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 第88章 捷报入京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第88章 捷报入京

作者:英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7:48:10

卢龙塞的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入京师。

消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振奋人心。

“卢龙塞守军以新配发之破甲重箭及特制火器,挫敌锋锐!”

“阵斩虏酋一名,毙伤敌骑数十,迫敌暂退!”

“我军士气大振,关防暂稳!”

战报中的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久违的扬眉吐气。

兵部堂官接过军报的手微微颤抖,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不敢耽搁,捧着这份沉甸甸的捷报,一路小跑冲向宫城。

乾清宫内,万历皇帝正批阅着奏折,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郁。

北疆的战事如同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让他寝食难安。

当太监将卢龙塞的捷报呈上时,他起初并未在意,只是习惯性地展开。

然而,只看了几行,他的眼神便骤然锐利起来。

“阵斩虏酋…特制火器…迫敌暂退…”

他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轻轻敲击。

“破甲重箭?特制火器?”他抬起头,目光如电般射向跪在下面的兵部尚书,“是何等火器?为何此前未曾奏报?”

兵部尚书连忙叩首:“回陛下,此乃…乃制造局主事陈启明,新近试制之军械,名曰‘燧发快铳’。因其尚未量产,故此前未敢妄奏。此番…此番应是初试于战阵。”

“燧发快铳…”万历皇帝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他记得这个名字。

不久前,正是这个陈启明,献上了那威力惊人的“自生火铳”,还在西苑演武场当着他的面,演示了精准的射术。

也是这个陈启明,顶住了朝中的弹劾和压力,稳住了制造局的局面。

“又是他…”万历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好!很好!”

他猛地站起身,在殿内踱了两步。

“传朕旨意!”他声音洪亮,带着久违的决断力,“蓟镇将士力挫敌锋,扬我国威,着兵部从优议赏!”

“制造局主事陈启明,督造军械有功,所制火器箭矢于战阵确有奇效,着即赏银百两,纻丝二表里,以示嘉勉!”

“另,谕令陈启明,加紧督造此等利器,速解军前之用,不得有误!”

“臣遵旨!”兵部尚书连忙叩首领旨,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同时也对那个远在制造局的年轻主事刮目相看。

圣旨很快便传到了制造局。

此时,陈启明正与工匠们一同调试着新改进的水力鼓风机,满手油污。

当宣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局内响起时,所有工匠和军士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愕然望去。

“制造局主事陈启明接旨!”

陈启明微微一怔,随即快步上前,撩衣跪倒。

“臣陈启明,恭聆圣谕!”

太监展开黄绢,朗声宣读了对卢龙塞将士的嘉奖以及对陈启明和制造局的特地赏赐。

圣旨宣读完毕,现场一片寂静。

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陛下圣明!”

“大人!我们成功了!”

“皇上嘉奖我们了!”

工匠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日夜不休的辛劳,终于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认可!

李总旗和缇骑们也是与有荣焉,挺直了胸膛。

陈启明双手接过圣旨和赏赐,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这不仅仅是一份赏赐,更是一道护身符,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臣,谢主隆恩!必当竭尽全力,督造军械,以报陛下天恩!”他声音沉稳,叩首谢恩。

宣旨太监满意地点点头,又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陈主事,陛下可是特意问起了您那‘燧发快铳’,龙心甚悦呐!您好自为之,前程远大着哩!”

“多谢公公提点。”陈启明会意,暗中让李总旗塞过去一个丰厚的赏封。

送走宣旨太监,制造局内依旧沉浸在欢腾的气氛中。

陈启明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卢龙塞的胜利只是暂时的,依靠的是两支精心打造的“特供”武器和一批高质量的箭矢。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这种优势稳定、大规模地复制出来。

他立刻召集所有骨干。

“陛下的赏赐,是对我等过往努力的肯定,但更是对未来的期许!”陈启明目光扫过众人,“北疆战事未平,虏骑主力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我们的破甲箭产量如何?”他看向王铁匠。

“回大人,模具已增至十套,日夜赶工,现已产出合格重箭约八千支,正按计划装箱。”

“水力鼓风机运行可还顺畅?铁水质量是否稳定?”

“回大人,运行渐稳,炉温确比以往高出不少,铁水质量有所提升,报废的毛坯减少了。”

“好!”陈启明点头,“但还不够!我们要更快!更好!”

他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新的指令。

“从今日起,工钱加倍!伙食加倍!昼夜轮班,人歇工不歇!”

“王铁匠,你负责再赶制五套模具!张木匠,基座和紧固件的供应必须跟上!”

“李师傅,打磨和淬火的工序还能再优化,我要看到更快的速度!”

“此外,从即日起,设立质检一岗,每一支箭镞,每一把刀枪,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查验,绝不能让一支劣箭、一把废刀流入军中!”

“我们要对得起陛下的信任,更要对得起前线将士的性命!”

“是!”众人轰然应诺,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重赏和皇恩的激励下,制造局的生产效率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

工匠们干劲十足,炉火日夜不息,叮当之声彻夜回荡。

陈启明穿梭在各处工棚,解决技术难题,协调生产进度,确保质量。

然而,在一片繁忙之中,他心中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燧发枪的量产难题依旧像一座大山横亘在面前。水力鼓风机和标准化量具带来了基础工艺的微小进步,但距离大规模生产可靠的火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皇帝的期待,前线的需求,都在无形中加重着我的压力。

这日傍晚,徐光启再次悄然到访。

他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显然也得知了圣旨的消息。

“文远,恭喜!陛下此旨,意义非凡啊!”他抚须笑道,“不仅堵住了朝中许多非议之口,更为你日后行事,提供了莫大便利。”

“全赖光启公从中斡旋,陛下圣明,将士用命,启明不敢居功。”陈启明谦逊道。

徐光启摆摆手:“你我之间,不必客套。今日前来,一是道贺,二也是要提醒你。”

他神色转为严肃:“陛下此旨是机遇,也是更大的风险。如今你简在帝心,万众瞩目,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盼着你出纰漏。”

“燧发枪之事,陛下既已点名,便是下了旨意。若迟迟不能量产装备,恐遭人诟病,前功尽弃。”

“此外,”他压低了声音,“兵部武库司那边,对你上次揭发劣质军械之事,耿耿于怀。虽暂时被陛下旨意压下,但暗地里的绊子,绝不会少。你万事还需小心。”

陈启明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多谢光启公提醒,启明明白。”

陛下点名要燧发枪,这是将了我一军。武库司那帮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前路艰险啊。

送走徐光启,陈启明独自站在院内,望着京师的方向。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橘红,也将他身影拉得很长。

皇恩浩荡,圣眷正浓。但在这份荣耀的背后,是更汹涌的暗流和更沉重的压力。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我必须更快地找到破解燧发枪量产难题的方法。

他转身,再次走向那炉火通明的工坊。

夜还很长,路也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