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199章 夔州密使·南诏暗流涌动

成都府衙之内,残存的蜀宫奢靡气息尚未散尽,却已被一股肃杀的铁血之气涤荡一清。

李昭端坐于主案之后,指节轻轻叩击着案几,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如同战鼓的预兆,敲在每一个闻声者的心上。

堂下,安重诲垂手而立,这位前蜀的重臣,如今已是新朝的阶下之囚,可眉宇间的沉凝,却不减分毫。

“南诏人,在夔州等了多久了?”李昭的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金石之音,穿透了府衙的空旷。

安重诲躬身回道:“回将军,已有十日。南诏大王子阿骨利率兵三万,屯于夔州城外,遣使者日日于城下叫门,言称欲与蜀主共商大计,合力抗击淮南军。”他的语气平静,听不出是忠于旧主,还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李昭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共商大计?

王衍那样的亡国之君,早已是冢中枯骨,南诏人不是蠢,就是别有所图。

他们等的不是王衍,而是成都城中的变数,是那些不甘心亡国的前蜀旧部。

这三万兵马,名为盟友,实为悬在夔州咽喉上的一柄利刃,随时可能顺江而下,给刚刚平定的蜀地带来一场新的浩劫。

“本将需要你走一趟夔州。”李昭的目光锐利如鹰,直刺安重诲的内心,“以你前蜀枢密使的身份。”

安重诲身躯一震,猛然抬头,

“王衍已死,前蜀已亡。”李昭缓缓道来,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枚棋子,落在棋盘的关键位置,“你安重诲,是王衍的肱股之臣,如今国破家亡,走投无路,前去投奔南诏,岂不是顺理成章?”

“将军是要我……”安重诲的声音有些干涩。

“没错,诈降。”李昭站起身,踱步至他面前,“本将要你告诉阿骨利,蜀中尚有忠义之士,愿奉南诏为援,里应外合,共逐我淮南军。你要探明他的真实意图,兵力虚实,粮草辎重,无一遗漏。更重要的,是让他相信你,相信蜀地仍有与他一战的资本。”

这不仅仅是诈降,更是以身为饵,深入虎穴。

安重诲的呼吸不由得急促了几分。

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将领,其心思之缜密,手段之狠辣,远超他一生所见。

他是在利用自己前蜀重臣的身份,去演一出能让南诏人深信不疑的大戏。

“末将……领命。”安重诲最终深深一拜。

他别无选择,他的家小宗族皆在成都,皆在李昭的掌控之下。

而且,他也隐隐感觉到,追随这样的人物,或许比守着一个腐朽的王朝更有前途。

“这是王衍的玉带,你随身带着。”李昭从一旁取过一条华美至极的玉带,“此物从不离身,南诏人必会认得。换上你的旧袍,做足亡国之臣的凄惶模样。去吧,本将等你的消息。”

安重诲接过那沉甸甸的玉带,入手冰凉,仿佛还带着故主的体温。

他换上那身早已束之高阁的前蜀官袍,镜中之人,面容憔悴,眼神仓皇,竟不需要刻意伪装,便已是亡国之臣的真实写照。

他携着玉带,孤身一人,一骑绝尘,奔赴夔州。

夔州城外,南诏营帐连绵,黑色的狼头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安重诲被带到阿骨利的金帐之中时,这位南诏大王子正**着上身,与亲卫角力。

他肌肉虬结,古铜色的皮肤上布满伤疤,眼神如草原上的孤狼,充满了野性和审视。

“你就是安重诲?”阿骨利随手将亲卫摔在地上,抓起一旁的酒囊猛灌一口,目光灼灼地盯着堂下的来人。

“罪臣安重诲,拜见大王子。”安重诲解下腰间玉带,双手奉上,“我主王衍,已于成都城破之日**而亡。我等旧臣,流离失所,听闻大王子率天兵至此,特来投奔,愿为大王子马前一卒,克复西川,以报国仇家恨!”他的声音悲怆,带着哭腔,双膝一软,便跪倒在地,竟是声泪俱下。

阿骨利接过玉带,摩挲着上面温润的龙纹,眼中疑色稍减,但并未完全消散。

他见过王衍,认得这条玉带。

但他更清楚,汉人最擅长的,便是阴谋诡计。

“你既是真心来投,为何孤身一人?蜀中那些不愿降的兵马呢?”阿骨利问道。

“李昭治军严酷,成都城内遍布眼线,我等心有余而力不足。”安重诲捶胸顿足,满脸愤恨,“如今,唯有依靠大王子的天威,我等方敢揭竿而起。罪臣此来,便是作为信使,只要大王子振臂一呼,成都城内必有响应!”

阿骨利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放声大笑。

他扶起安重诲,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安枢密深明大义,本王岂能亏待!来人,给安枢密安排最好的营帐,好生招待!”

