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 第49章 棱镜分玄光,漕帮暗线通

徐光启带来的消息,如同在幽深的井中又投下了一块寒冰,让陈启明对“影海众”的忌惮更深了一层。

与欧洲古老修道院镇压的“禁忌知识”有关?窥视深渊之门扉?

这些信息碎片非但没能廓清迷雾,反而将“影海众”的形象勾勒得更加诡异莫测,仿佛一个盘踞在历史阴影中的庞然巨物,其触角早已伸向了遥远的西方。

陈启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下,他能抓住的、最实在的线索,依然是硫磺。

他必须尽快将那“简易光谱分析仪”造出来,以便未来有机会分析矿石样本,确认其成分。

送走徐光启后,他立刻将自己关进了工坊内间,摊开徐光启带来的那几块水晶棱镜。

棱镜的质地算不上顶级纯净,内部隐约有些许絮状杂质,但基本的几何形状和透光性尚可。

“系统,兑换‘简易光谱分析仪’全套原理图、光路设计及组件制备指南。”

【兑换‘简易光谱分析仪’原理及制造指南,需消耗文明点数45点。宿主当前点数36,无法兑换。】

冰冷的提示音响起。陈启明看着那36点的余额,眉头紧锁。点数不足的困境再次显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既然无法直接兑换,那就只能依靠自己现有的知识和工匠的手艺进行仿制!

他唤来两名最精细的玻璃匠,依据自己有限的光学记忆,口述研磨抛光棱镜的要领,并让他们尝试制作极其精细的铜片狭缝。自己则亲自设计了一个用于固定棱镜和狭缝的简易木制暗箱,前端留出放置样本的卡槽。

整整两日,工坊内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专注的气氛。研磨水晶的沙沙声、调试光路的细碎声响、以及陈启明不时因思路卡顿而发出的叹息交织在一起。

初步的样机终于依靠土法拼凑完成,其精度和效果远不如系统出品,但已是当下能做到的极限。

陈启明点燃一盏特制的、灯焰尽可能稳定的油灯,作为光源。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已知的硫磺样本放入卡槽,调整狭缝,让一束尽可能细的光线穿透样本,射入暗箱,经过棱镜的折射。

他屏住呼吸,将眼睛凑到暗箱后方的观测孔上。

一片模糊而黯淡的彩色光带出现在视野中,晃动不稳,背景杂光干扰严重。

但他全神贯注地观察了许久,依稀能看到,在特定的黄色区域,似乎有一道极其黯淡的阴影带(吸收谱线)若隐若现。

“成了…虽然效果很差,但至少证明了方向没错!”陈启明直起身,长长吁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这简陋的仪器,凝聚着他和工匠们的心血。

【成功依靠现有技术条件仿制出初级光谱分析装置,验证基础光学原理,推动分析技术进步,文明点数 12。当前点数:48。】

点数的回升,让他肩头的压力稍减。

然而,光谱仪雏形初现,却无米下锅。李总旗派往福建、浙江调查硫磺流向的人,如同石沉大海,迟迟没有回音。官方的渠道效率低下,且极易打草惊蛇。

陈启明深知,要查清这种官方严禁却又暗中大量流通的物资,必须动用非常规手段。

他想到了翘儿。她家族经营海外贸易多年,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必多,或许知道一些隐秘的渠道。

他找到翘儿,屏退左右,直言相告:“翘儿,官方查探硫磺之事,进展缓慢。你可知,这江宁地界,或是运河、长江水路上,可有…消息特别灵通,尤其对禁品私货流动敏感的江湖势力?”

翘儿闻言,神色微凝,沉吟片刻,低声道:“大人若问此事…运河漕帮,或许是个路子。”

“漕帮?”陈启明心中一动。掌控漕运的帮派势力,无疑是古代信息流通的暗网之一。

“是。”翘儿点头,“漕帮弟子遍布运河沿线各码头,南来北往的货物,无论是官是私,都很难完全避开他们的耳目。尤其是…‘镇江东’的刘香主,此人早年曾受先父些许恩惠,且其为人颇重义气,或许…能说上话。”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只是…与漕帮打交道,风险不小。且大人身份敏感,不宜亲自前往。”

“我明白。”陈启明沉吟道,“可有稳妥的牵线之法?”

翘儿思忖片刻:“奴家可修书一封,大人派一绝对心腹之人,持信前往镇江码头‘福运’茶楼,寻那刘香主。切记,需暗中进行,万不可张扬。”

“好!此事便依你之计。”陈启明当即决定冒险一试。

他唤来赵小旗。此人是李总旗的副手,身手矫健,为人机警沉稳,且家中有亲眷曾在运河上讨生活,对漕帮规矩略知一二。

陈启明将翘儿的亲笔信和一小袋作为“见面礼”的银钱交予赵小旗,仔细叮嘱:“此行务必隐秘,只需探听两件事:第一,近年来,苏、浙、闽沿海一带,是否有异常大量的硫磺私下流通,尤其是流向不明或最终消失于市面的。第二,有无可疑的、非官非商的势力在暗中收购或打探硫磺。见机行事,安全第一。”

“属下明白!”赵小旗抱拳领命,当日下午便换上便服,悄然离了江宁。

等待消息的日子格外煎熬。

陈启明一边督促着《防疫祛痈简易法》在伤兵营的扩大试验,一边继续优化光谱仪,同时还要应付制造局的日常事务和京城不时传来的询问(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进展),忙得焦头烂额。

五日后,赵小旗风尘仆仆地赶回,连夜密报。

“大人!”赵小旗虽面带倦色,眼中却闪着光,“属下见到了那刘香主。看了翘儿姑娘的信,又收了银子,他倒也爽快。”

他压低声音:“据那刘香主所言,近一两年,确实有一批数量惊人的硫磺,未曾走官仓,而是通过私港悄然流入。其最终去向极其隐秘,但他通过帮中兄弟零星拼凑的信息推测,大部分…极可能是沿着运河北上,最终汇入了…北直隶地界!”

“北直隶?!”陈启明猛地站起身,心脏狂跳。京城就在北直隶!难道“影海众”的老巢在京城?!

“是!但蹊跷的是,”赵小旗语气凝重起来,“那刘香主言道,据沿途码头眼线观察,接收那批硫磺的,并非寻常商贾,押运之人行事诡秘,戒备森严,且…似乎与京中某些勋贵之家,隐隐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扯。他曾有手下因好奇多打探了几句,不久便意外落水身亡,此后帮中便再无人敢深究此事。”

勋贵之家?!

陈启明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头顶灌下!

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和危险!“影海众”竟然可能与京中的权贵有牵连?!

是了…唯有如此,才能解释他们为何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资源,行事如此诡秘而无所顾忌!

“还有一事,”赵小旗补充道,“刘香主还提到,约莫半年前,曾有一伙口音夹杂闽南腔和古怪官话的外乡人,也在暗中打探优质硫磺的货源,出手阔绰,但行踪飘忽,不似寻常买家。后来也不知所踪。”

闽南腔?古怪官话?这又是哪一路人马?

陈启明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漩涡边缘,仅仅窥见了一角,便已觉惊心动魄。

硫磺的线索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却指向了一个更加危险且令人窒息的方向。

他挥手让赵小旗下去休息,独自一人在书房内踱步。

北直隶…勋贵…“影海众”…

嘉靖皇帝…炼丹…也需要大量的硫磺…

这一切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可怕的联系?

他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一个足以颠覆一切的巨大阴谋的冰山一角。

必须更加小心,也必须…更快地积蓄力量。

他看向脑海中那48点的文明点数,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获取点数的计划,必须加速了。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