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234章 旧敌新盟,楚地风云

番禺城楼的晨光刚漫过檐角,李昭的指尖还沾着未干的墨渍,楼下已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他搁下狼毫,望着案头直指洛阳四字被晨风掀起的纸角,忽觉那墨迹晕染的弧度,倒像极了黄河水漫过堤坝的纹路——前世史书里总写黄河水患,如今倒要成了他的兵锋所指。

陛下,梁使赵岩求见。段凝的声音混着楼外的喧闹,带着几分压抑的急促。

李昭将写了半卷的《北伐十策》收进檀木匣,抬眼时已换了副温和却疏离的笑意:请他上来。

赵岩登楼时,绣着金线云纹的官靴在青石板上磕出细碎的响。

李昭注意到他额角沾着晨露,腰间玉牌上还凝着未干的泥点,显然是连夜兼程赶来。

待行过礼,赵岩抬起头,眼底血丝密布,声音却拔高了三分:我主朱友贞愿割滑、郑、汝三州,只求陛下出兵解汴州之围!

滑州是黄河要冲,郑州控着汴洛官道,汝州...李昭指尖轻叩案几,朱友贞倒舍得。他盯着赵岩颤抖的喉结,可三年前他杀兄夺位时,怎么没想到今日?

赵岩脸色一白,扑通跪在青砖上:陛下明鉴!

李存勖的沙陀军已破了澶州,前锋离汴州不过百里。

我主若失了汴梁,后梁就亡了!他从怀中掏出半块虎符,这是汴州城防图,标着护城河深浅、箭楼位置——我主说,只要陛下肯出兵,滑州的粮仓、郑州的铁匠铺,全归陛下调遣!

李昭没接虎符,目光扫过赵岩攥得发白的指节。

前世他读《旧五代史》,记得赵岩是朱友贞的近臣,素以贪鄙着称,此刻却连随身玉佩都没戴,想来朱友贞确实急红了眼。段卿。他转向段凝,去查。

段凝领命时,指尖在星象袋上按了按,那动作轻得像在安抚沉睡的星图。

待他下楼,李昭才蹲下身,与赵岩平视:你说朱友贞退守滑州,可我派去的细作上月回报,滑州城墙还在修?

赵岩额头沁出冷汗:那是...那是我主故意放的烟幕!

李存勖的探马盯着呢,若叫他知道我主兵力空虚...

够了。李昭站起身,你且在驿馆住下。

三日后,我给你答复。

赵岩被带下去时,衣摆扫过李昭的靴尖。

李昭望着他佝偻的背影,忽觉掌心有些痒——前世翻古籍时,那些发黄的纸页也总带着这种刺痒,像是历史在提醒他,此刻的抉择将如何改写后世。

陛下,苏娘子求见。

苏慕烟进门时,鬓边还沾着岭南的晨露。

她今日穿了件青竹纹的窄袖短衫,腰间别着支象牙琵琶,倒像个寻常的商队娘子。邕州的事妥了。她解下琵琶搁在案上,侬智高说,铜鼓不响,瑶山不反。

李昭挑眉:你用了什么法子?

给他看了张地图。苏慕烟从琵琶囊里抽出一卷绢帛,展开是幅《岭南诸族分布图》,我指着交州说,若李存勖得了中原,下一个就是岭南。

又指着您新修的邕州粮库说,若您得了天下,百越的米能卖去洛阳、扬州。她指尖划过图上的红圈,最后我问他,是要跟着乱世里的流星落,还是跟着北斗星走?

李昭笑了:你倒会拿星象说事。

谁让您总说天命在星苏慕烟也笑,眼尾微挑,侬智高喝了半坛米酒,说等你家陛下拿下江陵,我就送三千藤甲兵来

楼外传来号角声,是周本的亲卫在巡营。

李昭望着苏慕烟发间晃动的银簪——那是他去年在桂州买的,刻着并蒂莲,此刻被阳光一照,倒像两朵开在刀光里的花。你明日回邕州。他突然说,带二十车盐,十车茶。

苏慕烟一怔:不是说好了我留在番禺?

