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 第51章 点茶暂忘忧,暗流悄然至

接连不断的高压和点数吃紧的窘境,让陈启明意识到自己必须稍作喘息。弦绷得太紧,是会断的。

这日午后,他难得地没有一头扎进工坊或书房,而是命人在制造局后院那棵老槐树下,摆开一张小几,两把竹椅,沏上一壶市面上常见的、滋味粗犷的炒青绿茶,又让厨下备了几样简单的江南茶点——一碟桂花定胜糕、一碟松子糖、一碟咸鲜的笋豆。

他派人去请徐光启。

徐光启匆匆赶来,还以为有什么紧急公务,见这阵仗,不由讶异:“文远?何事如此匆忙?你脸色似乎…”

“光启兄连日辛苦,今日难得清闲,特邀兄台品茗小憩,偷得浮生半日闲。”陈启明笑着起身相迎,亲自为他斟上一杯色泽黄绿、茶沫浮沉的茶水。

徐光启这才释然,抚须笑道:“文远有心了。”他撩袍坐下,端起那粗瓷茶碗,嗅了嗅茶香,轻呷一口,品味片刻,赞道:“嗯,虽是寻常炒青,然火功恰到好处,苦后回甘,颇有山林之气。”

陈启明也端起碗喝了一口。入口强烈的炒豆香过后,是明显的涩味和微苦,与他习惯的现代龙井、碧螺春的鲜爽甘醇相去甚远。他忍不住内心吐槽:“这工艺…真是浪费好鲜叶啊,明明可以更鲜爽的…”

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笑道:“光启兄是懂茶之人。小弟对此道却是粗浅,只觉解渴罢了。倒是这点心,”他指了指那碟定胜糕,“甜糯适中,桂香宜人,颇合我口味。”

徐光启拿起一块糕,笑道:“此乃江南寻常之物,文远喜欢便好。说起来,西洋人饮茶,却是大不相同。利玛窦神父初来时,见我等以沸水冲泡茶叶,甚为惊奇。他们多喜将茶砖研碎,烹煮后加入糖、奶,甚至香料,称之为‘茶汤’,饮法粗豪得很。”

“加奶和糖?”陈启明想象了一下奶茶的祖先,不禁莞尔,“倒是别有一番风味。只可惜我等这炒青若如此喝法,怕是暴殄天物了。”他心想:“看来奶茶自古就有市场…可惜这年代没吸管。”

两人就着茶点,从东西方饮茶习俗差异,聊到徐光启跟随利玛窦学习西洋算术、历法的趣事,又谈及南北饮食之别。

陈启明听着徐光启讲述如何用“天元术”解答西洋算题,如何与钦天监保守官员辩论历法误差,心中感慨不已。这位未来的科学巨匠,此时已展现出惊人的开放心态和求知欲。

他忍不住道:“光启兄融贯中西,博采众长,假以时日,必能为我大明开辟一番新学气象。”

徐光启却摆摆手,叹道:“谈何容易。新学之说,常被斥为奇技淫巧,非圣无法。推行之难,难于上青天。便如文远你这‘消毒之法’,虽明证能活人,太医院那些衮衮诸公,还不是推三阻四?”

话题不经意间又转回了现实。

陈启明苦笑:“是啊,改变固有之见,确非一朝一夕之功。有时真想寻一处清净地,只管埋头格物,不理这些纷扰。”

“然则文远可知,”徐光启神色转为肃然,“为何光启仍孜孜以求,即便艰难险阻亦不敢稍懈?”

“为何?”

“因见过真知,便知其所值。”徐光启目光灼灼,“显微镜下之微虫,望远镜中之远星,皆在诉说天地至理。若能以此理造福生民,强盛国家,纵有千难万险,亦不足道也。此乃我辈读书人之本分。”

陈启明闻言,心中触动,那因疲惫和挫折而略显消沉的心绪,仿佛被注入一股暖流。他郑重举杯:“光启兄所言极是。是小弟一时狷介了。当以此茶代酒,敬兄台这份赤诚与坚守!”