安重诲被安置在离中军大帐不远的一处营帐,看似礼遇,实则帐外时刻有南诏武士巡视,一举一动尽在监视之中。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就在安重诲踏入南诏大营的同时,数道命令已从成都府衙发出,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开。

高行周率领的水师精锐,早已潜伏于长江上游。

一声令下,数百艘战船顺流而下,于夔州下游的险要处布下铁索,彻底封锁了长江航道。

江面上,淮南军的旗帜遮天蔽日,断绝了南诏军顺江东进或西退的所有可能。

与此同时,一支特殊的部队,由原前蜀将领赵廷隐的旧部组成,在淮南军的督导下,星夜兼程,迅速控制了夔门两侧的关隘。

这些蜀地士卒,对地形了如指掌,他们的倒戈,让夔门天险,瞬间成了南诏军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封由李昭亲笔所书的密信,被快马送往剑门关。

信中内容无人知晓,只知驻守剑门关的将领接到信后,立刻下令全军整装,箭上弦,刀出鞘,仿佛在等待一个致命的信号。

三日后的夜晚,阿骨利在金帐中大排筵宴,款待安重诲。

帐内灯火通明,烤全羊的香气与浓烈的马奶酒气味混合在一起,南诏的歌舞奔放而热烈。

阿骨利频频向安重诲敬酒,言语间亲热无比,仿佛已将他引为心腹。

安重诲强作欢颜,与众人推杯换盏,心中却警惕到了极点。

他注意到,那些看似在狂欢的南诏将领,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主座上的阿骨利,而帐帘的阴影里,似乎多了几道壮硕的身影。

酒过三巡,阿骨利猛地将手中的金杯掷于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帐内的歌舞声戛然而止。

“安重诲!”阿骨利的声音冰冷如铁,“你可知背叛旧主,又来诓骗于我,该当何罪?”

话音未落,帐帘猛地掀开,十数名手持利斧的刀斧手怒吼着冲了进来,直扑安重诲。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换作常人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但安重诲早有防备,就在阿骨利摔杯的瞬间,他已猛地踢翻身前的矮几,菜肴酒水泼向最先冲来的刀斧手。

趁着对方视线受阻的一刹那,他如狸猫般窜出,不退反进,竟直扑帐外拴着的阿骨利的坐骑。

他抽出靴中早已备好的短匕,割断缰绳,翻身上马,一气呵成。

战马吃痛,长嘶一声,人立而起,撞翻了数名试图阻拦的南诏武士。

“捉住他!别让他跑了!”阿骨利怒吼道,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汉臣,身手竟如此了得。

安重诲伏在马背上,在混乱的营地中左冲右突。

身后箭矢如雨,呼啸而过。

他不敢走大路,专挑帐篷间的缝隙穿行。

在经过一处堆放杂物的角落时,他的手在腰间一抹,一枚小小的铜牌悄无声息地滑落,掉进了草丛之中。

那是一枚普通的兵卒腰牌,上面却深刻着一个清晰的“蜀”字。

他纵马狂奔,最终冲破了营地的防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第二日清晨,南诏的斥候在搜寻安重诲的踪迹时,在那处杂物角落发现了这枚铜牌。

他们如获至宝,立刻将其呈送给阿骨利。

阿骨利看着这枚铜牌,脸色阴晴不定。

一个“蜀”字,让他昨夜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难道……成都城内真的有蜀军的内应,安重诲只是一个联络人?

他不知道,这枚铜牌,从始至终就是为他准备的。

数日后,这枚意义非凡的铜牌,连同安重诲成功脱险的消息,一同被送回了成都。

李昭把玩着那枚粗糙的铜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没有将铜牌藏匿,反而命人将其悬于成都最繁华的市集口。

同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以燎原之势在城中传开:“南诏奸细已被识破,其使者安重诲诈降不成,已被枭首!南诏大军攻打夔州,被我军一战击溃,主帅阿骨利头颅已悬于夔州城楼之上!”

消息配上那枚货真价实的“蜀”字铜牌作为“证物”,瞬间引爆了全城。

那些原本还心存幻想,指望着南诏王师前来解救的前蜀旧部、地方豪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如遭雷击。

连南诏三万大军都败了?

连阿骨利都死了?

最后的希望,彻底化为泡影。

一时间,城中仅存的一点反抗火苗,被这盆冰冷的谎言彻底浇灭。

之前还暗流涌动的府邸,纷纷大门紧闭,再也无人敢言战事。

成都,乃至整个西川,真正地平定了。

府衙之内,众将纷纷向李昭道贺,称颂他兵不血刃安天下的神机妙算。

李昭只是淡淡一笑,下令大军准备拔营,班师回寿州。

蜀地已定,他没有理由在此久留。

就在大军整备妥当,即将开拔的前一刻,一名斥候浑身是血,滚鞍下马,连滚带爬地冲入府衙,声音嘶哑而急促:“报!将军!夔州烽火骤起,南-南诏大军倾巢而出,并未撤退,正……正绕道山路,全速向剑门关进发!”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刚刚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众将,脸色瞬间煞白。

南诏军没退?

还扑向了蜀地门户剑门关?

那之前的一切……岂不都是假的?

唯有李昭,脸上没有丝毫的惊讶与慌乱。

他缓缓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险峻的剑门关上,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

他背对着众人,神色不变,只是用一种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轻声说道:

“来得好。”

他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堂下众将惊疑不定的脸庞。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场真正的风暴,此刻才刚刚开始。

而他们这位年轻的主帅,似乎从一开始,就在等待这场风暴的来临。

他的棋局,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