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战的胜利让望安岛上下的凝聚力达到了顶峰。
篝火映照着每一张疲惫却兴奋的脸庞。
战士们擦拭着带血的兵刃。
工匠们清点着剩余的弹药。
妇孺们细心照料着伤员。
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以及一种名为希望的光芒。
以弱胜强的战绩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它证明了这群漂泊海外的游子不仅有能力生存。
更有实力与任何来犯之敌周旋。
庆功宴的喧嚣持续到深夜。
但翌日黎明陈启明已经站在了新建的议事堂前。
他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反而比以往更加清醒和冷静。
一场战术的胜利无法扭转战略的劣势。
他环视着被召集而来的核心成员。
司徒文、雷震、顾青、齐长老、阿彪、赵德海等人肃然而立。
我们凭借出其不意的战术和地利赢了这一仗。
但我们的火铳射程依旧有限。
我们的战船依旧落后。
我们的人手依旧短缺。
真正的实力差距依然如天堑。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
我们必须拥有敌人无法想象的优势!
不能只依赖现有的火铳和炮台。
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力量。
一种能够颠覆海战规则的力量!
说罢他郑重地摊开几张皮质卷轴。
那是系统刚刚解锁的初级工业革命基石技术图纸。
蒸汽机工作原理剖面图。
焦炭炼铁法详细流程。
简易镗床和铣床设计图。
这些蕴含划时代力量的知识首次完整展现。
议事堂内瞬间陷入凝滞的寂静。
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顾青的呼吸急促起来。
他几乎扑到桌前。
双手颤抖地抚摸着蒸汽机气缸的剖面图。
妙啊!巧夺天工!
利用水沸之气以其膨胀之力推动活塞。
再通过连杆曲轴转化为往复甚至旋转之力!
这已非匠人之技近乎天道之理!
司徒文更关注焦炭炼铁法。
他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煤炭干馏去除杂质得此焦炭。
其火猛而稳远胜木炭。
若以此法炼钢其质地将远超寻常。
火铳射程、威力、耐久都将产生质的飞跃!
雷震指着简易镗床的图纸声音激动。
精度!关键是精度!
若此物能成枪管内壁可光滑如镜。
膛线均匀如发线膛枪的精准射程将不再依赖运气。
量产将成为可能!
我火枪队战力可倍增!
希望的火种在每个人眼中点燃。
齐长老阅历最深保持谨慎。
图纸虽好堪称神物。
但将纸上玄机变为手中利器需要资源需要时间。
尤其是蒸汽机结构繁复。
对铁料品质、铸造精度、密封要求都极高。
绝非一蹴而就。
所以我们更不能等!
陈启明斩钉截铁一拳轻砸桌案。
坐等就是坐以待毙!
立刻开始!分三步走齐头并进!
第一步资源先行。
阿彪带领勘探队扩大搜索范围。
重点寻找煤炭和优质铁矿脉。
赵德海组织人手改进烧炭工艺。
尝试建造新型焦炭窑。
第二步技术攻关。
顾青带领所有工匠优先攻克简易机床制造。
尤其是加工枪管和气缸的——简易镗床。
这是所有精密制造的基石。
第三步人才培育。
陈启明亲自挑选年轻学徒。
编入顾青的工坊订立师承规矩。
要求老师傅倾囊相授。
将系统知识转化为可传承的技能。
整个望安岛如同一台巨大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沿海炼炉日夜燃烧黑烟与蒸汽弥漫。
打铁声、凿石声、锯木声、号子声奏响力量交响曲。
挫折很快如影随形。
第一座新法焦炭窑因火候控制不当坍塌。
第一批冶炼的铁水因杂质过多铸出的零件脆弱不堪。
第一台试验性镗床因主轴强度不够在测试中断裂。
失败的情绪如阴霾开始蔓延。
太难了这根本不是咱们能造出来的东西
深夜工棚里有学徒蹲在角落带着哭腔抱怨。
陈启明闻讯赶来。
他没有责备任何人。
挽起袖子走进工棚。
捡起断裂的主轴碎片就着炉火仔细查看断口。
不是大家的手艺不行。
看这断口晶粒粗大说明冷却时出了岔子。
热力未散尽内应力集中导致脆断。
是我们的方法还没完全摸透。
下次试试铸件完成后不直接水冷。
埋进预热过的石灰或干砂里让它慢慢缓冷。
他的沉着专业和亲力亲为稳住了人心。
司徒文完善奖励机制设立技改贡献榜。
对每一个微小技术突破给予公开表彰和实物奖励。
激发了工匠们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转机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