“哈哈,好!同饮!”徐光启爽朗一笑,举杯相碰。

【与重要历史人物(徐光启)进行深度思想交流,坚定了‘格物致知、科技救国’的信念,文明点数 5。当前点数:61。】

系统提示音悄然响起,点数虽加得不多,却让陈启明心情豁然开朗。

正当此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大人,您要的茶点。”是翘儿的声音。她如今在制造局内并无具体职司,但时常会默默做些端茶送水、整理文书的事情。

“进来。”

翘儿端着一盘新出炉的热腾腾的蟹壳黄烧饼走来,轻轻置于几上:“大人,徐先生,请用些刚出炉的点心。”

陈启明看到烧饼,忽然想起一事,笑问:“翘儿,你们平日里,若吃了些生冷油腻不适,或是腹中胀气,是如何处置的?”

翘儿微微一怔,答道:“回大人,寻常多是熬些山楂水、姜汤饮下,或是寻郎中开些消食导滞的丸散。”

“若有一种药,无色无味,只需一小撮粉末溶于水中,饮下后便能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带走腹中胀气,令呃逆频作,顿觉舒畅…你们觉得如何?”陈启明比划着描述了一下泡腾片的效果。

徐光启和翘儿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

“竟有如此奇药?”徐光启讶然,“若真如此,倒真是便捷。不知是何方所产?”

翘儿也掩口道:“听着…倒是稀奇有趣。”

陈启明哈哈一笑:“此物名为‘泡腾散’,乃我偶从一西域杂书中见得记载,似以某种酸粉与碱粉相合而成。改日得闲,我试着配制一些,让二位尝尝鲜。”

他心想:“小苏打和柠檬酸…这年代搞不好真能淘换到替代品。弄出来说不定还能赚点外快,顺便刷点文明点数。”这念头让他心情更好了几分。

轻松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

李总旗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神色凝重,并未立刻近前,只远远站着。

陈启明会意,对徐光启道:“光启兄,我稍有些琐事需处理。”

徐光启何等人物,立刻起身:“哦,正好光启也需去钦天监一趟,看看赵博士那边棱镜打磨得如何了。今日多谢文远款待,改日再叙。”说罢便拱手告辞。

送走徐光启,陈启明脸上的笑意渐渐收敛,走向李总旗。

“大人,”李总旗压低声音,“京师那边…有消息了。关于那御史风闻奏事…”

“如何?”陈启明心下一沉。

“有惊无险。”李总旗道,“陛下似乎并未轻信,只将那奏本留中不发。但…司礼监那边递出话来,言道‘皇差’便该专心‘皇差’,莫要节外生枝,徒惹非议。”

“留中不发…司礼监警告…”陈启明咀嚼着这话的含义。嘉靖皇帝的态度暧昧,既没有追究,也没有支持,只是冷处理。而司礼监的警告则更为直接,暗示他不要再触碰敏感领域。

这结果,比他预想的最好情况稍差,但比最坏情况又好上许多。至少,没有立刻招致祸端。

“看来,陛下对制造局的新奇之物,还是颇有几分期待的。”陈启明缓缓道,“但这份期待,容不得我等行差踏错半步。”

“是。大人,那我们…”

“按原计划,明面上的调查全部转向‘影海众’和佛郎机人。”陈启明目光锐利,“但暗地里,关于硫磺和北直隶的线索,绝不能断。只是要更加小心,动用最隐秘的渠道,单线联系,非必要不启动。”

“明白!”

“还有,”陈启明补充道,“让下面的人,最近都收敛些,行事低调,莫要授人以柄。”

“是!”

李总旗领命而去。

陈启明独自站在槐树下,方才的闲适心情已荡然无存。

温暖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在他眼中却化不开那层冰冷的阴霾。

皇帝的默许如同走钢丝,司礼监的警告言犹在耳,勋贵集团的阴影蛰伏在侧,“影海众”的威胁依旧未知。

短暂的休憩结束了。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向工坊走去。

脚下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他心中的方向,却比以往更加清晰。

他需要更多的技术,更多的筹码,和…更强大的实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