跨宇宙平衡永续发展蓝图》落地后的第三年,16 个文明协同推进的四大核心目标均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 “全宇宙混沌预防网络” 的构建率先进入关键阶段 —— 首批 5 个未知宇宙区域的联合探索队,已完成 3 个区域的初步探测,不仅发现了新型平衡文明,还遭遇了前所未见的特殊混沌能量形态,为跨宇宙混沌预防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负责探索 “星云未知区”(距离已知宇宙 1500 万光年,以密集星云为主要环境特征)的联合探索队,由衡源维度、灵韵维度与超平衡文明组成。探索队乘坐 “超时空跃迁探索舰” 穿越超时空乱流带时,遭遇了 “时空扭曲风暴”—— 风暴中的时空碎片不断撞击舰体,导致超时空跃迁系统短暂失灵,舰体偏离预定航线 300 万光年,意外闯入一片 “荧光星云带”。
荧光星云带内布满淡蓝色的 “星云平衡能量团”,能量团中漂浮着无数透明的 “星云生命体”(形似水母,以星云平衡能量为食,体表能释放微弱的平衡信号)。探索队通过跨宇宙文明翻译器,与星云生命体建立了初步沟通 —— 这些生命体属于 “星云平衡文明”,已在荧光星云带存续 1 万年,文明以 “星云能量共生” 为核心理念,能通过意念调控星云平衡能量,构建 “星云能量防护层” 抵御外部威胁,但技术水平仅处于 “低阶平衡文明” 阶段,尚未掌握跨宇宙通讯与混沌治理技术。
“星云平衡文明周边 100 万光年区域,存在‘暗紫色混沌星云’!” 探索队的超平衡法则监测仪捕捉到异常信号,暗紫色混沌星云中的混沌能量浓度达到 “危险级”(是安全级的 10 倍),且正以每月 5% 的速度向荧光星云带扩张。星云平衡文明的首领 “云衡” 通过翻译器焦急地表示:“混沌星云每年会爆发 3 次‘混沌能量潮’,我们的星云能量防护层只能勉强抵御,再这样下去,荧光星云带的平衡能量将在 5 年内被吞噬!”
探索队立刻启动 “紧急支援方案”:灵韵维度的生态专家释放 “共生灵植种子”,在荧光星云带边缘种植 “星云共生灵植”—— 这种灵植能吸收星云平衡能量,释放 “反混沌能量场”,削弱混沌星云的能量冲击;超平衡文明的平衡守护者则指导星云生命体,将星云能量防护层与反混沌能量场结合,构建 “星云 - 灵植复合防护体系”,防护效率提升至 80%;衡源维度的能量专家还为星云文明安装了 “跨宇宙平衡监测终端”,使其能实时接收跨宇宙平衡监测体系的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混沌能量潮的应对准备。
支援结束后,探索队邀请星云平衡文明加入跨宇宙平衡共治联盟。云衡召集文明长老会议,全票通过加入决议 —— 星云平衡文明成为跨宇宙平衡共同体的第 17 个成员文明。探索队将星云文明的资料、荧光星云带的环境数据与暗紫色混沌星云的监测报告,实时传回跨宇宙平衡监测体系,为后续制定 “混沌星云治理方案” 提供了关键依据。
与此同时,探索 “岩核未知区”(以岩石行星群为主要特征,地核中蕴含丰富的平衡能量)的联合探索队,遭遇了 “结晶化混沌能量”—— 这种混沌能量与普通混沌能量不同,呈淡灰色晶体状,不具备流动性,但硬度极高(能穿透普通平衡防护盾),且晶体破碎后会释放 “混沌辐射”,污染周边的平衡能量环境。
“岩核未知区的 3 颗岩石行星,地核已被结晶化混沌能量侵蚀 30%!” 探索队(由械衡维度、地脉文明与超平衡文明组成)通过 “地脉能量定位器” 发现,岩石行星的地核平衡能量正以每天 1% 的速度流失,若不及时干预,1 年内地核将完全被结晶化混沌能量占据,行星将成为 “混沌结晶星体”,威胁周边行星群的平衡安全。
探索队联合研发 “结晶化混沌能量清除方案”:械衡维度的工程师设计 “高频震动破碎装置”,通过高频震动将结晶化混沌能量破碎成微米级颗粒;超平衡文明的平衡守护者操作 “超平衡能量熔炉”,将破碎后的颗粒放入熔炉中,用 ℃的超平衡能量将其熔化为 “液态混沌能量”;地脉文明的地脉守护者则释放地脉能量,将液态混沌能量转化为纯净的平衡能量,补充给岩石行星的地核。经过 10 天的持续作业,3 颗岩石行星地核的结晶化混沌能量被彻底清除,地核平衡能量浓度恢复至正常水平。
这次遭遇让 16 个文明意识到,混沌能量的形态远比想象中复杂。跨宇宙平衡共治联盟立刻在跨宇宙混沌监测与治理基地,成立 “混沌能量形态研究中心”,整合 17 个文明的技术力量,系统研究已发现的混沌能量形态(普通混沌能量、混沌本源因子、结晶化混沌能量),建立 “混沌能量形态数据库”,研发针对性的治理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