百越的人心,比盐还金贵。李昭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你去告诉侬智高,等北伐成了,岭南的商队可以直通关中。他顿了顿,顺便,把我新写的《南海岛礁图》给他看,就说这是给百越水军的聘礼。

苏慕烟的手指轻轻抚过他手背上的旧疤——那是去年在寿州铁矿,他亲自监工被矿石划的。你总是这样。她轻声说,把人心算得比星图还准。

段凝回来了。李昭侧耳听着楼下的脚步声,去收拾行装吧,辰时出发。

段凝进门时,星象袋里的星图发出窸窣的响。

他压低声音:赵岩的文书是真的,朱友贞确实退守滑州。

李存勖的先锋已经过了白马津,汴梁城的百姓都在往城外逃。

李昭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的军帐。

晨雾里,士兵们正在往马背上捆扎粮袋,旌旗上的字被风卷得猎猎作响——这是他三年前在寿州自立时定的国号,取字,一来为拢旧臣之心,二来...他望着南天的北斗,前世的史书里可没写过这个能走多远。

传信给马殷。他转身时,衣袍带起一阵风,就说我要借道楚地北伐。

长沙城的楚王殿里,马殷正对着地图踱步。

案上的茶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的手指在间来回划拉,直到听见通报唐使到,才猛地直起腰。

唐使递上的国书用了洒金笺,字迹刚劲如铁:借道楚地,共伐沙陀。

克江陵后,荆南三州归楚。

马殷捏着国书的手微微发抖。

李存勖的如今如日中天,可李昭的占着淮南、岭南,兵力粮草比当年的杨行密还足。

他望向殿外的梧桐树,想起昨夜做的梦——满树的桐花被沙陀骑兵踏得稀烂,唯有一面字旗在雪里飘得正艳。

回禀李陛下。他抚了抚花白的胡须,若能助我击退荆南高季兴,楚地的城门,为唐师开。

李昭接到回书时,正在校场点兵。

两万精骑在演武坪上列成方阵,马蹄踏起的尘土里,夹杂着新铸的刀枪寒光——寿州的铁矿终于运到了,铁匠们熬了三夜,打出的陌刀能砍断三寸厚的榆木。

马殷要借刀杀人。周本把回书往李昭手里一塞,高季兴占着江陵,卡住他的长江商路,早想除了。

那便如他所愿。李昭将回书递给身边的刘仁赡,你带一万步军,三千水军,从桂州出发,走湘江入长江。

告诉马殷的人,楚军打正面,我军抄后路。

刘仁赡领命而去,铠甲相撞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李昭望着他的背影,想起前世读《资治通鉴》时,总写五代无义战,可此刻他站在演武坪上,望着这些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士兵——他们的父亲或许死在黄巢的刀下,母亲或许被朱温的军队烧了房子,而他要带他们去结束这一切。

段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陛下,星象计成了。他展开一卷黄纸,上面画着天狗食日的图,我让观星师在民间说,李存勖出生时天狗食月,如今又要逆天北伐,必遭天谴。

洛阳、汴州的百姓都在传,说沙陀军的马都不肯过黄河。

李昭接过黄纸,见那二字写得歪歪扭扭,倒像出自村学童之手。他说,再加一条——北斗指北,真主归位

段凝眼睛一亮:陛下是要应和您夜观星象的说法?

民心比星象更重要。李昭将黄纸递给亲兵,让人用最快的马,把这些贴到李存勖的营寨外。

北伐军出发那日,岭南的木棉开得正艳。

李昭骑在乌骓马上,望着漫山遍野的红旗,突然想起前世在博物馆见过的唐代骑兵陶俑——那些陶俑的眉眼早已模糊,可此刻他手下的士兵,每一张脸都鲜活如晨露。

大军过桂州时,苏慕烟派来的快马追上了他。

信上只有八个字:侬智高赠藤甲三千,已抵邕州。李昭将信收进怀里,转头对周本说:加快行军,五日后到衡州。

荆南的战事比预想中顺利。

李昭的军队从湘江转长江,配合楚军前后夹击,高季兴的水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烧了半条战船。

半月后,荆州外围七县尽入囊中,马殷亲自到江陵城外迎接,献了三坛百年陈酿,说:唐师之锐,楚地从未见。

李昭在江陵城头接受降旗时,阳光正照在字旗上。

他望着长江里漂浮的残旗断戟,忽觉喉咙发紧——前世的史书里,江陵城破总伴着血流成河的记载,可这一回,他让士兵们只缴械不杀降,城墙下堆着的不是尸体,而是整整齐齐的刀枪。

陛下!

一声疾呼惊碎了江风。

探马从北边疾驰而来,马背上的士兵浑身是汗,声音发颤:晋军前锋已抵黄河南岸,李存勖亲率主力压境,欲与您一决雌雄!

李昭攥紧了腰间的玉带。

他望着北方的天空,暮色里有乌云正从河朔方向涌来,像极了沙陀骑兵的铁蹄。

扎营。他说,声音沉稳得连自己都惊讶,今夜,我要观星。

军帐外的星象坛很快搭了起来。

段凝搬来浑天仪时,李昭正望着北斗七星——它们的位置与前世记忆里分毫不差,可这一回,他不再是隔着史书仰望,而是要跟着它们,去见一见黄河水涨时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